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引入"本地生态足迹"概念,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补充和修正,建立了湖南省生态足迹账户选取了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生态超载指数、生态足迹构成等利用相关数据计算了长株潭2001-2010年十年来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提出了缓解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6,(4):56-59
为了评价商洛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商洛市2008—2012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并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了商洛市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商洛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均呈现上升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但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增长幅度小于人均生态足迹。提出了保护有限耕地资源,提高林地利用率,加强民众生态意识,增加生态承载力,提升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宁夏2006年—2010年5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根据计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人类负荷超过其生态容量,生态承载均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社会经济处于一种不同程度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为使宁夏生态建设可持续的发展提出生态恢复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福建省2003年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福建省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1214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5985hm^2,人均生态赤字达0.46161hm^2,总生态赤字1.61×10^7hm^2.说明在省区尺度上,福建省的生态足迹占用已超过了生态承载力,构成了对生态系统的巨大压力;与全国人均生态承载力底线0.681hm^2相比,福建省生态足迹超过了全国人均承载力,在国家尺度上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从全球人均2hm^2生态承载力底线的角度看,福建省生态足迹仅相当于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的56.07%,生态盈余达0.87854hm^2,因此,在全球尺度上处于可持续范畴.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温州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GDP足迹和发展能力等.结果表明:温州市2002年生态赤字为1.7807公顷/人,人均生态足迹超出生态承载力的6.4倍,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GDP足迹和发展能力分别为0.2291、1.4428公顷/10^4元和0.4719,各项指标均差于杭州.  相似文献   

6.
依据2001—2007年三门峡市居民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了三门峡市经济发展对生态足迹供需变化的影响,旨在探寻引起生态足迹供需变化的驱动机制,以期为作为中原经济区组成部分的三门峡市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随着年人均GDP的增长,三门峡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1年的1.48hm2增至2007年2.04hm2,共增加了37.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年人均GDP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与年人均GDP的关系进行拟合,推算出当年人均GDP达到3.04万元时,年人均生态足迹达到拐点,此时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16hm2。对比了周边城市的生态足迹、承载力,得出三门峡的年人均生态赤字最低(1.19hm2),具有明显的生态资源优势。结合三门峡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调控经济发展进程,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加大新型能源的推广力度,不断推广高科技农业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生态足迹原理,对宁夏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宁夏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为5.69936 hm2,可供给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998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4.46748 hm2,反映了宁夏经济社会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并针对生态赤字的事实,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广东省高州市2004年生态足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高州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73hm^2,耕地和苹地是足迹最大的两类土地,猪肉和禽肉消费分别是两类土地足迹的主要消费项目。人均生态承栽力仅为0.49hm^2;高州人均生态足迹为人均生态承载力的3.55倍,表明高州市正承受着生态压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本论文针对高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高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乐山市2001-2010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再通过二者的年变化率预测了2012-2016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研究表明,乐山市2001-2010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则逐年减少,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与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乐山市2012-2016年预测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也逐年增加,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则在减少,耕地呈现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建议应严格控制耕地减少数量,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减缓日益增长的生态赤字,以此实现乐山市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林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2):70-74,105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海岛旅游地本底刚性生态足迹、海岛旅游地旅游刚性生态足迹、海岛旅游地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足迹法评价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安全的三大关键要素.根据海岛旅游地特点,建立这三者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安全系数与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效率指数这两个评价海岛旅游生态安全指标,并确定了这两个指标不同状态下的临界值.据此,从两个维度对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度量.  相似文献   

11.
赣州市生态足迹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以赣州市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赣州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赣州市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89141hm^2,表明赣州市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以南岳衡山为研究区,运用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法,对南岳衡山2012年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具体计算及对2006—2012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南岳衡山旅游区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均超过了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生态恶化;主要原因是旅游对生态占用的增长过快,即游客规模的迅速增加、基础设施的扩建、消费模式的恶化等。据此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南岳衡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唐山市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制定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整体推进发展战略。文章对唐山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当前应着重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唐山市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测量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新工具.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梅州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2003年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327 6 hm2.cap-1,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707 6 hm2.cap-1,人均生态赤字为0.620 0 hm2.cap-1;(2)从生态足迹需求/供给状况看,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基本相持平的只有五华县,其中大埔、丰顺县出现了生态盈余,其余县(区)出现生态赤字,其中最大的是蕉岭县;(3)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需求/供给和赤字结构状况看,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类产品的消费,林地类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余.为此,提出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生态足迹动态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分析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文章应用该方法对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在1996-2003年间,每隔一年计算出甘肃省的生态足迹,以此来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人均需求足迹整体为上升趋势,人均供给足迹整体为下降趋势;生态冗余只有1996年为正,即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余4个年份均为负值,即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在历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的各组成土地类型中,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的两个组成类型,其次是草地;在人均生态足迹供给的组成中,耕地和草地是最主要的两个组成类型.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足迹原理的基础上,将生态压力指数作为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对天津市1989年~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利用生态压力指数及其等级划分标准对天津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试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处于不安全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二是控制人口总数;三是加强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减少耕地损失;四是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7.
当前,唐山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逐渐恶化、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唐山市委市政府必须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净气、兴水、增绿、治污、添美”为重点,加快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使唐山变成宜居、安居、乐居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8.
对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生态足迹研究的三个趋势。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旅游餐饮、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以及观光游览为基本要素构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选取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对武夷山2000-2004年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据上看,在研究区域尺度上,武夷山的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总的生态赤字为46636.0906hm2;(2)影响旅游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因子是旅游交通,尤其是航空旅行方式以及餐饮;其次是游客人次,旅游逗留天数及消费模式等。(3)2000-2004年间旅游生态赤字不断增大,5年间年均旅游生态足迹是旅游生态承载力的1.7倍,武夷山如果维持现有游客需求的满足,将有约43%的资源供给来自区域以外,而目的地仅能提供57%左右的资源供给(忽略全球尺度的分割比例)。(4)武夷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年接待游客上限约为158万人次。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已成发展"大势",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当着力抓好理念、思路、工程"三个建设"。结合岳阳市君山区的实际,君山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应围绕打造环湖沿江生态明珠,抓好五大工程:即城镇化引领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旅游休闲风光带和生态走廊建设、大型人民生态广场工程建设和谋划兴办科技教育精典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