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玉翠 《教师》2013,(36):33-33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这样的评价搞得学生一头雾水,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引导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相似文献   

2.
许储铭 《现代语文》2011,(2):136-137
“文不对题”即文章对不上题目,这里说的是学生写的作文与作文题目的要求不一致。作文教学要不要讨论“文不对题”这个问题呢?且看一段描述:  相似文献   

3.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作文的被动状态,老师不布置是绝对不会写的,老师一布置则皱眉呲牙抽凉气,作痛苦状。待作文本收上来,又不难看出,是应付之作,写完后,学生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塞给老师交差完事,这就是“要我写”的表现。作为一种思维劳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作文是不可能写好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作文教学,“两无”现象害苦了我们的学生。一是习作教学的无“序”,或者说习作教学“序”的不明晰以及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随意性让学生吃了为习作而习作的苦头;二是课外积累的盲目无“的”。多读书固然是好事,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者人读亦读的现象也让学生难以找着阅读的“北”,所以读和写的成效都不大。低年级孩子也一样,如何完成五万字的阅读任务和有效的写话练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低年级,由于侧重识字教学,而忽视了作文的早期训练,这给中年级作文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降低了中年级学生作文的兴趣。如何跨好作文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作了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调整,变以往“用词造句”为“写话”,并明确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或捕捉写话的情境,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错误。愿写、乐写,是取得写话成功的根本。而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根本”之关键就在——“趣”。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特别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怎样才能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呢?我在作文“写真”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吴德军 《辅导员》2009,(17):32-32
低年级的作文学习,概括说来,一个“会说”,一个“会写”。“会说”指会说清楚话,让别人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会写”则是把要说的话运用一些简单的题材形式记录下来。那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写好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一、作文指导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 ,其思想认识、性格特点、生活阅历、观察方法、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不尽相同 ,老师要尊重他们的实际。低年级可写一两句通顺完整的话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能要求过高 ,让连一句话还写不通顺的孩子写看图作文、观察日记 ,岂不是拔苗助长 ;中高年级也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初步的说话、习作的基础 ,就详细指导。从审题到选材 ,从确立中心到列提纲 ,从材料安排到字、词、句、段的使用 ,无不面面俱到 ,一一板书 ,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 ,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但这样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提起作文,许多老师和学生都会“望题兴叹”,这似乎成了老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老师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为作文无话可说而束手无策,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于是只好求助各种各样的作文书,学生作文抄袭成风。众所周知,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作文教学“现榨果汁”模式引发“水味作文” 教育容易得健忘症。作文教学尤为如此。现在比较流行的作文教学.都是当场活动,当场作文。阳光明媚的时候,带着孩子到树林里赤脚走一回,就回来写《踩影子》;苇海漾绿的时候,带学生去苇荡里折折小船、风车,就叫来写《绿苇玩具》;  相似文献   

11.
糜荣 《学周刊C版》2010,(2):33-3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要求是“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小学一、二年级,作文教学已经开始起步,这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向发展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时期。那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练习起步习作?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以课文为依托,引导学生多练。只要多练,一定能使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得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下水”思想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文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下水”练笔。他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  相似文献   

13.
快乐     
《辽宁教育》2009,(5):32-32
“六一”到了。 三(3)班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是:如何在“六一”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学生们说:“不写这篇作文就可以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循规蹈矩,效果甚微,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该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求,旧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对学生不再用作文的称谓,低年级叫做写话,中高年级叫做习作。因此,教师作文教学的思路必须尽快转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从“写具体”转向“内容不空洞”   我们有些教师总是喜欢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特别是看重“具体”,对写得“不具体”的习作就视为不合格。可事实上有些教师…  相似文献   

15.
想象习作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感兴趣的作文形式。完成一篇想象习作不难,但是想要写好它,却有一定的难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想象习作的指导困难重重,学生们总有着各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幻想,但在内容设计、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上又经常驾驭不住,好多学生写的想象习作看不懂,或者干瘪无趣。看来,想象作文并不是光有“幻想”就可以的,不只要“架天线”,还要“接地气”,有方法,有策略,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6.
作文能力是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之一,小学低段的提前作文,是高段作文能力的基础。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画写结合”的教学探索,力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科学地、有步聚地开展写话训练。  相似文献   

17.
谈到作文,我们就会想到这样一个熟悉的镜头:学生咬着笔,冥思苦想,写一会儿,数一会儿字数:“101、102、103……”写了半天,数了半天.终于凑齐了教师规定的400个字。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皆怕作文,大有谈作文色变之势。如何化“怕”为“爱”?我认为小学低年级(—、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应承担起演奏作文“序曲”的责任,以写一句话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源头,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开拓思维,做好作文前期准备工作,引领学生自然过渡到“主题音乐”———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优秀作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应学写一句话到几句连贯的话。限于识字量太少,有两种方法可做参考:一是学生口述家长代写或由学生自己用拼音写作,写自己所思所想所见;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嘴里总会蹦出几句精彩的语言,教师应提醒家长及时…  相似文献   

19.
作文难,学生摇头,老师叹气。是什么原因使学生“谈文色变”呢?我认为关键是学生没有作文的兴趣和获取成功的动力。多年来,我在低年级的说话、作文教学中,以说故事、写故事为突破,诱趣导人,激励评价,使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而提高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下介绍的是我在教学实验中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在对低年级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的目标。写话是作文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写话”理解为低年级的作文。那么应如何进行低年级写的训练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