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性与品牌化是国内专业电视频道内容发展的两大关键词,但并不是所有专业频道的节目都能鱼与熊掌兼得.有时,专业的“窄”与品牌的“广”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那么,何时专业当先?何时品牌为王?怎样看待二者间的关系?如何布局谋篇?本文将通过构建专业频道节目分析模型,对节目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策略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2.
胡美妍 《新闻传播》2022,(3):99-100
电视节目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主持人大赛》为例,试析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升节目的 影响力和传播力?新时代如何通过"四力"考核主持人的内涵?进而解析现象级节目的 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地方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提高节目质量、创办精品栏目这些内在因素之外.还要注意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营造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彭克敏 《青年记者》2012,(12):68-70
中国的电视新闻调查节目起步要比平面媒体晚,但由于电视丰富的表现因素、视听结合的形象表述方式等优势,使得中国的电视新闻调查节目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从一开始就定下很高的目标——最能代表国家电视台水准的深度报道栏目.  相似文献   

5.
校园访谈节目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其意义就是通过节目的形式,让同学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校园访谈节目就充当了一种“软”宣传的角色.校同访谈节目也因此具有了特殊性.如何做好此类节目,让节目被学生群体喜欢与接受,从而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媒体市场的竞争态势不断加剧,许多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改进和探索节目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在新闻节目的探索中,一些优秀的深度新闻报道节目不断涌现,特别是当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深度新闻报道节目深入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通过广泛的调研和采访详细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寻找新闻事件现象背后的原因,实现深度新闻报道节目的传播价值。在深度新闻报道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不容忽视。记者型主持人在  相似文献   

7.
杨敏 《新闻前哨》2014,(8):58-58
为了全面提高宣传水平,打造更多的广播电视精品节目,2013年以来,襄阳广播电视台在全台实施了节目“诊疗提升”工程,对外树立标杆作为学习追赶的目标,对内不断查找自身不足,并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使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是一档深度调查报道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与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调查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出镜记者在《新闻调查》这档栏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期节目作为例子旨在分析出镜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多角色转换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鲁青 《视听界》2014,(1):64-66
近年来,国内新闻调查类节目纷纷改版,功能转换,锋芒不再,力度深度也欠缺。该类节目如何突围?英国新闻调查类节目的成功值得国内同行学习,不论是创办40余年的《全景》、开播近50年的《消费观察者》,还是新锐节目《英国大调查》,公民精神、专业技能、娱乐精神是其赢得收视与口碑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聚焦当前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文化现象,以2018年一档较为热门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偶像练习生》为个案,借由深度访谈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探究受众对该节目的解码机制,并重点分析节目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对受众消费需求进行满足、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受众的文化身份,以及如何在传—受互动中赋予受众各种话语权力的过程。研究发现,受众对于这类流行节目文本的消费,已不再仅仅作为被动的他者所在,而会根据自身的权力结构和文化认知对节目做出不同的个性解读。不同的解码方式则充分反应出"消费即是赋权"的社会话语,这对于今天的流行文化传播和视听内容生产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教授是电视台的工具性符号   李明伟: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有利于增加电视节目的深度和权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仅仅是从教授的主体能动性来说的.电视有其自身的思想轨道和逻辑安排,在节目和教授之间,教授通常被要求服从于节目的整体播出.……  相似文献   

12.
张猛 《新闻世界》2012,(7):114-115
在当前电视媒体竞争激烈,受众审美品味和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作为电视节目灵魂的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自身素质,早已成为一个媒体树立对外形象、扩大受众群体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主持人需要具备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和业务素质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形势下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升自身素质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数字化革命浪潮的席卷下,报业发生深刻变化.报业集团面临的竞争压力更是前所未有.本文就报业集团形象传达的"全传播"策略和如何利用"全传播"策略树立报业集团形象、增加报业集团的品牌价值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纷纷制作出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本文从分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出发,结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探讨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希望对电视新闻的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瑞平 《传媒》2021,(17):35-37
深度融合背景下,党报如何通过深度报道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实现差异化发展?近年来,长沙晚报大胆创新,在全国党报系第一家推出"封面特稿".但凡大节点、大主题、大事件,都在报纸封面版推出精心策划、深度挖掘、精心打磨的万字报道,引发现象级热议及转发热潮.为什么要推出特稿?特稿如何"特"起来?特稿如何更完美?本文试图从选题、内容、采写、呈现及传播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各级电视新闻媒体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对节目进行改版创新的形势下,地方电视台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节目质量和收视率,是摆在各级基层电视台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目前媒体多样化、信息传递多渠道的形势下,传统时政新闻因其存在节目内容、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致使观众大量流失。因此时政新闻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工作实际,以《驻马店新闻联播》为例,从深入挖掘题材、做出新闻深度、保证传统优势以及节目形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浅谈地方电视台如何把时政新闻节目做出彩,从而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8.
战迪  邓慧敏 《编辑之友》2021,(10):74-79
"后电视网时代",中国网剧的发展在经历了"台网互动"的聚散离合后,逐渐树立起自身独立的文化样貌和传播特征,其互动多样性和操控友好性的非线性传播体验,更催生了崭新的"网感"文化.研究认为,对现象级网剧的追寻作为强劲的产业驱动力,有助于该行业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但创新无技巧,扩散有原则,欲寻求网剧产业的良性发展,制片主体有必要进行从消费侧到供给侧的理念与实践的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专题是新闻性和专题性相结合的电视节目形式,要做好新闻专题节目,关键在于提升三个"度",即速度、深度和温度.通过"三度",提高报道的力度、厚度、广度和高度,从而锤炼出精品节目.文章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时代楷模"黄文秀:风雨兼程新长征初心无悔永芳华》为例,浅析如何创作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精品.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与来势汹汹的"公民新闻"竞争受众有限的注意力,电视媒体的重点在于运用自身独特性去战胜对手的不具备。深度报道无疑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化主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优秀深度报道出自精心策划,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进行了多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