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太娟 《成才之路》2009,(35):10-10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教师按自己预设实施教学时学生却不同程度地出现沉默,对此我们许多教师“耐不住寂寞”,不忍心让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白白流失。于是,频频“支招”,以求快速打破沉默。摆脱僵局。其实,沉默并不表明教学进程“卡壳”。也不说明讨论活动失败,更不能说沉默就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因此,我们要全面理解沉默,善待沉默,耐心等待学生从沉默中“爆发”。  相似文献   

2.
沉默是金     
西方有句古老的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这句话虽历经了千百年,却仍广为流传,而且被不少人奉为经典。我们常说,世间万物,经过历史这面筛子过滤后留下来的都是金子。“沉默是金”这句话也是如此。在谈“沉默是金”之前,必须先要确定什么是“沉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不说话、不表态,甚至是麻木的行为称为“沉默”,殊不知这大大曲解了“沉默”的内涵。其实“,沉默”并不等于语言障碍或是自闭,而是一种安静睿智的深入思考。这种思考往往需要人们倾其所有注意力。因此,对外就表现为缄默不语。“沉默”不是一般人都能具有的品质。一个外…  相似文献   

3.
“沉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亚林教学,主要是依靠以声波为载体的教学语音。要把“沉默”用于课堂教学,乍一听,似乎有点玄乎。因为教师上课即在于“讲”,而“沉默”此处之意则为“不说话、不出声”(《汉语大词典》)。但是,“沉默”的妙用的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探索课堂教学艺术,重点在于探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而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沉默”就是“不说话、不出声”。把“沉默”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时“沉默”确实能够起到任何精妙语言都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探索课堂教学艺术,重点在于探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而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沉默”就是“不说话、不出声”。把“沉默”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时“沉默”确实能够起到任何精妙语言都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这是真的吗?不可能吧?”从来都是老师给学生打分,听到今天自己要给老师打分,成都四十三中的同学们都惊讶不已。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默,在老师的解释下,全体同学又沸腾起来。成都市四十三中在竭力打造全新学校的过程中,以“办人民满意的教  相似文献   

7.
周秀 《西藏教育》2009,(4):27-27
教材简介:《可贵的沉默》一文主要讲的是一位老师上课时,了解到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都记得孩子们的生日,可孩子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位老师抓住孩子们“热闹”与“沉默”的这一契机,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8.
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沉默意味着什么﹖”在最后审判的那一天,一群人被上帝问到了这个必答题。“顺从。”农民说;“怜悯。”年长者说;“同意。”幕僚说;“等待。”预言家说;“旁观。”男人说;“蔑视。”学者说;“隐瞒。”诗人说;“大智。”哲学家说;“承担。”女人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上帝问最后一个没开口的人。“看来你的沉默才是真正的沉默。确实,在我面前,惟真沉默才接近我。”先前作过回答的人又沉默了,他们都知道那个始终不回答的人是个哑巴。上帝不晓得这些人用沉默再次评价了他。有人说:“沉默是金。”有人说…  相似文献   

9.
王洪伟 《教育现代化》2006,(11):114-114
【案例】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看到课堂中出现“沉默”的现象,特别是在合作交流式教法的课堂中,这样的“沉默”似乎更令人担忧。记得曾在一堂数学统计课上,讲到这样的一道题:华地商场2006年5月某个星期销售皮鞋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谈话中突然来了一个停顿——我们常常有这种不愉快的一刹那,就是当我们坐着。带着固定的微笑,苦心搜索一些话来填满不合式的沉默。不过停顿了一会儿——“可是假设.”我带了可怕的好奇心暗自思忖.“假设我们中谁都找不到一句话来说.而我们已经继续沉默地坐下来了呢?”  相似文献   

11.
郭景轩 《班主任》2003,(10):32-33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一般,我们都是根据时代背景来理解这句话的革命性和进步意义的。在这里,我却想从教育的角度来找找它所反映出的另一个侧面: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有一篇文章叫做《沉默的大多数》,说的是他的那个年代由于“文革”,很多人都沉默了下来,不说话。时至今天,他的年代已经被囚进了历史课本,但是“活泼的大多数”却没有因此而窜出来欢蹦乱跳,反而进入了另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老哥其实是一个挺没劲的家伙。他既不高大,也不英俊,甚至连幽默都不会。怎么说呢,反正一句话“没劲”。至于我,则是他的标准“反义词”。爱说爱笑,没个正经,跟沉默的家伙在一起一分钟能闷死的那种。不过,上天的一个失误,让那个沉默没劲的男生成为了我的老哥。  相似文献   

14.
一岁时 ,我们学会了哭泣 ,用眼泪换取大人手中的糖果 ;五岁时 ,我们学会了灵牙俐齿 ,用甜言蜜语赢得大人们的称赞 ;十二岁时 ,我们学会针锋相对 ,在“舌战”中知道了什么是“代沟”。十五岁了 ,我们终于学会了沉默。“沉默啊 ,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老师在台上讲“沉默”时 ,我们已在沉默中灭亡了———课堂上最安静的是提问时间。“你怎么又考这么差 ?”家长无休止的唠叨中 ,我们选择了沉默 ,用沉默封住自己的耳 ,用沉默封住自己的嘴。没有了充满硝烟的火药味 ,剩下了“零下 1度”的冷战场。“世贸大楼被炸了 !”“哦 ?…  相似文献   

15.
孟素琴: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一片沉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怎样使学生不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呢?周和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沉默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应是最具活力、最有人文魅力、最能提升学生精神品位的学科;但令人忧虑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学语文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沉默啊,沉默啊”“郁闷啊,郁闷啊”和“万马齐喑”的现象。师生都奔着中考和高考搞“拉网式”知识点专项训练和“查漏补缺”专题技能提升训练,即使是读写教学,也步入按高考题型模…  相似文献   

16.
眼睛     
跟楼下的一群孩子玩,我问他们一个问题:“假如路上什么东西都有,你最想捡什么?”“捡吃的”“捡玩的”“捡书”……“你呢,小伟?”我问那个沉默的小男孩。“我想捡一双眼睛。”小伟轻轻地说。我沉默了,我知道他要捡眼睛给谁。每天早上,小伟必到车站排开拥挤  相似文献   

17.
从“沉默学生的归队”谈兴趣的诱导和激发喀左县南公营子蒙古族中学孟庆武“沉默学生”是指课堂上不发言或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归队”是指他们经过缄默、旁观和犹豫之后鼓足勇气,也纷纷努力争取课堂发言机会的自觉的活跃行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沉默学生”...  相似文献   

18.
?1爸爸苦恼的脸、妈妈伤心的抽泣声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我们就这样沉默了一段时间。终于,我打破了沉默:“爸、妈,放弃吧。我的病是不可能治好的,你们为我操了这么多心,够了。不要再为我的病苦恼了,顺其自然吧。”“不,不可能。只要我还活着,我就得想法给你治。无论怎么说,我也不会放弃。你要记住。”爸爸跳起来,激动地叫起来。“但我们要面对现实呀。这种病治好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换血,但换血要十几万元,我们家能拿出十几万元来吗?”“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吗?我不相信世界这么大,就治不好你的病。”“爸,有些事情就是这…  相似文献   

19.
感谢父母     
今天,我学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感触很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都是在为自己的孩子无私奉献着?  相似文献   

20.
烟头儿星     
妈妈对爸爸说:“就要评选‘无烟家庭’了。”爸爸沉默了一会儿,随后抬起深情的目光,“行,我支持。”“你再不抽烟啦?”“嗯,要抽就到屋外去抽。”这以后,爸爸要是犯瘾就蹲到门口去解决,我家的空气清洁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