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带来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榜样目标取向的功利化和去政治化倾向、追捧三俗文化倾向等。教育环境导致的榜样困境主要表现在学校用神化、圣化、泛化的榜样教育青少年,学校树立的榜样与青少年心中的榜样错位,榜样事迹与青少年生活相距甚远。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的克服,需要学校分析不同环境因素,选取富有时代特色、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榜样,同时还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榜样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主义视阈下,对基于现代哲学思维建立起来的工具理性的学生存在观、整齐划一的学生潜能观、主体"中心"的学生地位观、标准"完人"的学生发展观、封闭单一的学生评价观等现代学生观进行了反思和评价,尝试提出后现代主义学生观,包括创造性的学生存在观、多元差异的学生潜能观、"去中心化"的学生地位观、生态和谐的学生发展观,以及多元开放的学生评价观等,以期对教育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后现代教育理念角度反思我国高校德育,笔者认为: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应追求普适性规范,重视多元价值并存;高校德育课程内容应摆脱封闭模式,构筑理论课程、经验课程与生活课程的共同体;高校德育策略应提倡对话体验;高校师生关系只有“去中心”、“去圣化”,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民主交流,从而建立完整、开放、自由、高效的高校德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语.阳货》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阐释出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和诗歌艺术效应的社会价值。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诠释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观"、"群"。现代教育技术的"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去技术化"与学生的"媚技术化"倾向,这就需要教师对技术进行很好的调控和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以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要做到承前启后,与职业和学术平行关联;以科学的课程设计扭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以做到以职促普,以普推职,以普职的科学结合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课程体系将由"职业技术课程"和"基础文化课程"两大主干构成。其中,职业技术课程分"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和"毕业衔接课程"四大模块,基础文化课程分"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两大模块,通过初级阶段的信息收集和身份定位,经过专业学习,以"一专多能"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如何提升的问题日益凸显。长期以来,青年学生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校园屠夫"及"弑母案"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价值观紊乱,既没有法律意识,也没有生命意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国民教育入手。语文教育有义务承担利用、开发儒家生命价值理念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的重任,通过"内化"教育提高生命质量,通过"外化"教育提高安身立命的能力,加强挫折教育,激发生命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评价部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要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纲要》提出的多元评价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能力"等现代教育观念,采取多元评价的理念开展评价活动,能促进幼儿个体得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和"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确立"以成人为根本,以成才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抓小事,促养成;讲精神,塑形象;树榜样,求转变;重现实,贵长远"的24字德育工作方法,唱响“优势扩大化教育”和“自我教育”主旋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和帮助青年健康成长,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视觉思维》不是一个偶然诞生的奇迹,西哲在重视抽象思维的同时,并不忽视感官的作用;重视感知在思维过程中的作用,从不省略直观、实证的求知过程,是西方哲学一以贯之的传统。反观中国古代哲学,总是忽略、轻视甚至排斥感官的作用,而倾向直接以心灵去把握真理;而这种“心灵”,又是经过伦理精心过滤的,无所不能。其结果是,在古代思想家笔下,存在着两组既互为独立又相互渗透的思想现象;一、圣化心灵与圣化王权同步,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同向互动关系;二、圣化心灵与奴化感官同步,二者构成一种逆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浅谈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青年学生成才聂小刚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他强调指出,要"教育人民,教育青年"。我作为一名受教育者,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谈谈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成才的认识和体会。对任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