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专业导师制”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中的推行情况以及实施策略;探讨产业学院“专业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包括导师选聘和培训机制、学生导师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导师指导和支持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和改进机制;分析产业学院“专业导师制”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专业导师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学生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产业学院的“专业导师制”实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下企业难、企业师傅聘请难"的问题,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因此,打造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教学团队,是推行现代学徒制急需破解的难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双导师制"教学团队互聘共培长效机制、改革实习模式突破"师傅"不足瓶颈等途径,建设了一支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可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班级导师制"是很多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举措之一,并从高职院校配备班级导师的必要性、班级导师的择选、岗位职责及班级导师基于过程的"导"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体现班级导师制在高职院校的主位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生思想问题及管理现状,文章从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导师的职责以及实行导师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几方面论述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行导师制管理模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阐述"导师制"来源及内涵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时代"导师制"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导师制与项目教学的融合可以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从学校和企业中选拔优秀导师来建设导师队伍。导师需要以专业或者岗位群为目标去设计项目,还要考虑到与以往教学的过渡衔接。学校要调整现有的教学制度,协调整合教学资源,以保证项目的实施。同时,学校要完善导师的薪酬与考核制度,激励导师工作,夯实导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通过对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导师制的构建模式、师资培养方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探究,提出一种基于学习过程"导师制"的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应"中国制造2025"振兴计划要求的机电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对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技术专业技能导师制的实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技能导师制学生与导师的结对以学生选导师和双向选择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实施过程中,导师结合自身专长和学生想要获得的技能进行了研修,研修频率每月至少一次,研修时间以课后居多,研修时长在30min以上的近半数,研修地点以教室和实训基地为主,研修方式以面授为主;(3)学校技能导师制实施后得到了多数学生的满意,技能导师对学生普遍较为热心,学生对技能导师的指导满意程度较高,学生参加考工考证通过率高,参加了职业学校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9.
传统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导师是临时的,多是学生自己联系确定,导师既无协定的义务责任,更无权利报酬,学生实习因得不到应有的指导而流于形式。以"校外导师制"为主的高职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明确了导师应尽的义务、责任以及享有的权利,确保了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所在独立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和多形式的调研结果,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独立学院实施的现状和成效,初步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导师制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几个方面。由此进一步探讨提高导师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专业导师责任制”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制度,先后在国内外风行,专业导师责任制则是导师制的发展和延伸。从本院专业导师责任制的实施背景、实施成果到引起的思考三方面,介绍了专业导师责任制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师生关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但现存生师比过高、导师缺乏积极性、学生缺乏主动性的情况.通过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从本科生导师制实行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措施三个方面入手,可以完善导师制的相关制度,实行灵活机动的导师制运行机制,推动高校导师制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工作存在诸多局限,大多数高校采用青年教师导师制来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从正确认识导师制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导师管理考核机制、规范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拓展导师指导模式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出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普通高校加强个性化教育、实行学分制后积极探索实践的一项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本文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作用和意义、运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供完善和优化班导师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会学习是当前社会人才的必备素质,自学能力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面对当前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笔者结合导师制理论,从导师制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契合点出发,提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企业导师制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够帮助学生扩大就业规划路径。下文就高职院校企业导师制的含义入手,展开分析了企业导师制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中起到的作用,进而探究了在高职院企业导师制下的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制是始于牛津大学的一种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试行导师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旨在将试行导师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能为在高职教育中实行与推广导师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既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管理体制的优化.但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还面临定位不清晰、生师比偏高、资源支持不足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高校应该在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拓展导师资源,并创新师生之间的互选机制和健全导师的考评激励机制,以提升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培养模式有选拔、培训、实践、评价等四个程序.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具有精英化教育特点的"青马工程"在高职院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选拔机制不够科学,学员结构有待调整;培训内容固化陈旧,培训形式针对性差;实践内容娱乐化,锻炼效果形式化;"导师制"不够完善,考评缺乏长期性、跟踪性和持续性.针对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存在的问题,应健全选拔机制,创新培养内容,创新实践锻炼方式,建立跟踪培育机制,完善"导师制"以及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是高等教育的一大创新和改革 ,它关系着培训高素质高标准的人才 ,这项改革能否推行 ,也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 ,笔者就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推行的“本科生素质教育导师制”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