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多年前,冯骥才是一名地区级的政协委员。那时的他,用文笔和画笔记录着天津最原汁原味、最活灵活现的市井民俗、生活百态。喜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2003年,由冯骥才倡议推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令这位作家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冯骥才已经是全国政协常委,他深深地意识到,这些年来,构成中华文化半壁江山的民间文化,不但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保护,反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忧心忡忡:在他看来,现在对民间艺术的抢救速度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所有具备“文化良知”的人都说,冯骥才是一位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相似文献   

2.
冯骥才的散文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由内而外表现出来的风格上,都非常耐人寻味,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非常独到的情感体验。他的散文作品不仅用词准确,语言生动有力,而且在他的文字里,你能看出非常深奥的道理,他把他笔下的人情世故分析的是那么的透彻,赋予作品一种形而上的特点。他的关于童真童趣的真实记载、独特的内心感受、深邃的哲思、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表现都是其散文作品中熠熠闪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镜像对照。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冯骥才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终极追问,对艺术的至上追求,对灵魂、心灵的深度拷问,这也就是冯骥才先生"文革"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可以为深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撕开一个口子,进一步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守护者的思想脉络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
冯骥才是近几年来在文坛上引人嘱目的青年作家。自一九七七年以后,他发表了近二百万字的作品。他出版的小说集有:长篇集两本,中篇集三本,短篇集两本,中短篇集一本。对于当代文坛上的这位活跃的多产作家,认真研究一下他的创作风格,语言特色,尤其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品读冯骥才的小说,特别是读完他的  相似文献   

5.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描写我国文革时期的一对生死与共、患难相随的夫妇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及以天津、北京一带市井民俗文化为题材的《三寸金莲》和《神鞭》等作品。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咱们来共同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同时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在他的文章中总会描绘出一幅幅温馨优美的图景。(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7.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描写我国“文革”时期的一对生死与共、患难相随的夫妇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及以天津、北京一带市井民俗文化为题材的《三寸金莲》和《神鞭》等作品。然而1997年,他的笔锋一转,  相似文献   

8.
“演奏交响乐”的冯骥才●陈斌一作为常人,冯骥才是超群的。他那192米的高大身材,使他曾作为全国亚军的天津市篮球队的队员,驰骋在球场。作为作家,冯骥才是超群的。他不但创作了四百多万字的各类文学作品,而且还是著名的画家,曾在国内、国际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  相似文献   

9.
妙语圆桌     
回到地球作家冯骥才在访美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孩子去他所住的宾馆看望。谈话间,那个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又蹦又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于是,冯骥才幽默地说道:“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个美国朋友也立即心领神会:“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相似文献   

10.
冯骥才是一个用传统方式讲故事的人。他说:“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俗世奇人》是冯骥才的小小说系列,是他长篇故事外的一些零星小故事的汇集。  相似文献   

11.
<正>冯骥才:一天有48小时著名作家冯骥才,仅去年一年就出了8本书。其中,有写感情的《春天最初是闻到的》;周游各国的游记《离我太远了》;收集了10年文化思考的《文化诘问》和《文学先觉》……在令人赞叹之余,也不禁让人有些好奇:冯骥才已经72岁了,怎么有这么多的精力、这么高的产量?冯骥才说,一天当两天活。原来,他的睡觉方式和别  相似文献   

12.
冯骥才是著名小说家,他的《长衫老者》语言从容大方,清爽畅达;叙事简约明了,曲折有致。一派大家风范,读来令人非常舒服。这篇作品所记内容为市井趣闻,有小说的味道。作品的题目是《长衫老者》,长衫老者是作品的主角,但作者直接写长衫老者的文字并不多,尽管这样,长衫老者给人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8,(1):72-79
冯骥才从小说创作到非虚构写作,从个人收藏转而在全国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保护古村落等,表现出他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爱之深痛之切的隐忧以及个人责任。从《铺花的歧路》开始,对历史的叩问,从来没有离开冯骥才的视野。八十年代中期,他的非虚构的"口述历史实录"《一百个人的十年》,借不同人的个人记忆,为"文革"历史留下群体印象。二十多年后,他相续完成非虚构作品《无路可逃——1966-1976自我口述史》《凌汛》《地狱天堂》《激流中》等。在他的笔下,诸多历史细节丰富记忆,为历史存照。  相似文献   

14.
许江 《小学语文》2011,(4):52-53
提起天津,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狗不理的包子、十八街的麻花、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的彩塑等等。可要在文学界提起天津,冯骥才大概是不能不提的一面旗帜、一块招牌。作为一位作家,冯骥才的名声主要来自他的“津门系列”小说,亦有人称之为“津味小说”。冯骥才虽祖籍浙江,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对天津的风俗文化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5.
<正>小主持人:老师,这张照片上的大高个是谁呀?主讲老师:不认识吧?他叫冯骥才,津味小说的代表作家。我们的课本还选过他的《泥人张》。冯  相似文献   

16.
忆韦君宜     
正韦君宜,我这辈人私下里多有称她为韦老太的。近来我从报纸副刊上看到连载的冯骥才的《凌汛》,对改革开放前后的韦老太有许多生动而温暖的回忆。这确实是一位值得以暖色描绘的老革命、老作家、老编辑。冯骥才对韦老太扶植他进入文坛感恩之心溢于言表,应该的,读来暖心。其实最应该感恩,而且也早多次以文字表达了感恩之情的,是王蒙。1956年王蒙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以后,当时韦君  相似文献   

17.
《看历史》:您创作《义和拳》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冯骥才:我写《义和拳》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我还在天津工艺美术厂做绘画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部的人接触比较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你试试给我们写连环画脚本吧!我说:写什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冯骥才的生平经历做了简单的概述,进而对冯骥才的作品进行深入探究,从冯骥才小说的标题、小说的比喻手法、小说中的精策、小说中的方言、小说中的拟声词五个角度分析了冯骥才小说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  相似文献   

19.
冯骥才档案祖籍——浙江慈溪出生地——天津出生日——1942年2月9日职业——作家、文学家、画家、民间文艺家身世背景——冯家是白手起家的小康人家,冯骥才的祖父冯友苓(字家屿)少年时离开家乡慈城到天津闯出一片家业,其父亲冯吉甫也事业有成、家产颇丰,是当时有名的金融家。家境的富裕使冯骥才的童年不用品尝生活的艰辛,而能投入地细心地体验着周围的一切,悠游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冯骥才自小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在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然、对艺术的敏感与性灵。这种禀赋与冯骥才的个性倾向形成了一个亲密的整体,使他容易吸收美和善以及具有人  相似文献   

20.
冯骥才的作品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泥人张》就选自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这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微型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