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我认为满足了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就算是好课。传统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传授那些经过加工整理、简约化了的经验;教师是主角,学生只要被动地接受就行了;衡量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指标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近些年,不管是评价课堂教学,还是教师上课,都过于重视知识的教学和教师的讲授。试问: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我们教材中的知识对学生来讲“终身有用”的究竟占多大比例?很小。但是,由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不愿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任何教师都会遇到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有以下这些特点:学习习惯差强人意,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总结复习,遇到困难不会查阅书籍;学习毅力不够;自控力差,如没有时间限制地进行体育活动或者沉湎于网络游戏;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相似文献   

3.
谢丹 《南昌教育》2007,(12):37-38
谈起信息技术课,很多教师都有一个感触: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不爱学信息技术知识,爱上课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可以趁老师不注意玩一玩游戏。游戏也就因此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劲敌,有些教师索性就把计算机上所有的游戏,甚至Windows自带的游戏也删掉了,可还是抓不住学生的心。有时学生宁愿自己漫无目的改动计算机的各种设置,也不愿意做老师指定的练习。所以每堂课下来老师都觉得疲惫不堪,总是抱怨学生不听话。其实,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复习课是针对性极强的一种常见课型。一个小节、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下来,都要进行复习课教学。它既要考虑弥补学生过去知识的不足,又要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加强知识的整理归纳,又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传统复习课一般由教师总结基础知识、归纳题目类型、讲解知识的纵横联系和解题技巧,教师编写印发练习题,教师批改、点评。这种复习课的弊端是:教师对学情了解不充分,造成有的内容重讲一遍,有的学生感到乏味。另外,学生的思路总是围着教师转,没有多少思考的天地,知识体系是教师构建的,解题是靠模仿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魏书生老师应邀来我县讲学时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语文老师因故未给学生上课,每逢上语文课,他的两个班就由另一位教师在课前交代一个学习任务,然后再回自己的班上课,学生于是就自己学习。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一比较,这两个班的语文学习成绩却远远超过了有老师上课的班级。当时我们听了只觉得好笑,没怎么当回事。  无独有偶,去年冬,我县的一所初中又传来一件与魏老师讲的相似的事,一位老师因病不能上课,学校实在找不到代课的老师,只好也由平行班的教师课前交代几句,一学期后,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也超过了平行班。我还听…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学生普遍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而教师也觉得教学生写作文,乃至写出优秀作文更是一件难事。如何教学生写作,是当下语文教学必须面临的难题之一。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结症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  相似文献   

7.
笔曾听过两位教师执教《雨点》一课。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读课,然后便一句一句地讲解,整个一节课下来,学生仿佛都知道教师每一步要干什么似的,总是对答如流,表面上情绪很高涨,实际上学起来是索然无味的;另一位教帅则不一样,他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启发学生想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学生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改理念的实施,给了学生们广阔的发展空间,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给教师把握课堂带来了不少麻烦:有的教师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干脆视而不见,不给学生举手提问的机会,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不睬或搪塞过去;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一一回应,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难以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落实:更有个别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强,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与本节课的知识不相干。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课堂感受来进行。但是,如果对课堂上有着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经验、认知风格和情感表达的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回应,课将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感觉。的确,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又不像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进入复习阶段,基本上都是复习旧知识,如果教师终日埋头于复习题,练习册,测试卷之中,学生埋头作题,教师埋头批改,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下来,教师精疲力尽,学生无精打采,对复习题特别不感兴趣,认为枯燥乏味,认为做题很累。那么,如何让上好数学复习课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文教师,我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觉得课上得很是得心应手,一节课下来,身心俱泰;有时就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甚至有沮丧之感。为了搞好教学,对其加以总结记录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自由读写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以及体会,有必要让他们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畅谈读书收获并提出遇到的问题 ,教师借机了解学生前一阶段的阅读效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是进行读书汇报课的主要目的。在内容上,往往又与读物推荐课、作品交流课,读书方法指导课有相互交融的地方:学生吟诵精美的语句、介绍故事的动人情节,本身也是对所读作品的举荐;而学生由读书而引发的感慨和启发,写在了自编作品集上,在读书汇报时互相交流了作品;在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又不时渗透着教师对读书方法的指导。因此,上好一…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综合症”的产生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这种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甚至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从初级层次上说,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使用包括实物展示台、录像机、影碟机和计算机在内的多种媒体;从高级层次上说,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文本、音像、动画和数字电影等集成于多媒体课件(CAI)中,课件的使用过程也是教师与学习者进行互动式教学的过程。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的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奇怪的现象:偶尔一堂或几堂课不用多媒体,学生就感到兴趣索然;学生往往对多媒体课件中采用的精彩画面、闪烁的动画形象等感出趣,而不是对蕴含其中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尽管课堂上“热热闹闹”。但一节课下来却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学生记忆最深刻的往往是多媒体形式上的印迹。有关学习内容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等等。目前,这一问题被一线教师称之为“多媒体综合症”的现象,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数学复习课难上,数学总复习课更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心声。对教师,要复习的内容实在太多———一学期的知识要在短短的时间里“扫过堂”,讲得口干舌燥还总觉不到位;对学生,教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学过,听不听无所谓。可一旦测验结束,教师感叹:难道连这也忘了吗?学生恍然:这些知识老师怎么不复习?显然“供”与“求”的矛盾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落差。学生到底缺什么?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内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认真总结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我对复习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采用“自…  相似文献   

14.
作为加强数学教学过程管理的一部分,笔者几乎每天都要听一节随堂课。一学期下来,整理听课笔记后发现,所听随堂课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由旧知引出新知;(2)目标定向,由教师系统传播教学内容;(3)多练习,快节奏,勤反馈;(4)教师主导,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课堂上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做到熟能生巧,但这样行吗?  相似文献   

15.
一、尝试迁移,发现小数乘法法则出示题:2.3×6、1.8×0.7、3.5×0.03,学生计算后谈体会。生:第一题上节课刚学,会做,后两道题不会,没学过。生:我好像有点会做……觉得后面的题与第一题有关……师:没关系,大家试一试,请四人一组尝试练习。要求是:做完会做的题目后,交流做法和体会;找出你认为不会做的题目到底难在哪里,想办法把不会做的题目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做完后交流做法和体会。学生尝试练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接着,小组汇报。生:我们组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相乘,也就是说:23×6…  相似文献   

16.
我校学生是从市由择优录取的,素质较好。但是通过教学“会诊”,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靠增加劳动强度获得良好学习成绩的,不会学习的现象相当普遍:一是跟着教师走,盲目使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学种无重点,时间不核算;二是不肯或不会通过预习主动获得知识;三是不会或不肯看书,只死记知识,不会加工贮存知识;四是不会及时、经常复习,煮夹生饭;五是作业中不会自我评价和校正,常常“屡教不改”。我们引导教师从学生的失误中认识自己教学中的责任。从教学效果中认识教与学的优化匹配的重要性。把教师在各课、教课、作业布亚与批改、…  相似文献   

17.
讨论课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运用这一课型教学并获得成功的实例并不多。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教师主观上不愿做,认为讲授知识是教师的本分,让学生说的效果肯定不如自己讲;  相似文献   

18.
近日,去一所学校听音乐课,天有点凉,只见音乐老师穿着倒是整齐,一件挺厚的深色高领毛衣,黑色的大筒裤子,外套一件长长的灰色风衣。一节课上和小朋友又唱又跳,上得挺踏实。可不知为什么,我就是觉得这节课听得有点沉闷,特别是当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舞蹈时,我一点都没有轻松感,只觉得教师累。是她跳得不够好吗?不是,舞姿还是不错的;是她的情绪不够吗?也不是,老师很有热情。可学生和我一样就是不愿多配合,提不起精神来。仔细回味之时,恍然醒悟:原来是那身累赘的衣服在“作怪”,教师的这身打扮和活泼欢快的课题根本无法相融。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导入技巧"在哲学课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哲学课,人们总是与“玄奥莫测、高深难懂、枯燥乏味”等字眼相联系,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事实证明,能否在讲授新课伊始,就使学生产生兴趣,往往决定这一课教学是否成功。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新颖的导入方式,使哲学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哲学课就不会再像“天书”那样玄奥莫测,学生也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20.
转眼间,来到附小已有五年了。曾经意气风发.对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我,现在多了一分踏实与坚定。初为人师时,一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油然而生,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学生教好;可现实和预想大相径庭,我觉得“浅显”的知识在学生那里却很难理解;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课上学生乱成一片;每天都有等待批改的作业;时不时有上课开小差的学生……累人累心,是初为人师时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