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必要的,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类认识史发展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可能的,马克思科学形态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内容和思想理论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具备了客观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需要思考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问题,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问题,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化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开展以来,国内学者也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归纳起来看,在理论层面突出地体现为三个方面:对异化概念的理解、对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内涵特质的诠释。这些研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回顾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提供理论养分,而且也能为我们深刻剖析现代社会、反思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哲学发展史上,各派哲学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但均具有其合理性,当然也存在偏颇的一面.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明晰的梳理.这对我们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的时候,有些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怎样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以前一切旧哲学的终结:又如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机械结合,而是哲学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这确实是需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以及如何学习它的问题。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物质结构问题,只关系到“物理世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物质分割有一定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不能再行分割;“物质无限可分论”的观点,不论在实际上或理论上都是不能成立的,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因为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在物质结构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 哲学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发展方面的论述,对哲学现代化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创造进入“系统化时期”的两部重要著作《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中的有关论述,试析恩格斯关于哲学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 2 0年多年来 ,伴随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在不断向前迈进。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科学进步 ,既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动力和机遇。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急实践之所急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理论战线上笔耕不辍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原则的基础上 ,对社会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积极的理论回应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产生了大量的新成果。及时反映这些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百年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边缘成为主流.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成果.这个过程,既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伟大成果诞生的过程.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防止马克思主义哲学再度边缘化.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编写种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成为一种哲学盛事.如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形成了由体系建构转向问题研究的趋向.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已不再引人注目,教材的编写按照以往的方式已不能继续运行,也无益于增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深入发展.现在,更为需要的是适合于理解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新原则、新观点和新方法.但问题研究也会反过来推动体系建构和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等问题。而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直接关系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十九大精神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教材、教学、教师"三位一体"出发全面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从学科、层次、年龄三方面构建起梯队衔接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优势特色学科;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者一般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邓小平理论的作用,即邓小平理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诞生、形成、丰富和发展,本文则探讨邓小平理论自诞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哪些作用。本文认为,这些作用可以概括为三:第一,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二,邓小平理论以其哲学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邓小平理论对于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哲学的起点和终点刘继岳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涉及到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重大问题,例如,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就是讨论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而从已发表的大量观点看来,这个问题明显地关系到哲学的起点和...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来理解和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把实践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随着当代科学和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沿.因此,面对当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具有全球视野、未来视野和全人类视野.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毛泽东关于应用哲学的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具体实践问题的一个创造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的一种具体途径和表现形式。这些思想在过去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过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今后党的实际工作也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高度统一的。但是,在这个统一体中,二者又有着各自相对独立性。侧重对方法论进行研究,必然形成一定的应用哲学思想.毛泽东的应用哲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具体运用于研究中国实际情况,从而转化成各领域一系列具体指导规律的科学思想结晶。“指导规律”这个全新概念,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提出来的,也散见于其他科学著作中。毛泽东阐述“指导规律”时是与方法即“怎么做”联系在一起的,是讲方法即“怎么做”的客观内容与本质问题,这就是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学术界以往对毛泽东哲学属性的研究,侧重于分析毛泽东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强调它的马克思主义性质较多,认为毛泽东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无疑是正确的,对于坚持毛泽东哲学的根本属性,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对毛泽东哲学的歪曲和纂改,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毛泽东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重视不够,因而对有关毛泽哲学性质的种种疑问,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在八十年代兴起至今仍历久不衰的文化反思大潮中,人们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毛泽东哲学的理论来源只是马克思主义,还是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所谓“一源说”还是“二源说”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毛泽东是反传统主义者,毛泽东哲学的产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是纯粹的西洋“舶来品”,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是所谓“文化断裂论”:有的人认为毛泽东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儒学诠释,是一种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外衣的中国历代政治哲学的现代翻版,这就是所谓“引儒入马论”,如此等等.要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不能不全面地研究毛泽东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存在着一个重要关节问题.正因为关照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五个重要关节,<实践论>、<矛盾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上实现了学术性、现实性与通俗性的高度统一.但是,这些重要关节中尚有三个不为人们所注意或者注意得不够.一是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二是领悟辩证智慧;三是感受意义以至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关于现代化进程的探寻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依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关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观点;邓小平依据中国情况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而这些论断都很难从马克思、恩格斯或者列宁的哲学著作中找到直接的字面依据.但实践的发展证明,毛泽东、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而且惟有这些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本文将围绕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寻觅、探寻和拓展,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邃、宏大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教育观大众化是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呈现的一个新兴领域,同时也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问题.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思想大众化以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主要依据.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思想大众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大众愿望诉求.从辩证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思想大众化紧密衔接哲学大众化是否可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史观则直指教育大众化的可能性、路径以及指向等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生动的实践问题,既需要理论维度的艰苦探索,也需要从实践维度加以研究.人们对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有效传播、运用、创新等关注的相对较少,也缺乏这方面深入的发掘和总结.这种状况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和推进难以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全面的传播和不断的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衷和落脚点,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实现了中国化的重要标准.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存在的理论源泉和生命力之所在,而中国当代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坚实基础和植根的沃土,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扎实推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根据和必要条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并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说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和确立的依据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的说明 ,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作用的分析 ,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