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思琪 《文教资料》2011,(11):52-53
本文立足于翻译理论的视角,对翻译理论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翻译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汉语成语翻译问题上的应用。以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为今后的成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对语言学、翻译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教学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功能翻译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翻译学思想。生态翻译学中的和谐统一的整体原则、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原则和适应与选择原则在功能翻译理念体系中都有其独特的表征系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功能翻译理论、翻译原则与翻译类型学本质上是对生态和谐整体原则的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3.
刘明舒 《海外英语》2023,(6):5-7+20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旨在将生态学中“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引入译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为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这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学理论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对比研究既有助于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合理性,又能促进中外不同理论视角的融合与发展。因此,该文章将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中现存的多元系统理论、归化与异化理论及副翻译理论进行对比,旨在发掘其中的异同点,为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吴丽莉 《文教资料》2008,(29):41-43
本文首先仔细梳理了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两位学者提出的关联理论这一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着重解释了关联理论框架中的语境观,然后从翻译学角度探讨了该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和帮助.文章中利用图表和实例说明了关联理论对翻译过程研究的启示以及在翻译结果评价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是把翻译学同语用学特别是认知语用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翻译理论构建的切入点.笔者认为一个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学理论框架能够将认知语用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为该学科打开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可以分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而翻译理论又分为翻译基本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长期以来,搞翻译实践的人多有瞧不起搞翻译基本理论研究者。本文试图从翻译理论的新发展在文学翻译、哲学研究、建构翻译学及具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等角度分析一下翻译基本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翻译学是用生态学的视角来解释翻译活动,是本世纪初新兴的一种翻译理论流派。从生态翻译学概念的提出入手,综述了目前的研究成果,概括了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从生态翻译学的六个层面论证了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是互为印证的,并指出许渊冲对我国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在继承和发扬我国翻译理论上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郝丽燕 《考试周刊》2014,(93):11-12
传统的翻译教学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适应现代翻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翻译教学法重视学生翻译理念的形成、翻译习惯的获得、翻译学习过程的社会化。本文论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在德汉翻译课中的应用,希望借此能提高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新型翻译人员。  相似文献   

8.
马丽 《考试周刊》2012,(59):27-28
本文主要介绍了翻译学家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二者的区别及在汉英语篇翻译中的实践应用,说明此翻译理论对汉英语篇翻译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翻译学”作为一个术语,是文化翻译学元理论中的基础性概念。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在翻译研究中的凸显过程,梳理了翻译学界对“文化翻译”的多重解释,廓清了“文化翻译”作为翻译学术语的根本之义,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文化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进而对“文化翻译学”概念作出界定,从而为文化翻译学的学科建构确立了原点。  相似文献   

10.
翻译学文化转向下的普通高校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理论百家争鸣的时代,以翻译学学科构建为理论目标的翻译文化学派占据主流地位,推进了翻译学的文化转向。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大潮让更多翻译课程的教学者思考如何建立文化转向下的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金安  张珊 《海外英语》2014,(5):173-175
"翻译美学"以"翻译"为"体","美学"为"用",将审美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其目的是建成翻译学的一门分支。该文拟对中国翻译美学的起始界定,学科定位和理论应用三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翻译美学运用的层级问题,将翻译提高到审美的高度,以美学方法和标准对翻译进行系统阐释,拓宽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万涛  徐燕珍 《海外英语》2012,(3):12-13,15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理论集中体现了他对翻译理论的独特见解。目前,已有多篇文章对"化境"理论进行了阐释,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化境"理论进行研究尚为鲜见。鉴于此,该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视角对钱钟书先生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与探讨。该文认为,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化境"理论集中体现了:1)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2)译者的"适应/选择"及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3)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及"译有所为"。  相似文献   

13.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社会学、符号学的语言学理论,在理论深层次上与描述翻译学息息相关.由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能够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为细致、有效的研究途径.二者的理论相关性研究将促进翻译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两个领域的共同发展.论文试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翻译的社会符号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学相关的叙事概念,走出了翻译文本比对和翻译等值的研究视角。文章通过对Mona Baker叙事理论的追本溯源,厘清其叙事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在翻译研究中应用叙事理论的难点,讨论如何辩证地看待其中的有些理论及观点,并展望叙事理论和翻译学在未来发展的新接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深入理解,阐释了解构主义对翻译学的重要作用,而后以解构主义的视角对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与分析,从伦理观的深层意义上对翻译学进行了重要研究,旨在对翻译进行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的多元系统理论从宏观角度强调文化层面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以"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生态翻译学凸显译者中心地位、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二者从不同角度阐述翻译,但都无法单独解释整个翻译过程。该文以林语堂英译本《琵琶行》为例,探索两大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三种人文景观的名称翻译为例,尝试验证翻译目的论、生态翻译学及奈达的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大明宫遗址公园景点名称时的适用性;再基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三种人文景观即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的翻译来探讨这三种翻译理论在人文景观名称翻译中的适用性。分析得出,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更适用于人文景观中的遗址遗迹名称的翻译,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更适用于旅游商品的翻译,汉斯·威密尔的翻译目的论更适用于人文活动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简述国外翻译过程理论研究的发展,着重从描写翻译学、翻译过程的行为、翻译的动态对等理论、认知心理模式、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论、功能语言学派和释意学派等方面对国外翻译过程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进行述评,旨在对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像西方那样,中国翻译理论源远流长,并且自成体系。为了支持中国翻译学之建立、发展,两种态度必须避免:不要妄自菲薄,以致于出现"言翻译理论,必称西方"局面;也不要厚今薄古,忽视对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外宣翻译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用理性、科学的应用翻译理论来指导外宣翻译成为必然。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研究方向,虽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争议,但它将翻译放在生态系统中,考虑到了翻译的各个维度,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用理论,对翻译实践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从生态翻译学“三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外宣翻译,可以对外宣翻译有更深的认识和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