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第五章《乙瑛碑》的结体结体,也称结构、间架、间架结构,系指一字之中笔画之间的联结、搭配和组合。书写汉字,历来都重视结体,古人曾有"一字之法,贵在结构"的论述。结字因字、因体、因人而异,要想安排得体,甚至于称善称妙,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技巧和艺术修养。明代赵宦光在《寒山帚谈·格调》中说:"书法昧在结构,独体结构难在疏,合体结构难在密。疏欲不见其  相似文献   

2.
王立信先生的行书作品《苏东坡·赤壁怀古》,字体端正匀整,结体规范,用笔丰润率意,单字结体方整而漂亮,行笔流畅收放有致,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结字功力。 行草作品堪称书法最高境界。羲之云“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其特点是“艺术性强、变化多、结合难、贵在自然”。但观王立信先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正六、撇画的写法撇画,是隶书的典型笔画。隶书的结体取左舒右展的横势,其左舒的任务主要由撇画来承担。撇画的写法,与钩画的写法大同小异。1.书写步骤如图18-1所示,撇画的写法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1)向右上方逆入。(2)转锋向左下方行笔,行笔时将入笔处藏住。(3)轻顿之后转、送、提。  相似文献   

4.
拓宽书路 再上台阶 郑云章先生写了一幅值得称颂的隶书佳作,它钟情于《曹全碑》,线条优雅,笔画遒秀.结体分背取势,极得隶书结体之要领;正文排列字疏行密,大开大合,文字虽多绝无花哨之病. 纵观全篇,用笔显得单薄和雷同.可接临《礼器碑》,丰富笔道,增加内涵.如能加练篆书,效果会相当不错.另外,“满”字中写两个“入”字比写“四点”规范.  相似文献   

5.
正谢光前书友的行书对联,书写的是李白绝句的后两句。此作书法主要受文征明行书的影响,亦有唐人楷书的影子。用笔比较果断,提按顿挫、钩挑牵连均肯定不疑,笔力较强;落款、钤印也比较妥帖。文征明书法结体平正且常取扁宽之势,故字既能稳重,亦能舒展。此作结体多取纵势,且有的笔画不能舒展,如"轻(轻)、舟、已"三字的结体重心不稳;再者,对联中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比很重要,此作"两(两)"字太大,"声(声)"字太小,失于协调,需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作品概况】《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唐岑文本撰文,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欧阳询楷书。全碑36行,行77字。原碑在宋代已残。有北宋及之后传世拓本数种。【观典赏析】此碑为欧阳询晚年作品,属于标准的唐初正书格调。结体严谨匀整,书法平正清穆,  相似文献   

7.
正第六章《乙瑛碑》的章法一幅书法作品,要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通篇一气呵成,方能成为整体完美的艺术之作。章法,就是整幅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上下左右承接和呼应的方法。与章法相比而言,结体属于一字之内的小结构,章法则属于整幅作品的大结构。章法也称布白,即在白纸上分布黑字。清代刘熙载《书概》中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  相似文献   

8.
正五、偏旁独立,因字立形,生动多变,仪态万方在隶变中,偏旁大合并,由篆书的585个合并为116个。隶变之后,偏旁在隶书里是独立的。不过,因其在字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独立的形式也不尽然。图47-1、47-2、47-3、47-4、47-5、47-6、47-7、47-8"代""宅""字""社""祐""裋""空""起"诸字,偏旁独立,互不相犯,有分有合,有疏有密,相互呼应,整体和谐。从总体看,隶书横向取势,字形大都是呈扁平形状的。但是,汉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概况】《急就章》传为三国皇象书。真迹早已不存,仅存《急就章》石刻。现传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杨政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据宋人叶梦得的颍昌本摹刻的最为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1394字。章草。启功先生所收藏的明拓《松江本》是现存的较好的拓本。《松江本》原石现藏上海市松江博物馆。【观典赏析】《急就章》为章草体的正宗,是古章草的代表作品。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结字工整规范,笔力凝重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  相似文献   

10.
第六讲:斜画紧结平画宽结 斜画紧结与平画宽结,是沙孟海总结出的两种北碑结字的模式.斜画紧结的构字规则,主要体现在“斜”、“紧”二字上,字势左低右高、内收外放,呈现出舒展放逸的审美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横画宽结构字模式,则字势平和,追求宽和肃穆、雍容虚静之美. 先谈斜画紧结.其结字特点是: 一、横画左低右高,呈右上倾斜之势.如《张猛龙碑》之“每”、“盡(尽)”字,《石门铭》之“載(载)”字等.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要使每个人的字写得正确、美观、规范,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法则组织笔画,这一法则就是结构。又称“结体”、“结字”和“间架”。  相似文献   

12.
<正>二、部件习惯上,书法从局部到整体是按照笔法、字法、章法的顺序来讲述的。这里引进“部件”的概念,重在研究笔法和字法之间构成单字的单元。它们可能有读音、有字义,也可能只是两画以上没有读音和意义而构成单字的一个元件,但它们的形质是有规律可循的,甚至是“大名品”法帖的个性化符号。(一)分向点  相似文献   

13.
现在谈谈书法形体美中的第二个方面——结体。结体,又称结字、结构。它是汉字的点画间、部位间关系合理的布置,是构成不同书法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书法艺术形体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书法艺术美来说,点画美只是局部美,结体则是由各种基本点画组成的艺术形象,是各种优美、动人的线条巧妙的“综合”,它是汉字的一种整体美。如果字的结体不佳,就很难使人产生美感。三国魏时大书法家钟繇曾批评其弟子的字说:“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钟繇的这段话,已经涉及到书法结体美方面的问题。在书法艺术中,结体是很讲究  相似文献   

14.
摒弃俗写追求纯正涂文治先生的隶书作品基本上掌握了隶书的用笔方法,挥毫驭墨比较熟练。行笔沉稳,笔画舒展自如,尤其是波画、捺画敢于肆展,线条质量较高,具备了一定的书写能力。结体活脱,主笔突出,分背取势,结字毫无板滞之累。正文布局妥贴,字距大于行距,分行布白比较讲究。  相似文献   

15.
<正>“势”,在语言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字,具有哲学和社会学的意义。势的本意是权势,即权柄和势力,延伸的含义有力量、威力等。此外,还指事物的样貌、形状、样式、架势、姿态等,与“形”有共通之意,所以二字组合为“形势”。书法中的“势”,被书家视为“应目、会心、畅神”的重要表现手段。不难看出,如果点画、结体、谋篇、布白等没有势的存在,何以应目、会心、畅神。在古代书论中,字的点画、性情、姿态、字形、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第四讲横画组合一字之中,多横并用,其组合关系亦是临帖中经常遇到的情况。《石门铭》结字扁方,取右上倾斜之势,所以,横画多左低右高,临习时须注意斜中取正,以草作楷,欹侧飞动、飘逸有致。横画组合,首先体现在主、副、余笔的关系之中。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7.
北魏《元桢墓志》是现今看到最早的元氏墓志。《元桢墓志》风格苍厚古朴,潇洒爽利,灵活多变又不失古意。点画用笔外圆内方,棱角分明,点画多为三角形,偶有圆形出现;结体取势左右开张,整体字形多取斜势,跌宕多姿。它引领了"洛阳时期"魏碑的中期式样,开创了北魏"邙山体"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散氏盘铭文》是西周晚期青铜器时代书法艺术高峰的杰出之作。其书风雄浑放逸,结字姿态闲散,章法有自然之趣,应从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方面进行研习。  相似文献   

19.
书法之道在于用笔与结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元代李溥光《八法解》中说:”盖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直,则画无不美,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然结构之道所重者,尤在于笔法之精妙也”。《翰林粹言》也有“得形体不如得笔法”之说。可见笔法是书道的关键,也可说得笔法即得字法,因此历来书家很重视对笔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长横 多用于一字之横担者。起收有方圆藏露之分,行笔有提按快慢之别。如“不”字的上横,中部略按。从位置上,又分上弧横、中弧横、下弧横。居上时皆覆其下(如“不”字),居下时则皆承载其上(如“五”字),中长横对结体起重要架构作用(如“著”字)。从形态上看,有细长横(如“五”字)、曲长横(如“果”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