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和历史文献整理等方法,对广西宾阳舞炮龙文化生态的环境、社会结构、变迁过程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宾阳舞炮龙的文化变迁过程,是萌芽于战争需要,形成于人类为战胜自然灾难,以求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其文化价值取向最终是:健康需要、祁求人畜平安、种族的强大与繁衍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广西宾阳“炮龙节”民俗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广西宾阳"炮龙节",这一古老、吉祥、喜庆的传统节日,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参与。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和参与效果,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市场的精品。以"炮龙节"民俗旅游资源为龙头,结合当地的其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对炮龙节进行静态开发、动态开发及立体网络式开发相结合的全方位旅游开发,以打造出一个以炮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竞争品牌。  相似文献   

3.
颜姿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16-18
在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今天,许多旅游目的地都在进行着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示。文化展示中涉及到包括游客、当地居民、政府、民间组织及文化精英各活动参与方的文化协商。试图以个案分析为基点,探析文化展示参与各方之间如何进行文化协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梳理,以宾阳炮龙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个案,指出宾阳炮龙文化的遗产价值。针对宾阳炮龙发展面临政府主导力度有待提升、缺乏明确的配套管理体系、城镇化水平低使得炮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受限等困境,提出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助推炮龙文化的发展,成立宾阳炮龙传承管理与研究机构并构建评估体系,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炮龙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体育人类学的视角,在文献资料调研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宾阳舞炮龙仪式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分析了舞炮龙仪式的情绪宣泄与调适功能、维系与认同功能、健身与娱乐功能、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经济功能等社会功能,认为宾阳舞炮龙仪式由于现代性的切入所发生的功能意义上的嬗变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宾阳县炮龙活动的历史渊源、特征与自然传承谱系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宾阳炮龙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表演技巧,成为联结宾阳各族人民的文化纽带。建议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力抓队伍,壮大保护传承力量、全面普查,及时制定长效保护机制、强化宾阳炮龙文化交流和研究等措施来传承和保护宾阳炮龙文化。  相似文献   

7.
8.
民俗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特色词存在相对不可译性。民俗文化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外宣翻译中处理不当将出现文化内涵严重流失的情况。不可译性主要源于语言特征、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种不可译性是相对的,文化意蕴的流失可以通过一定的翻译策略进行补偿。该文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从文化差异视角探讨如何降低受众文化接受难度,减少文化意象流失,并提出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以改善民俗文化外宣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民间的节庆活动也被当作旅游开发的资源。运用民俗学与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影响文化展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文化展示的方法,对当前旅游环境下民俗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玉溪米线节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独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玉溪米线节在历经百年岁月的沧桑后,仍以其独特的生命力融入当代文化的发展中.米线节不仅因米线的美味而闻名,更因其土主崇拜为核心而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而成为一个承载和融合了玉溪多民族文化要素的独特地域性节日,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考查了生态对蚂蜴节的决定作用以及蚂[虫另]节、蚂[虫另]崇拜对生态的反映作用及表现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蚂[虫另]节所蕴含的生态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蔡金成 《文教资料》2011,(36):28-30
通过民俗学这个角度对宋代的民间歌谣进行归纳分析,从婚姻嫁娶、地域民俗、物产饮食、市井风情等四个方面切入并结合宋代民间歌谣实例.来展现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中的风俗情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工作是从北大民间歌谣征集活动中开始的,中国民间文学、现当代文学的肇端也可以追溯到北大歌谣征集活动。可见歌谣一方面是民俗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与文学、语言学甚至史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民俗学视野疏理中国百年歌谣研究的历史动因、方法传承与争议问题,以期待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歌谣研究繁荣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龙文化”在徽州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传说方面,“龙”信仰是重要的传承形式,传承过程中突出了徽州的地域特征;在生态方面,重视“龙脉”的理念体现了生态保护意识;在空间地名方面,以“龙”为名的现象自唐宋时期已有,至明清时逐渐增多,这也是“龙文化”在徽州民间加速传播的重要阶段;在民俗方面,舞龙、闹龙灯、赛龙舟等活动中的仪式反映了徽州人对地方“龙文化”的记忆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汉族大规模迁入导致广西宾阳族群结构发生变化,最终演化成今天宾阳的"汉人社会".其区域网络建构涉及语言的通行和应用、文化教育的开发、习俗的共享三个方面.宾阳"汉人社会"本身已不是单一的文化形态,而早已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各地汉族移民之间族际互动的多元文化,并呈现出"合成文化"的地方性文化样态.  相似文献   

17.
本人从民俗学角度,讨探了周作人若干女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出现了大量的媒妁群像,她们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些媒妁群像是在中国传统民俗的发展流程中演变而来的,大致可分为官媒和私媒两类。她们不但具有传统民俗中媒人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沾染了明代商品社会特殊的烙印。试从中国传统民俗媒妁现象的历史流变中,来探讨《金瓶梅》中出现的各类媒妁形像以及所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民间”是民俗学的关键名词 ,2 0世纪“民间”理念随着民俗学学科的发展不断变化 ,这个变化中潜藏着知识分子对待民间的立场问题。而且在不同时期 ,由于具体背景的差异 ,“民间”内涵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术界对"龙"的英文译名争议颇多,有的学者坚持传统的"dragon"译名,有的认为此译名损坏国家形象,建议改为其它译名。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龙"的英文译名应当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进行创新思维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