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台之页     
杨绛著《记钱钟书与〈围城〉》脱稿后,可谓一纸风行。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列为《骆驼丛书》之一出版,而后香港的《读者良友》杂志、《大公报》以及台湾报纸先后连载,很受读者欢迎,影响颇大。最近,香港三联征得原出版者同意,在港重排出版。杨绛对钱钟书其人其作无疑最为熟悉。她在前言中称“我既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据事记实;钟书读后也承认没有失真。”该书分《钱钟书写〈围城〉》和《写〈围城〉的钱钟书》两辑,以鲜为人知、首次披露的资料,介绍了《围城》一书的人和事,是有关《围城》的最具参考性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2.
作者王卫平在书末尾表示,他前几年发表过两篇以《围城》为题目的文字,发愿“写一本书”,“后来在某种外在的压力下,才不得不坐下来赶写”。“赶”,很可能是“赶场”和“赶鸭子上架”之“赶”,一字传神。打眼一望,那人做书的技术特到家到位。十来万字的小书,构造庞然,体系井然:有导言,有结语,有章——曰出身与经历,曰才气与性格,曰散文与小说,曰讽刺与幽默,曰博学与宏识,曰超脱与淡泊,有节——或五或六,或三或四。相其各级“魅力”独具的标题,俨然一“钱钟书评传”。可我往里翻翻,望望然: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围城》讲义的汇编!既然作为“学人”,“钱钟书的独特个性与魅力”怎么老是在《围城》里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遍于海内外的“钱钟书热”中,钱钟书先生作为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的写作者,早已名扬四海;作为博大精深的学术专著《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和《七缀集》等的撰著者,他也久已誉满学界。不但硕学通人对他倾心折服,即便一般读者,也如醉似痴地千方百计搜求他的著作。更有中外钱钟书研究家,不顾他本人自甘淡泊宁静的坚决反对,以他的生平和撰著历程为研究课题,连篇累牍地推波助澜,形成一枝独秀处处走红的“钱学”。钱钟书多年知交、著名学者黄裳在谈到“钱钟书研究”时说:“我觉得把他的著作分做两类来研  相似文献   

4.
这个题目是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借来的。新闻记者而年老者,不算出奇,这样的老新闻记者经验丰富,功底深横,年老而心不老,实为新闻界的宝贵财富。如拥有350人的“广州地区老新闻记者协会”,壮心不已,时有令人赞叹的举动,新近编印的《我的记者生涯》一书,又博得一片叫好声。这是题外话,不赘述。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10,(2):44-44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精妙而逼真。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钱钟书《围城》:“他仿美国人读音,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6.
2008年底,第9届深圳读书月的“阅读中国30年”系列活动中, “30年30本书”的评选经过一个月的公众自由推举、一个月的网络票选及手机短信投票,从30年来的30余万本出版物中最终选出了30本对中国人心灵影响最大的文史类读物.钱钟书的《围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傅雷的《傅雷家书》、陈忠实的《白鹿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金庸的《金庸作品集》等经典之作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自11月23日上海《新民晚报》披露钱钟书先生状告《围城》(汇校本)作者侵权一案后,“汇校”成了一时的热门话题。我对“汇校”、“(?)校本”不甚了解,贵刊是专门研究图书及图书馆学的刊物,能否就此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读者徐燕1993年12月10日  相似文献   

8.
张丽敏 《兰台世界》2012,(10):18-19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管锥编》等知名作品。作为一名文化大家,钱钟书先生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誉满天下,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早期的清华图书馆到后期的北平图书  相似文献   

9.
在余杰的《火与冰》那本书里,几处提到钱钟书,说:“无疑,钱钟书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他并非奥林匹斯山的神祗,否则在那些悲惨的日子里,他何必拼命抓《毛选》英译本编委会负责人这根救命的稻草呢?钱先生字默存,然而,要是他真的保持沉默,他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了。……在《柳如是别传》中,我读出了陈寅恪的面貌音容;在《管锥编》中,我读到了密密麻麻的注解,而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糊不清。”(“心灵独白二·四十七”);“世纪末,‘钱学’大盛,也算是杂草丛生的学术界的一朵奇葩。此‘钱学’(钱——钱钟书也)固非彼‘钱学’(钱——金钱也),但同样令我怀疑。我以为,钱钟书是一位伟大的注释家,而非原创性的思想家……”(“心灵独白三·九”)。后生晚辈对先生前辈的不以为然溢于言表。不过,我们也不能只看到不恭,还得承认余杰的童言无忌,而童言有时甚或就是“知言”。虽然“拼命抓……稻草”之说有些不顾事实,那根“稻草”是谁想抓就能抓,谁想不抓就能不抓的吗?说“钱钟书是一位伟大的注释家”也大致不差,却忘了还有《围城》在——这,都欠公道;但说“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糊不清”,我以为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写方鸿渐一行人从宁波去溪口,走过一段藤扎的长桥。方鸿渐战战兢兢和孙小姐走在最后。过桥以后,李梅亭“用剧台上的低声问他看过《文章游戏》么,里面有一篇《扶小娘儿过桥》的八股文,妙得很”。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绽放着许多绚丽的智慧之花。在作者独有的妙语、幽默、警句中,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段,其中运用得最多而又最深刻的,要数比喻手法的运用。《围城》中的比喻,往往和通感联在一起使用,在一个比喻里获得多种修辞格的效果。通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又是特殊的修辞手段。其特点,是调动人们的多种感觉,将其彼此沟通起来,藉以补充、丰富人们的想象力,达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形象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的效果。将通感作最系统的评介,在我国也是钱钟书先生。他曾在《通感》一文中征引了大量中外诗文中通感现象的例子后得出结论;“在日常经验  相似文献   

12.
1986年下半年,我在四川大学进修现代文学,听课之余准备写一篇《论钱钟书小说的幽默风格》的文章。当时我把钱先生的《围城》、《人·兽·鬼》都读熟了,把香港版的钱先生《写在人生边上》从川大文学所资料室借出全本复印了,在川大台港阅览室也借阅了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把书中写钱钟书的专章全文复印了,在成都买到了《管锥编》、《宋诗选注》、《七缀集》等,也下决心一篇一篇啃着,又查阅了一些有关钱先生作品的论文,当时跃跃欲试,想写一篇论钱文章的信心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13.
1990年,黄蜀芹刚拍完《人鬼情》不久,正筹备电影《画魂》。《画魂》的剧本已经弄了好多年,却还是停留在拍还是不拍的阶段。就在这个彷徨等待的过程中,上影厂的编剧孙雄飞来找她拍一个电视剧。据黄蜀芹本人回忆,当编剧孙雄飞提出拍摄电视剧《围城》的时候,她还没有想到这个《围城》指的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以为是个打仗的戏,后来才知道是写20世纪30年代留学生回国以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一读《围城》,就被动荡年代中一群知识分子的特殊经历所吸引,对作钱钟书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榆钦佩不已.  相似文献   

15.
时尚人物     
旅英女作家虹影出版了以三峡为故事背景的长篇小说《孔雀的叫喊》。这件事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她去年刚败诉给凌叔华之女陈小滢,其小说《K》因侵犯陈母名誉权而被裁定为永久性禁书。当时虹影坚决表示要上诉,现在上诉官司还没开打,新作就已问世。 《K》的官司牵涉到文学形象是否有特定生活原型的问题。记得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的序言中特意强调,他小说中的人物均为虚构,切勿对号入座,但还是有人觉得钱钟书借小说骂了自己。钱先  相似文献   

16.
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剧,近年来,颇引人注目。由于之前已拥有大量书迷,再加上重量级导演和演员的诠释演绎,这些电视剧从开始拍摄直至上映,都受到广泛关注。如四大名著,如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雷雨》,钱钟书的《围城》等。以名著为电视剧的创作素材,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一个不可  相似文献   

17.
王小环 《编辑之友》2011,(9):105-108
《文艺复兴》是20世纪40十年代后期上海最重要的大型文艺期刊,创办于1946年1月,终止于1949年8月的《中国文学研究号》,由郑振铎和李健吾主编,共出版4卷23期。《文艺复兴》的巨大影响力,首先来自于它连载的钱钟书的《围城》、巴  相似文献   

18.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精妙而逼真。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钱钟书《围城》:“他仿美国人读音,惟妙惟肖。”从这两条典型用例可以看出:第一.写赵姑母和仿美国人,都是人的行为:第二,写和仿的结果都非常逼真。只有符合这两点,才能说“惟妙惟肖”。有人误以为只要两个东西相似.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叫“准妙惟肖”.以致造成误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围城》电视剧在全国的播出,深居简出的钱钟书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围城》自1980年重印以来,一版再版,1990年10月达到最高潮,上海、天津、杭州、济南、西安、武汉最大的新华书店都将其列入最畅销的文学作品的榜首。他的片言只语被化成长篇大文,他的题字墨迹被收藏家视为至宝,他的轶事趣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风雅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涿州市新华书店销售大厅王小辉经理:我市濒临北京广大读者获取信息比较快。 文学类:人民文学版的“教育部指定中学生课外阅读书库”,出版以来深受中学生的喜爱,我店也对这套书进行了重点宣传,至今已经销售了码洋近2万元。《围城》在我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畅销书和常销书。韩寒、“痞子蔡”和海岩的书热销。另外,畅销的还有《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北京法源寺》、《大浴女》、余秋雨的散文和刘墉的作品。艺术类:我市有一个艺术学校和老年活动中心,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等教程书和书法、美术类书成为常备书。经济类:主要是炒股方面的、管理和会计资格考试类的书看好。素质教育类:去年初,一批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