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73):144-145
建立职业能力模型可以帮助大学教育内容有效解决空心化和短期行为等问题。模型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建模对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教育反思、企业访谈等方式从理论、教学、用人单位三方面能力素质入手,建立工商管理类大学就业能力素质模型研究,同时设立对应的二级、三级指标,努力构造就业能力指标体系,最后对就业能力模型的特点进行最后总结,并指出就业能力模型的应用局限性及提高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谭运启 《文教资料》2013,(28):147-14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的高职教育仍然没有完全从学历教育转变为就业能力教育,本文在探索就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积极探索培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露。数据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因就业困难而"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情况将更加突出。毕业生往往因对就业岗位和薪资期望值过高、考研或考公务员等"考碗族"趋多、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在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创业受阻等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就业。高校必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来探讨工商管理大学生在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从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和大学生自身层面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对策,来提高工商管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目前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已经影响到他们在工作岗位的发展。因此,在校期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首先,高校应该创造出适合创新的校园文化,改变他们传统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身处创新氛围之中;其次,调整课程体系,使他们具备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方法;再次,注重实践学习,把握好实践环节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还要注重公平性、人格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要控制浮躁情绪。  相似文献   

6.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切实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具备基础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差异性能力等方面能力。在学生能力培养上,需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此外,在学生就业工作中,这要求以生为本,从意识、观念、方式等方面全心全意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工商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管理的专业,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学知识包含现在的企业家必须掌握和学会运用的能力,关乎企业的综合发展和规划,是企业发展和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对应届毕业生这样一种面临从校园环境到社会环境转变的特殊群体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制定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本课题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H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和在校工商管理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三方面,来分析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明确企业与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学校、家长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如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如何根据社会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道德缺场,与高校德育有着密切关联。高校德育存在着观念滞后、内容欠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校应当更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方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渠道拓展”四条路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渠道拓展"四条路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应从新生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其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做好激励和监督工作,尤其要做好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对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办学进行探讨,提出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精华及专业品牌建设等的创新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两方面探讨培养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议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家豪  王晓珍 《考试周刊》2009,(28):207-208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出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已经凸现并将长期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让大学毕业生由目前的“弱势”就业群体真正成为自主创业并带动他人就业的“精英”,当务之急、重要举措是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但能够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还有利于未来企业家群体的塑造。具体对策建议有:转变教育思想,调整培养目标;改革管理制度,营造创业环境;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7.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及政策措施等进行清晰界定,为推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当前,为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水平,相关部门应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探究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路径。其一,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其二,高校要建立健全以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三,体育专业大学生要顺应创新创业趋势,力争精准定位自身、认清求职就业环境、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创业观。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还是结构性矛盾问题,大学生能力状况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不匹配。从高校和学生的角度来看,培养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是缓解就业难题的解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经历了招生数量的急剧扩充,就业难问题日趋明显。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相互配合。结合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希望有针对性地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基本职业能力欠缺、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缺乏、职业获取能力和创业能力缺乏等问题。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培养就业能力:尽早关注就业信息,做好职业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端正择业心态,准确掌握职业信息,提高职业获取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