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梁海英 《中学文科》2007,(11):161-161
植物的长成,在于栽培;人的成长,在于教育。每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都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引导,后进生更不能例外。在转化后进生教育过程中,因人施教,探索心灵教育艺术,积极化解学生心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南门小学根据《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项活动,实现三个提升”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将德育与学校特色主题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王平 《上海教育》2014,(21):14-17
体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智力发展和健康体魄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扬“健康第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等教育理念的今天,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日益充分的认识,学校体育工作被自上而下地当做了一件大事来抓。2011年7月4日,上海市召开了首个“学生健康促进大会”,率先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宣布启动“学生健康促进工程”。近几年,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使命感和责任感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目的是我们共同携手,更好地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8月4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贵州省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表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的本质就是刨设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是潜移默化、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将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3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京与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庄严承诺。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爱因斯坦在《给妹妹的信》中说过:“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近年来,学校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创设好氛围、抓实主阵地、注入新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学校针对这种现状,通过开发一系列校本课程,逐步推行健康成长“2+1”工程,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目的是要让受教育者整体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完善自己,提高专业水平,树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及时反思,提升教学能力等几个方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本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素质,家庭的环境,都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是孩子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塑造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人生关键的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12.
柯炳嘉 《师道》2000,(8):71-7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我校几年来在努力摸索促进社区综合管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的路子,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少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浓郁的校园文化对陶冶他们身心,激发他们奋发向上,有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几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加强科学的管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推动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每逢新学期开始,我都会要求学生自备一本足够厚的精装笔记本,为学生建立起成长档案。要求学生每天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当天在学习、思想、纪律、劳动、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及周围发生的对自已有影响的事,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一下自己的收获、失误及感想。每周交给负责帮教的任课老师评阅一次(把学生按任课老师数平均分组,每位老师负责一组),  相似文献   

17.
盂宪光 《陕西教育》2011,(11):14-1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要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抓住有利时机,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让快乐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方霞 《现代教育》2014,(10):83-83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思想品德和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希望的样子。其实,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德育活动不能回避学生的主体要求,即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一、个性德育的内涵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逐渐被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接受。对于什么是"个性教育",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明确提出了“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建设优美校园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环境是指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及人际环境,,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挖掘校园环境的美育渗透因素,建构优美校园环境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现美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构建优美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审美体验的平台建构优美校园环境这一审美体验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清新.整洁.文明的环境中,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和形成正确的生活追求,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