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一篇课文,大家都说要“依纲据本”,但具体到某一课、某一篇课文或某一部分教学时,却不知如何“依纲据本”。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些问题常常解决不好。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第二段的教学,同样要处理好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开始,对一年级新生要上准备裸,接着就要教注音字母。这里,我把怎样教这两部分教材的打算写出来,请大家指正。准备课部分准备课的教材,在课本上是六幅彩色图。六幅图的题目是:“我们是一年级小学生了”“我们这样上课”。可爱的家庭”“他们在家里做什么”“在果园里”和“在树林里”。估计一幅图要用两个课时教,共十二个课时教完(一星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八个字几乎在每堂语文课上都会被教师使用。虽然教师们很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到了五年级,学生的这种能力依然还未养成。这主要是因为五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阅读篇章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楚课文表达了什么,怎样来表达的,才能教学生真正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教师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的规律”一课的教学处理,引发了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设计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教什么?——教文章出处、教“不如”句式、教“而”“夫”用法、教“地”“非不”“也”的含义、教“中心论点”与“文章主旨”的区别.为什么要教这些?——这五个内容是连贯的、递进的,它依次回答了:文章的出处是什么?“中心论点”句是什么?第一分论点是什么?第二分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这是符合一般议论文的教学思路的.这也是“从大处着眼”确立的文章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教23年,还依然记得刚调入新学校的那一学期,学校安排我教五年级五个班和一年级一个班的英语课,这显然是属跨年级的安排。因此,半期教研组的简报上出现了这样的评价:“田老师本学期教五年级和一年级英语,班级跨度大,特别是长期教高年级的老师,一下子教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学的许多地方都难以适应,但是田老师愉快地接受学校的工作安排……”由此,想到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重高段轻低段”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7.
五年级三班的张老师这学期刚从内地到深圳来,他教书的方法与众不同,特别是教起作文来,一套一套的,那些方法就好像是蚕体内的丝,一缕一缕地被抽出来,怎么也抽不完。这不,今天张老师就布置了一个奇怪的任务,那就是从这个星期一开始,同学们在课余时不能说话,但可以通过比画动作、写字、画画等方式来交往,谁坚持的时间最长,谁就是胜利者,胜利者还将得到一份神秘的礼物呢!消息一公布,全班都闹开了:“这是什么任务啊!”“简直是‘软禁’!”但到了课间,邻班的教室里传出了阵阵歌声、笑声、吵闹声,五年级三班的教室里却静悄悄的。同学们有的看书,有…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无外乎是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怎么教”,指选择什么方法来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侧重于材料的呈现和组织形式。近日,笔者有幸参加教研活动,三次执教《诺贝尔》(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内容)。三次执教,三次打磨,三次提升,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了一些深入思考,逐渐厘清了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推敲》一文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整个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苦苦吟咏、专心推敲的诗人形象。就这篇课文而言,要教些什么,怎么去教,特级教师卢谦以他多年追求的“简约语文”教学,给我们做了生动具体的诠释,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在农村及城市郊区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科,每周课堂教学一教时。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进行这一学科的教学,我们组织了部分小学教师和师范教师,参照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旧中国,学校是不重视体育课的。体育、音乐、手工、美术四门课叫“小四门”。小学教师被人看不起,小学教师教这“小四门”,就更被人看不起。我是学师范、学当小学教师的,当小学教师基本上是什么课都要能教。1921年,我初到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当时的女师附小),领导叫我除了教数学、写字等课以外,还叫我教三个班的体育课(五年级两个班,三年级一个班)。我没学过教体育,对领导说:“教体育课我不怕累,就是不会教。”领导说:“慢慢学,  相似文献   

12.
父亲教儿子认字,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急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是什么?”“哇——!”儿子吓哭了,“还……还有小鸟……”头顶上是什么!231490$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新民小学五年级@蒋春风  相似文献   

13.
括号的启示     
谁不认识“( )”!谁不认识“[ ]”?然而,这两个符号在小学语文书中表示什么呢?特别是用在汉字后表示注音时有什么区别呢?以前,我在教语文时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它。这次教三年级语文,却遇上了这一问题。刚开始,我不以为然,教学时也不外乎让学生查查字典,努力读准字音,掌握字义结构,学生学会了,也就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哪里想到,在新编小语第五册  相似文献   

14.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1956年下半年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在初小学习算术用的课本都是新课本,他们的知识基础与以前各班五年级学生比较起来,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所以要教好这班五年级的算术,在教学时不走弯路,弄清这班学生与过去的五年级学生的算术知识有什么不同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先就与高小第一册算术联系最密切的初小第七、八册新舊课本的有关部分提出来谈一  相似文献   

15.
答读者问     
问:小学二至六年級教学汉語拼音字母,釆用什么教材?各年级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安排在什么时間教?(綜合读者问) 答: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曾編写了“初级小学汉語拼音字母課本”和“高级小学汉語拼音字母課本”两本教材,是供小学二、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教学汉語拼音字母用的。在小学,教学汉語拼音字母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文,既无华丽文采,也无动人情节。这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呢?钟友军老师从表达的角度设计了教学:(课始,学生对比读四年级《说勤奋》和五年级《谈礼貌》,寻找文本表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生:两篇课文都是先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从一年级到现在,教过我的老师有好几位。最让我难忘的是五年级时的语文老师——谢老师。谢老师三十多岁,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他“与众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听我说两件事后你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育报刊,我们能看到“‘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分析,也能看到“‘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阐述。哪种说法正确?一时难辨。其实,这是非左即右、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化的对立思维方式。“教什么”,  相似文献   

19.
教二年级     
小学三年级某班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同学,但是要他静下来听课却很费劲。一天,他对老师说:“我懂的东西够多了,没有必要继续读书了。”老师说:“噢,真的?你只读到三年级,打算做什么?”这位同学答:“我教二年级。”教二年级@丁丁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由于理性知识比较缺乏,课文中有不少知识对儿童来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甚至有些可言传的也远不如读后收到的效果好。我在教四年级语文时就有这样的体会。在讲读第七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的第一节时,我采用教者和学生串读的方法。我读“八年来,您……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是您……可是您……我们还记得……”省略的部分学生读,读后再对调角色读。读完后我这样提问:“你们读了这一节,有什么感觉?”同学说:“几件事连起来写,读起来顺口。”“读起来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