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形式应包括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非法占有目的要通过客观行为来推断,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合同诈骗罪的数额应当以被害人的实际损失额为认定标准.“连环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认定以受骗单位或者个人的实际损失额为认定标准.未完成犯罪形态下,合同标的额可以作为犯罪数额.  相似文献   

2.
盗窃电能犯罪属于盗窃罪,是不纯正数额犯,盗窃电能数额在定罪和量刑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认定盗窃电能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基础。通过对实践中盗窃电能犯罪数额认定的现状可知,刑事法律应按照客观真实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确定盗窃电能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以利于司法操作。  相似文献   

3.
"同命同价"与"同命不同价"并非法律上的概念,而是公众基于现行法律对交通事故受害人因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身份的划分而导致赔偿数额的巨大差异所产生的理解的偏差,并由此产生的一个生活上的概念.通过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认定标准的分析,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身份的划分对交通事故案件处理的影响,分析了"同命是否同价"问题上的各种观点,指出现行法律存在的立法缺陷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中,始终是诉讼证明追求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并在现实三种证明模式之批判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诉讼证明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应是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5.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舍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中,始终是诉讼证明追求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并在现实三种证明模式之批判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诉讼证明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应是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6.
证明标准是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足以再现案件的事实。证明标准与发现真实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性。目前有关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学说主要有客观真实说、或然性权衡说、多层次说和否定说,但这些学说都值得商榷。同样目前的发现真实的学说亦有一些缺陷。本文认为以发现真实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去建构一个多层次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黑白合同"现象在建设工程领域普遍存在,其产生根源既有市场原因,亦有体制因素。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指出"黑白合同"的效力应如何取舍,司法实践亦未有明确的标准,造成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黑白合同"往往规避相关法律法规,应针对"黑白合同"规避的规范性质,区分效力性规定与取缔性规定,具体分析"黑合同"与"白合同"的效力。应结合合同无效相关理论与《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1条的规定来具体认定。针对"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以案例指导的方式,针对实践中各种形式的"黑白合同"纠纷,具体认定合同效力,形成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0年度贵阳市南明区法院离婚诉讼案件案卷进行整理分析,对贵阳市南明区家庭暴力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南明区法院处断涉家庭暴力案件(特别是对证据的认定)的规律与特征,提出了构建"二元"家暴证明标准、部分案件法院对家暴行为进行积极认定、法院与公安机关反家暴联动机制构建三个设想。  相似文献   

9.
当前,偷税犯罪的手段日益隐蔽、多样化,客观上增加了认定该罪的司法难度.文章阐述了偷税罪主体的认定及其客观行为方式的理解,认为行为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是认定偷税罪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行为人达到情节严重或者数额较大时才能构成偷税罪.对于偷税罪数额及百分比的具体认定,最为关键的是要正确把握偷税税种的计算范围及期间,同时还应注意区分偷税、漏税与避税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201条关于偷税罪的规定采用的是叙明罪状的罪状描述方式,此方式的优点在于详细地阐明了犯罪特征,符合罪刑法定的原则,但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该条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并不能达到惩罚偷税行为的目的,"比例加数额"的犯罪认定标准使得侦查人员对会计年度尚未结束时发生的偷税行为难以处置。笔者认为应该将刑法中有关偷税罪的规定更好地与税法等行政法规衔接,在《刑法》中采用空白罪状的罪状描述方式,并以单一的数额标准取代"比例加数额"的犯罪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石光乾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6):55-58,63
特别说明义务是控制保险合约缔结信息披露的先契约法定义务,而我国新《保险法》在强化保险人说明义务时未对此制度履行内容和标准作出实质规范,实务中因此而产生的保险纠纷案件与日俱增。文章通过考察域外和我国相关立法学说及判例,在对该立法制度进行法理评析的基础上,总结论证了解决特别说明义务司法纠纷的归责标准。  相似文献   

12.
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债权人在合同全面适当履行的基础上,依据已采取的措施或准备,可预期取得的财产增值利益。赔偿违约可得利益既是完全赔偿原则的要求,也是维护合同严肃性、保持交易秩序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合同立法的潮流.在确定可得利益赔偿的数额方面,一般采用主观赔偿规则和客观赔偿规则。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救济尚存在诉讼当事人制度的不完善,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的不足,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不当,劳动合同法落实不力等缺陷。因而,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救济路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健全诉讼当事人制度;完善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完善劳动争议的法律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减免法律救济的费用;规范管理农民工的权利行使机制;进一步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相似文献   

14.
刘健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4):132-133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合同内容的不正确或是不完善给建设方带来损失。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和使用方应该建立全过程的、系统的、动态的合同管理。这样才能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通过介绍高校合同管理的形式和现状,对如何进行合同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票据纠纷案件大幅上升,而其中尤以因丧失银行承兑汇票所引发的纠纷为甚。由于对《票据法》的生疏,法院的判决标准与尺度出现偏差,对此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促进票据纠纷案件的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6.
评价目标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是确保评价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反思现实,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目标存在“标准混乱”淡化“分配正义”、科研“GDP”替代“思想创新”、“科研行政化”替换“学术共同体”和科研评价“国际化”凌驾“本土化”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破解其评价目标困境,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实现由内至外三种境界的评价目标,即道德升华,讲求心灵净化;社会责任,追求质量创新;文明传承,立足人类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中所谓的“虚拟财产”是虚拟世界的财产,是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物所拥有的财产,是“虚拟”的财产,而不是现实世界的财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提出“虚拟财产”问题是个伪问题,虚拟与现实是截然区分的,虚拟世界中的纠纷要在虚拟世界解决,这应当是现实世界对待虚拟世界的一个态度,否则,用现实的法律去调整虚拟的财产,就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清代以降,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所依赖的规则,逐渐从乡土习惯,转向现代化的物权法。然而法律确立其主导地位的过程并不轻松。个别乡土习惯如亲邻先买、亲女不分遗产等,在今天依然顽强地存在着。以这些习惯为切入点,从静态的文本到动态的纠纷,展示它们与现代法律的冲突与纠葛。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理论界依然存有争议。辩证地、历史性地把中国模式解读为“现实的中国模式”和“愿景的中国模式”,既不会因为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而认为其已尽善尽美,也不会因为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否认其存在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0.
用人单位为了降低风险,在实践中已经广泛运用人事保证合同,然而,由于现行法律对人事保证合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务中对于人事保证合同纠纷的处理意见不一。人事保证作为特殊保证法律关系,其符合了保证制度所具备确保合同履行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人事保证合同具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地适用保证制度,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构建我国人事保证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雇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