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既是宪法性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应尽快制定专门法,并从我国公民隐私权完整保护的角度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各国纷纷加强隐私保护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隐私权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注重维护人的尊严、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另外还要防止权利滥用,权衡好各法益之间的关系。隐私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以宪法为指导,以民法典为基础,各部门法也要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网络让人们的隐私变得更加透明。无论在公司企业还是在国家机关部门,无论是研究项目还是文化娱乐方面,无论是全球的信息控制还是超市的小小监控器,无不渗透着网络的血液。网络令现实社会中个人隐私权的有关问题延伸到了网络空间。网络隐私权与传统的隐私权在各个方面也都不同。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应当结合各国主要的保护模式,全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交易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隐私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将介绍网络隐私权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其法律保护模式,在结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倡导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在带给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将人类的隐私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网络环境下的个人数据隐私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侵害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深入探讨隐私权法律制度,特别是研究网络时代如何完善中国公民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问题显得非常必要,并从中尝试对网络环境下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甘艳 《文教资料》2005,(23):64-65
国家公职人员是权力的执行者,而权力是基于权利的让渡所形成,作为私权利拥有者的公众,有权了解和监督国家公职人员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个人情况及私生活,公职人员隐私权与公众知政权的冲突实际是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因此国家公职人员的隐私权必须受到合理的限制,其个人道德操守、财产收入、社会活动等情况应置于公众和监督机关的掌握之中,以防止权力腐败的滋生。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迅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已经成了互联网发展中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强化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立法模式,从而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被视为人格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学术界以及实际立法工作中都给予了关注。特别是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侵权责任法》第二条①中,将隐私权明确规定其中,不得不说这是我国人格权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一步。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媒体的力量正在日益凸显,人们更多地接触到以前很难接触到的一些新闻、消息等。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往往会对相关人员的隐私权带来侵害。文章试从媒体侵权的角度,分析对隐私权的保护,并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范围内的普及,侵犯隐私权的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隐秘化等新特点,形成网络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潜在阻碍。在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我国保护网络隐私权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网络立法;政府积极管制和行业自律相结合;成立专门保护隐私权的机构以及强化信息主体的自我保护。自主原则、无害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应成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几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隐私权一直是反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个人信息不仅是隐私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反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领导干部的个人信息有必要公布,但也不能毫无限制的公布。需要在保护官员隐私权的前提下公布与公共利益有利害关系的个人信息。同时,需要规制网络公布信息的秩序,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保证官员的廉洁,保护官员正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隐私权随着社会进步与自身权益的觉醒而产生,并由最初的民事权利上升到宪法属性的权利。而个人资料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又逐渐成为新型的隐私权保护客体。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以个人资料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量数据具有了新的价值,成为机构和个人攫取的目标,个人资料隐私权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借鉴他国经验,完善现有法律制度,规范机构和组织行为,是当前保护个人资料隐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各项权利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政府则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网络监管的重任。人们在享受政府给予庇护的同时,其隐私权也常常受到政府监管行为的侵扰。为此,必须以保护公民隐私权为中心,对政府网络监管权力的行使加以法律上的规制,确保政府监管行为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不异化为"隐私杀手"。  相似文献   

14.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金融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拓展。在信息时代,个体金融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输与共享,极易发生信息的泄露或不当使用,从而出现金融领域的侵权案件。本文试从金融隐私权的概念研究出发,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为中心,探讨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虽然能够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大数据也增加了隐私被侵犯的风险,对隐私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大数据使保护隐私权的基本原则功能弱化或无效,颠覆着隐私权保护的理念和模式。为此需要将隐私权保护的重心由个人许可转向要求数据控制者承担更多责任,并赋予个人新的权利以及采取完善隐私权救济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尤其是"人搜搜索"引擎被广泛运用后,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状况已成为人们极为关切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行使与个人隐私权的保障的立法平衡是一个难题。在诉讼管辖和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的重构有助于完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国家公职人员涉及公共利益的相关信息公开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网络时代,网络曝光部分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信息促进了执政行为监督和对公权力约束,但国家公职人员也拥有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正当权力,而国家公职人员的合法隐私权保护却被混淆和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网络隐私的管理,兼顾保护国家公职人员属于私人领域的隐私和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使公权力在阳光下得到监督.  相似文献   

18.
情感类访谈节目多以真人秀的形式将普通百姓的真实事件演绎在电视荧屏上。目前电视媒体上的部分节目为了“眼球效应”,为了节目的收视率,完全不顾被采访人的个人权益,不惜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断地诱导被采访者贩卖自己的隐私。对此类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方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
“人肉搜索”是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而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名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联通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的生活、娱乐、工作以及各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日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追求以及人生价值.而在它必然发展的今天,许多避之不及的问题也如洪水一般侵袭而来.最为根本的就是法律问题.将围绕网络隐私权中“人肉搜索”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当前法律现状,阐述相关法律知识,进而达到对权利的保护及对侵害的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