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紧扣育人主题,注重实践,形式丰富新颖等特点,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青年志愿者行动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志愿者所具有的独特的志愿精神。文章在介绍了志愿者的含义和志愿精神的内涵与作用后,重点分析了中国志愿者所体现的对志愿精神的深入理解、身体力行的实践和对志愿精神内涵的发展与升华。  相似文献   

3.
从志愿者行动看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两件大事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一是汶川大地震,一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在两件大事中活跃着百万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秉承志愿者精神,在救灾抢险、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担当起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成为温暖社会的力量。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志愿者行动的来源以及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志愿者行动与学雷锋活动之间具有自愿、利他、奉献的共同特征,同时二者在兴起的社会背景、经济环境、精神内容和境界以及实践方式等方面又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长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使双方相互利用彼此的长处和优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应将雷锋精神作为志愿者行动的重要精神支柱,借助志愿者行动使学雷锋活动做到经常化、长期化、大众化、多样化,使志愿者行动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学雷锋活动的载体,实现志愿者行动与学雷锋活动的双底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志愿者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志愿者,向世人展现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缺乏持久性,志愿服务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志愿精神尚难以内化为志愿者的自觉行为等。要增强和弘扬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就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协作;增强大学生社会认知,弘扬志愿精神等。  相似文献   

6.
志愿者在国际上和国内均有较为明确的定义.这些定义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存在差别,但有两个基本的含义是相同的.第一.不计报酬和利益;第二.所做之事为善事。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显示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在“蒲公英行动“中,也出现了志愿者耀眼的身影.他们主要来自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商务职...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草根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草根志愿者组织中志愿者的来源、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志愿者的自我评价、对志愿者的保障等方面的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了解草根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报告指出,在草根志愿文化蔚然成风的今天,研究草根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奥运志愿者的组成主体,在志愿活动中实践着志愿奉献、感受着参与价值;同时,志愿精神对大学生群体更有着持续影响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后奥运时代,我们应总结和提炼奥运志愿活动所体现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成才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本文以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近年来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的实践为例,全面阐释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使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北京市中小学开始试点《志愿服务手册》教材。《志愿服务手册》教材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的代表,是社会爱心的名片,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已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志愿精神也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人们对于志愿精神的内涵及历史渊源还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论述,保证志愿者服务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3.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不计物质报酬,为他人、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它开启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秉承志愿者精神的大学生从事志愿活动,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宋亮 《教育》2013,(23):17-18
7月22日,"2013年’西部计划、苏北计划’江苏省大学生志愿者出征仪式"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举行。"西部计划"又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计划。与此同时,众多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山村,用自己的行动服务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可以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被志愿"现象进行探究,发现这是志愿主体自愿性与义务性疏离的外在表现,造成疏离的原因在于重志愿服务主体的道义性,轻志愿服务主体自我实现的功利性。故提出自愿性回归的建议,其关键在于培育大学生群体对志愿精神价值的认同,而合理的价值认同是功利性与道义性的统一,只有将二者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使得价值认同真正落地,产生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16.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2008年,中国兑现承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成为一个民族的伟大成就,热情奉献的志愿者为中外来宾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大力弘扬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受到全世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17.
志愿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精髓,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表现出浓郁的时代内蕴和积极的价值,笔者主要剖析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及实践层面上的交融关系。并探索相应对策,将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志愿精神弘扬有机结合,让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志愿精神的行动指南,使公民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齐欣 《中国德育》2013,(7):11-12
志愿者服务是没有任何水分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是徒有虚名的精神,它需要脚踏实地拿出行动,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付出。策划者说一谈到志愿者,很容易想起那些给最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爱心和温暖的人。的确,志愿者是可敬的,他们不计任何报酬和个人得失,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迎接第26个“国际志愿者日”,江苏扬州大学水利学院“90后”青年志愿者日开展主题为“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活动。100多名“80后”大学生志愿者将象征志愿标志传递给“90后”志愿者,将延续“80后”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薪火相传,现场“80、90后”大学生志愿者拼成一个巨大中国志愿者标志。  相似文献   

20.
论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利 《文教资料》2010,(27):207-209
在志愿服务的环境和氛围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认知教育,实际上是在志愿实践过程当中.大学生个体不断力求了解自身的某种内省斗争.以及自我内省的过程,以期对外在物质的“我”和内在精神的“我”达到某种程度的转变或改变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借志愿行动,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从群体、他人、组织或者机构等各方面汲取内容丰富的信息,通过实践,转识成智,不断地督促与警醒自身,以获得人生的新的经验.以及某些不引入框架限制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