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给青年一个舞台,他们不会令人失望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负责人孙玉春的发言,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领域做出的骄人成绩。4月28日,中国记协在京召开了首都青年新闻工作者座谈会,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等首都新闻工作者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火烧赵家楼”是“五四”运动 中一个重要史实。就是青年学生火烧了卖国贼曹汝霖的官宅。八十多年来,很多人都望文生义地以为“赵家楼”就是曹汝霖的家。200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第11版《巴金记得匡互生》一文也犯了这个毛病。文中说:“匡互生……带领……学生……“鲁莽”地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江泽民同志作了《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他希望全国青年,全国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团结奋斗,去创造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爆发104周年纪念日。翻开笔者的集邮藏册,一枚枚传递五四薪火的邮票,生动再现了“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的历史画面,方寸之间传承了“五四”青年不屈向上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爱国青年的青春赞歌。我国第一套五四运动纪念邮票,是1947年5月4日,由解放区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邮票一套3枚(图1),同图异色,  相似文献   

5.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已走过了80个年头。4月28日,中国记协在京举行首都青年新闻工作者座谈会,隆重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部分老新闻工作者、首都青年新闻工作者和在北京参加全国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的选手...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时期的“五·二〇”学生运动,是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运动中青年学生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气概,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学生革命运动史。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五四”运功八十周年之际,倡导五四精神是重要的。五四精神就是反帝反封建精神,就是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人民大众”这四个字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面鲜艳亮丽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群星灿烂:李大别、理秋白、鲁迅、老舍、邹韬奋、范长江—…·,他们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终生奋斗.矢志不渝。从他们的身上体现出光辉的“五四”精力中。弘扬‘“五四”精神。必须结合现实斗争,深刻审视现实社会之弊端.兴利除弊。北大学生余杰在《距离“底层”有多远》(见《新华文摘))98.6)一文中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11.
90年来,对于“五四”的纪念与表述,大多停留在意识形态的论争,极少有学者愿意从社会层面去认知那个时代的精神遗存。原本内蕴丰厚,值得再三解读的所谓“五四精神”,多年以来,被简略在爱国与卖国的二元表达之间。“五四”不仅仅是德先生、赛先生、费小姐的粉墨登场,“五四”也不仅仅是一曲简单的爱国主义赞歌。“五四”之复杂,如同一个热闹的舞台,也如同一个各种新思潮和新主义的试验地。文学革命、学生运动、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使“五四”之年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历史切片,而“五四”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话题,至今仍有历史回响。  相似文献   

12.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13.
第三章现代出版事业的转化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也是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革命出版事业的开端。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间,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中新旧力量从并存、较量到交替的时期,这时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阶段(1919—1927年) “五四”时期传播新文化最早的刊物是《新青年》。它1915年9月创刊(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自第二卷起改现名)即竖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开火,介绍西欧新思想、新文化,批判中国旧思想、旧道德;同时又举起文学革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五四”运动,到去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所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些都无不说明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无论在党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乃至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  相似文献   

15.
经过八十年的风风雨雨,五四运动已经高度抽象化,演变成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而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也仅剩下教科书里的那点印象了。最近翻阅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夏晓虹女士主编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一书,却让我大开眼界,因为我从中发现了一个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的“五四”,可以说这是一个“另类的五四”。《触摸历史》与以往相关的书籍相比,有两大特点,一是提供了大量鲜见的图片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编者从清末民初的书籍和报纸中搜集而来,“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凸透出历史的原貌与本色。第二个特点是这本书体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要文短意丰     
作者原文: 全国百万新团员“五四”宣誓 今天是五四运动七十五周年纪念日。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团员意识,全国各地团组织普遍开展了新团员集体宣誓活动。上午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隆重举行了“首都万名青年入团宣誓”仪式暨五四表彰大会。 庄严的国歌声中,四名身着节日盛装的首都共青团员代表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万名新团员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鹏的领誓下,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庄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晚年写过一首小诗总结自己的一生,“酒旗风暖少年狂,笔底寒潮撼星斗.小诗聊写胸中意,垂老文章气意卑.”这首诗让人深思感叹,也是陈独秀个人命运的写照.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陈独秀是五四时期青年学子的精神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猛烈地抨击旧礼教、旧文化,推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毛泽东称其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曾经讲“他(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了其他任何人”,可以说,陈独秀是毛泽东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上的引路人.但个人命运却波折不断,最终困苦孤独地病死于四川江津.  相似文献   

18.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 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 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觉悟》     
《新闻与写作》2007,(4):37-37
天津学生革命团体“觉悟社”社刊,32开本。周恩来主编。“五四”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著名刊物之一。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20名进步青年组成了革命团体“觉悟社”,其主要成员有周恩来、邓颖超、谌志笃、马骏、刘清杨、李毅韬、郭隆真等人。  相似文献   

20.
邓子恢在日本留学一年后,于1918年回国。到江西崇文县杰坝镇帮助堂兄经商两年后,又回到家乡,在龙岩县白土镇桐岗小学任教。他见多识广,常与周围的青年们议论国事。他了解到许多青年人受“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化、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