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以课程统整为载体,让课程标准从天上落到地下,这个课题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核心领域,带动了教师对教育核心的思考和行动。启新小学创办于1906年,是徐汇区的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梅陇地区,生源是划片招生的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和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教师。2003年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学校综合实力长  相似文献   

2.
柯长瑜 《教育》2015,(10):35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进入的第一所学校,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游戏和朋友。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玩、玩出朋友、玩出名堂,是影响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幼儿园的管理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游戏让我们与孩子共做童年梦如果说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水和养分,那么游戏精神则是幼儿形成习惯、产生兴趣、获取知识的种子。如果说种子发芽需要好的生长环境,那么从游戏到形成游戏精神也需要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作为教育者,如何让种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是每一个教育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的职业教育令人担忧:中职学校招生数连续两年大幅滑坡,生源衰竭,师资匮乏,形势严峻。如何尽快摆脱困境,把中职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邀请部分重点中职学校校长就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座谈。其目的是让我们共同思考、共同探索、共同实践。以下是座谈会的内容摘要。  相似文献   

4.
王云  祝燕芬 《上海教育》2001,(15):52-53
我校位于宝山区昊淞镇淞兴路东首。原来这条素有小南京路之称的小街,如今响应市政城市规划对吴淞老街的改造,大多数居民的搬迁,必然影响我校生源;学生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也给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我们认真分析、思考着:要全力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关键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正向合力,形成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家庭氛围,必须创建学习型家庭。因此,我校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让读书活动走进家庭”,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协调学校与家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中学是一所拥有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业绩的老学校,1985年曾经被国家多部委评为“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模范”。但上世纪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学校的发展逐步落入低谷。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逐年下降,社会声誉和教育质量持续走低。如何为这样一所老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是笔者调任该校校长后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坚持用科学管理理念指导办学,可以使这所老学校挣脱传统的束缚,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重新塑造学校的新形象和良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6.
郑文 《教育》2008,(8):5-5
“生源战”已成为目前一个较为严重的教育问题。一些学校为争夺生源,竞把“生源战”作为“生死战”来对待。“生源战”何以如此猖獗?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22)
"生源战"已成为目前一个较为严重的教育问题。一些学校为争夺生源,竟把"生源战"作为"生死战"来对待。"生源战"何以如此猖獗?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校地处农村.生源绝大多数是农村孩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作为农村小学的校长.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这些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提出了“优质教育平民化”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9.
金州新区滨海学校坐落在大连市大孤山半岛上,学校三面环海,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美丽的海洋环境滋养着滨海学校的师生。海洋已经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如何让海文化真正成为渔家孩子成长的宝藏,我们在办学中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素有“东方鲁尔”美誉之称的沈阳,有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以英雄命名的学校——岸英小学,学校以“传承英雄文化,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诠释。2000年11月25日,“岸英中队”成立;2003年,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岸英小学”;2007年初,岸英小学与令闻一小合并,成为现在的岸英小学。面对新形势,新任校长马丽娜带领着团队开始了学校特色引领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让岸英精神跨越历史长河与新世纪一所普通小学的办学提升之路共鸣,成为学校的精神标识。那么,岸英与岸英小学之间有着怎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发展受到生源的影响,再加上家长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希望孩子读高中上大学,势必造成目前的生源数量日趋减少。作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中职学校,需要在招生时改革创新,制定对策,促进中职学校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接手的班级,生源欠佳,还是组合班级。这是学校对我的信任,也是巨大的挑战,用教育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让孩子每天进步,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3.
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为他出谋划策。因为那是一个成人的思维和想法。家长的预见性会让孩子丧失很多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机会。我们可能会避免让他们少走弯路,少经受挫折,我们会用经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可是经验是我们的并不是他们的,我们要教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在一个充满同龄人压力的社会中,教育孩子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是非常危险的。这会造成孩子只会依赖家长指点而不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公办学校,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学生学习基础、家庭教育环境落差巨大。面对这种情况,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需要一种能够引领师生成长的理念与文化。基于这样的校本实际,我们提出了"交互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让每一个孩子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是教育的美好境界,也是当今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念。就学校而言,实现教育均衡需明晰三方面内涵:一是有教无类,让每一个孩子获得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尊重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二是各尽其长,让每一个孩子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均衡是相对的,而不是整齐划一、抹杀个性的绝对均衡,只有在发展机会均等基础上的个性张扬,才能实现生命意义上的真正公平;三是教育均衡不是低水平教育,而是具有厚重文化积淀的优质教育,只有明确这一点,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源流失或择校的"白热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现代学校管理的再思考和再认识 我们也许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把学校办好?家长和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学校? 有一位诗人说,"走得太久了,以致忘记出发时的目的地."这无疑说出了多数学校的现状,顺从社会、迎合家长,学校的价值观、校长的教育观无意识地被屈从和迎合的逻辑所挟持,用结果大于过程、显性重于隐形的管理思维和手段办学,从而导致学校特色匮乏、学生个性流失、学校如工厂、学生如产品的结果.在不断地反思中我认识到:学校要抬头走路,教育要回归原点,教育的原点就是教育的"根",即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应该体现一个"小"字,把小学当小学办,把孩子当孩子看,让校园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真正让师生体验到育人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快乐健康地成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设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学校倡导大社区观,把海淀区乃至北京市都作为自己的社区。近两年,依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有条件的地方创办了寄宿制学校。张掖市甘州区的大成学校就是为促进教育改革和甘州新区的发展而新建的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张掖市的各个乡镇或城区的中小学校,这些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带有一些陋习,需要老师对症下药,一一摒除。一、大成学校现有寄宿生生源现状分析1.家长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或是根本管不了孩子,让孩子寄宿交由老师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阅读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和老师,希望孩子多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的确,阅读不仅关系到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甚至还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家长和老师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们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文化孕育可持续发展随着校舍设施的完善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6+1类型的独生子女比例增大),还有留守家庭子女以及高中基本普及后生源总体素质相对下降等,很多学校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和不断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师队伍,学校要解决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的矛盾,让我们的教育无愧于历史和未来。当我们对学校的传统和现实以及发展着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时,我们自然地会把文化引领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