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以订单式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既能提高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能强化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本文分析了订单式校企合作对校企共育人才的促进作用以及校企共育人才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深化校企合作,应进一步发挥"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力度,形成"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机制",关注"动态调整机制",瞄准地方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让校企合作随着地方经济变化而变化,从而助推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有利于院校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目前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成效不明显,还不能有效地满足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国内校企合作的现状和不足,并立足于实际,探索实际可行,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校地、校企合作"是地方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采取"校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围绕地方、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适合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之路,以寻求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互动双赢机制,既能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又是高职学校办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要适应飞速发展的地方医药产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应依据"紧密对接地方医药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思路,结合地方医药产业发展概况,从人才培养定位、校企合作共育、订单式培养、校企一体资源共享等方面,对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切实为"面向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培养能从事药品生产、质检、营销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承担着合作规划设计者、政策法规制定者、合作信息服务者等角色;地方政府在"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特色发展"的治理理念下,应着重从法律法规、组织机构、合作评估、人才流动等方面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持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强化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我国畜牧兽医专业学科性、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校企合作发展快,就业率高,这与我国"就业难、难就业"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为探讨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机制,采用"世界咖啡"的讨论模式,展开"头脑风暴",分析了该专业27所高校49位教师的立论和观点,总结并归纳出促进"企业的教育责任"、"改善二次就业"、"校企的长效性"的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8.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路,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强化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高职院校探索实践校企深层次、紧密性合作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顶层设计、引导管理、配套政策、督导相关政策的落地等职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界长久以来存在着大学办学院抑或学院办大学的争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何处理学校层面与院系层面的关系问题:谁主导?谁主动?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突破口。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7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项目教师调查数据,分析学校层次和院系层次的组织转型对校企合作(状态、形式、合作深度、学校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层次的"校企合作指导及激励"对校企合作的紧密性、稳定性以及相关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性影响较大;学校层次组织转型对校企合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院系层次组织转型的相应维度产生影响,院系层次转型的各维度都能显著影响校企合作状态;从转型类型看,学校层次和院系层次转型均深入的类型,校企合作质量相对更高。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立足于二级学院应用型的建设,从大学办学院向学院办大学转变;在组织转型中,注意处理好学校层次与院系层次的协同,学校层次特别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指导和激励,将之制度化,以形成对院系和教师的明确指引和有力激励。  相似文献   

10.
制度视角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做出"校企合作"的决策后,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校企合作存在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我国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力度不足.今后要加大制度的激励约束力度,强化监督,有效发挥制度的调控作用,最终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安徽黄山地区化工行业发展的地域特色,分析了国内高校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产学研一体校企合作办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化工设计能力,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化工设计"第二课堂"的建设和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平台逐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袁娟 《继续教育研究》2014,(10):141-142
通过对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完备职业教育法规、政府财政积极支持、企业全程参与、实行就业资格准入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我国地方地府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提出"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财政支持校企合作、对接地方产业、整合优质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产学合作教育开展的前提,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目前仍然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的境地。为总结校企合作的经验,梳理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分析校企合作研究的不足,对1992年到2011年间我国教育类重要刊物上发表的校企合作研究成果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研究五个方面的不足以及未来校企合作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完善校企合作法治化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发展可划分为探索期、形成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总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经验,表现为政府引领校企合作的全过程,地方政策进一步激发校企合作的活力,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校企合作法治化建设。在校企合作法治化建设中,需明确校企合作主体责任制度,建立合理的校企合作利益联结、调节、监管机制。在具体的保障措施上,应从加强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明确校企合作权力清单,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强化校企合作监管评价等方面,打造适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企合作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内涵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基础上,给出了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适合通信高技能型人才岗位群,确定通信网工程为专业发展方向,并按照岗位技能、岗位素质要求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确定了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最终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通信专业教学标准。  相似文献   

16.
引企入教 共建示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校企合作"这一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地方产业特色,从校企共商制定示范建设方案、校企共建推进示范建设进程、校企共管发挥示范建设效应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引企入教,化解职业教育办学中校企合作这一难题,总结出了可资同类院校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不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是近年来我国职教战略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国家职教政策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融合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校企深度融合对策: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设职业学校校企融合有利条件;建立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增强企业参与校企融合内在动力;创新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能力习得需求;契合地方产业布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针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多重困境,积极主动寻找破解中小企业难题的良方,在"全方位服务"模式的校企合作中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实效,最终达到合作双赢,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交换理论着眼于校企合作的微观机制,突出了“校企合作”的交换本质.在这一理论视野下,由于企业的资源优势,职业院校对其产生依赖,从而产生了企业对职业院校的“权力”.企业权力的产生导致了校企合作教育功能的形式化,阻碍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加强职业学校自身能力建设、强化企业的“义务”意识,是修正校企合作中的“不平等交换”,消解企业权力的重要途径.唯其如此,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对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分析了推行校企合作的意义,并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企业教学资源的引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分析了地方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