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形成液封 可利用有机溶剂形成液封来防止试剂氧化.如可用煤油保存Na、K;制备Fe(OH)2时可在反应液上面加一层苯或汽油隔绝空气以防止Fe(OH)2被氧化(如图1所示),有利于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  相似文献   

2.
Fe(OH)2在制备过程中易被氧化成了红褐色的Fe(OH)3,本文选取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仪器和液封等方法创设近无氧环境进行实验,制得白色的Fe(OH)2。  相似文献   

3.
由于Fe(OH)2很容易被氧化成Fe(OH)3,在制备过程中往往得不到白色絮状沉淀。如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可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例题: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1所示电解实验可以制得白色的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8,(6)
Fe(OH)_2容易被空气中的O_2氧化,当未被氧化时沉淀为白色,当有少量被氧化时呈灰绿色,当Fe(OH)_2较多量被氧化时为红褐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为红褐色。为了避免Fe(OH)_2与O_2的接触,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结合生物学知识,设计了制备Fe(OH)2的新实验:采用简易的套管装置,利用酵母菌呼吸作用去除管内的氧气,综合生物和物理知识,跨学科创造性地在无氧环境中制备Fe(OH)2。结果表明调控酵母菌量可有效避免制备的Fe(OH)2被氧化。另外通过改变反应物滴加方式和浓度的试验,解释了Fe(OH)2沉淀过程中呈浅绿色的原因。新设计的装置能成功制备白色的Fe(OH)2沉淀,现象清晰,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化学第三册〔实验1—2〕,要求观察到的现象是:1、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絮状物Fe(OH)_2,2、Fe(OH)_2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_3。按课本做法,现象不太明显,特别是看不到白色Fe(OH)_2,笔者将强碱NaOH改为氨水,现象较为明显。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质的制备及性质的检验都离不开实验。今天我们所说的Fe(OH)2是过渡元素代表“铁”的重要化合物,有关Fe(OH)2的知识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Fe(OH)2的制备是难点之一。Fe(OH)2还原性强,极易被氧化成Fe(OH)3,而得不到纯净的Fe(OH)2,所以制备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使生成的Fe(OH)2与O2隔绝。  相似文献   

9.
根据与实验相关的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药品 ,通常有以下几种化学实验设计方法。1 根据同一实验目的 ,进行多样性的实验设计。即根据现成的有限的仪器、药品 ,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达到同一实验目的。例如 :在高三“铁的性质”复习中 ,我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制Fe (OH) 2 ,并尽可能长时间的保存。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 :应在尽量无氧的环境中制备Fe (OH) 2 ,以防止被氧化。在教师总结合理思路的基础上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 ,很快同学们设计成功五、六种方法 ,其中不乏新颖的设计 ,如在Fe (SO4 ) 2 溶液上加植物油…  相似文献   

10.
以Fe-H2O体系E-pH图为依据,从电化学、化学热力学、沉淀溶解平衡等角度进行计算,推导了制备Fe(OH)2的最佳条件。基于计算结果,设计了三个实验,均明显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及其被氧化后生成的Fe(OH)3红棕色沉淀。实验证实,理论计算推导出的实验条件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选修4中引入了平衡常数的概念,在中学化学中,师生常常遇到一些难以深入解释的溶解问题.如氨水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而该沉淀又能溶于NH4Cl.氨水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但Fe(OH)3却不能溶于NH4Cl溶液.FeS能溶于强酸,但CuS不溶于强酸.CuS能溶于  相似文献   

12.
Fe(OH)2的制取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有:铁既是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元素,又是中学化学所学过渡元素的代表元素;Fe(OH)2的制取涉及到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的水解等基础知识;通过Fe(OH)2的制取实验,既可以考查同学们的基本实验操作,又可以考查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实验探究碱性Cu(OH)2浊液检验-CHO的作用机理。从实验结果及逻辑推理得出:从氧化醛基试剂的配制方法,以及氧化醛基的反应过程和本质来看,都应该是Na2Cu(OH)4氧化醛基而不是Cu(OH)2氧化醛基;并提出了表述该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     
《中学生阅读》2005,(1):62-66
例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弱氧化剂(如H~ 和Fe~(3 ))只能将Fe氧化为Fe~(2 ),而强氧化剂(如氧化性酸)首先将Fe 氧化为Fe~(3 )、生成的Fe~(3 )又可以被Fe还原为Fe~(2 ),加上浓硫酸或浓硝酸与过量Fe反应时酸的浓度在不断降低,导致Fe与酸的反应相当复杂。一、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2 )而不能生成Fe~(3 ):  相似文献   

16.
原理探讨:不少教师对此实验进行过改进,主要方法可归纳为:通过加热除溶液中的溶解氧气;通过加入有机溶剂(如苯)使溶液表面跟空气隔离。实际上还应考虑到Fe~(2 )的溶液显绿色,对白色沉淀Fe(OH)_2的观察有一定干扰作用,更重要的是应考虑到氢氧化亚铁只有碱性(大连工学院编《无机化学》),氢氧化铁(新沉淀出来的)能溶于强碱溶液(无机化学编写组《无机化学》),Fe~(2 )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较弱,这就决定了制备的Fe~(2 )溶液必须显酸性,可以避免Fe~(2 )的氧化。沉淀Fe(OH)_2时溶液的  相似文献   

17.
1 教材分析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中,有一制取Fe(OH)2的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演示时,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学生对Fe(OH)2的颜色心存疑惑,对知识提出了置疑。Fe(OH)2的知识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必须  相似文献   

18.
以FeSO4为原料,在添加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存在下,氧气氧化Fe(OH)2可直接生成纯相非晶δ-FeOOH.研究了EDTA浓度、初始pH对δ-FeOOH形成的影响.使用TEM、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在EDTA作用下的氧气氧化Fe2 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若干实验试题存在缺乏科学性与实证性的问题,以通常条件下酸化的NO3-是否一定可以氧化强还原性离子Fe2+、I-;Fe(OH)2制备过程中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是否一定是因为被氧化成Fe(OH)3;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能否用氨水来进行区别三个典型案例做了系列实验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这三个案例中大家普遍认为的结论与所做的实验事实不符,存在认识的误区,进而引导实验命题必须关注科学性及实证性.  相似文献   

20.
题目: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Q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