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扬帆启程,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十分强调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科教学活动也因此而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笔者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各科之母",在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潜能,提升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语文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和"相得益彰"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虽不是专门的德育工作者,但语文学科应是德育最好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语文形式的学习必然和语文内容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工具的掌握同思想的提高一致起来.语文教师则可通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各个环节彰显、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的品德,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本文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孙晓燕 《学苑教育》2019,(11):23-23
教书和育人不可分割。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所有科目中最为基础的学科,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习得,也要重视他们精神内涵的提升。本文通过背景挖掘、激情朗读、模拟表演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以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道德教育培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5.
6.
《考试周刊》2019,(A5):55-56
教育是从小抓起的,小孩子年龄都比较小,对事物的辨识能力还不够成熟,以至于他们经常会看到啥就学啥,很容易养成不良好的习惯,所以对于小学老师来说,特别是语文老师,他们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起到启蒙的作用,将孩子们引向正途,要弘扬美好道德教育,培养出小孩子们的道德责任感,让他们从小便养成良好的习惯,将道德的观念深深的扎进孩子们的脑海里,为国家提供一批积极向上的花骨朵,以生动的语文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品德的作用,了解重要性,在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好渗透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把语文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汤桂林 《新疆教育》2012,(15):146-147
正在历史教学中,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寻找一份与时代相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应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应用,或者说如何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引下转变教学行为,发挥学科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双基”变成“四基”,其中的基本思想具有重要作用.此处,基本思想与数学思想意义重叠.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教学与另外三基不同,其更多地以缄默知识的形态出现,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起着隐性的支撑作用.因此,数学思想重在渗透,重在“悟”.数学思想的渗透需要教师对思想、数学思想的概念理解基本到位,需要在常态教学中以实例的方式进行研究,数学思想与数学素养及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密切相关.常态教学中,用“润物无声”来描述数学思想的渗透具有形象性,能够引发共同认知.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6,(26):67-68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学到生存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大都蕴含着很多为人处事的哲理,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点拨,渗透德育教育,以使德育之花在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德育渗透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思想政治教师一直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德育与教学的内在关系、知识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方法、教学的情感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就初中历史课渗透德育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历史教学应培养爱国主义,维护族团结.弘扬中华美德,要与德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使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不倒旗帜。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此时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思想教育性强,教材内容丰富,所以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学科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除此之外,初中历史教学要把爱国主义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最终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为祖国现代化事业而奋斗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赵琴霞 《考试周刊》2013,(89):97-97
在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何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初  相似文献   

17.
朱艳 《考试周刊》2012,(43):41-42
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与教育,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入手,学习我国人民追求解放、反抗侵略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我国的科学文化成就以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阐述历史史实和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和我国国情的理解,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思想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渗透,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纵观目前农村完中,各学科间几乎达成了默契,即以题海战为主体,用每次测试出的分数作为调节教学的内容的杠杆,评价教学成败的唯一依据——各学科的高考成绩.以此为导标,各路“诸侯”统率千军万马蜂拥“独木桥”的惨剧屡屡发生,为升学而教与学成了无声的宣言,万般无奈的教学陷入了奇妙的怪圈,忽略了教学中那至关的一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德为本”,当务之急,必须忍痛割让“一点”爱,彻底打破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应试教学的现象,置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于教育的首位.毋庸置疑,对学生灵魂的塑造是项巨大的工程,来不得半点疏忽,急功好利更是不行的.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必须正确对待这项伟大的工程.文能载道,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让语文学科做个马前卒,窃以为“精雕细琢,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方法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那么具体渗透于哪些范畴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的所有途径中,“学科渗透”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背景、和谐、差异性、成功、主体性和保密性六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