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文学领域表现出色,而对于浪漫主义小说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苏耕欣主编的《英国小说与浪漫主义》对于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有很高的学术信息价值,它深入揭示了浪漫主义小说家在过渡时期经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更迭所带来的不稳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而造成小说主人公地位的互换或命运的逆转.该书是一部结构清晰、内容独特新颖、学术价值高、可读性强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
阎连科以小说名世,喜读其小说者,多半熟悉他的《坚硬如水》《日光流年》和《受活》等作品。不过,当他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写出《我的现实我的主义》和《发现小说》等理论著作时,我看到了一个小说家之外的阎连科。对阎连科而言,发现小说,其实就是发现  相似文献   

3.
陈小红 《出版广角》2017,(24):82-84
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2666》由五个看似独立但又相互牵连的部分组成.其文本体现了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却没有陷入后现代主义的过度消解中,很好地找到了严谨和张狂的平衡点.小说有张力,可读性强,让读者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重新建构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小说理论相比,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西方经典叙事学从文本外部转向内部,致力于叙事作品的结构形式研究。鉴于这种片面关注叙事作品形式而忽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联的倾向,8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将注意力转向了意识形态研究。但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轻视作品艺术规律和特征的做法也会使文学研究受到极大伤害,于是,人们开始再度重视叙事结构和形式的研究,并认为叙事作品的形式审美研究与历史语境的研究不应当互相排斥,而应当互相补充。这就是后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促成了叙事学在西方的复兴。在后经典叙事学研究中,有的学者关注一般结构形式,有的学者关注具体作品分析,但构成后经典叙事学主体的则是“理论十批评”,即借鉴、改造和新建叙事结构模式.将之用于叙事批评,而在这种批评中人们也有意识地将结构形式研究与意识形态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解读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中,长篇小说《深圳往事》以其独特的视角传达出时代喧嚣中的个体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个性化的改革开放史。  相似文献   

6.
《匹克威克外传》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匹克威克与金格尔的矛盾为主线,讲述匹克威克与其信徒们在英国漫游的经历,最终以金格尔的幡然醒悟为象征,揭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主题.小说的柔和笔触和喜剧手法,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被故事情节所流露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匹克威克外传》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主流文化界的关注,具有重要的出版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可 《兰台世界》2007,(20):51-52
笔者通过对所选用的史料、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文中使用了微观史学的方法的结论,并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社会生活剧大热,《小欢喜》《都挺好》《安家》等引起观众的热议,这些剧展现了当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密切关注的种种社会问题.本文从现实主义美学出发,探讨近年来社会生活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以及呈现的艺术的本质世界和艺术创作者的心灵之灯.  相似文献   

9.
胡彦岚 《视听》2021,(6):76-77
扶贫剧《山海情》将镜头聚焦于曾以苦瘠甲天下闻名的西海固地区,植根于新时代下农村发展新面貌的真实社会土壤,充分调度现实主义影像表达手法,镜像式呈现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农村发展史诗,既反映了脱贫攻坚事业的累累硕果,又展现了西北风土人情和乡村社会百态,这样一部流露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佳作为以后的脱贫题材剧做出了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10.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最优秀的小说,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海明威认为现代美国文学"盖源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同它媲美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及其在美国文学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无论是从它的人物刻画、语言艺术价值还是思想内容来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  相似文献   

11.
赵倩 《出版广角》2016,(8):92-94
文学创作中,记忆促成了小说整体叙事功能与手段、现实性与生成性互动。记忆既是文学创作的源头,也是叙事的推动力,是一种充满结构与叙事双重动能的全新形式。勒克莱齐奥《寻金者》借助记忆进行主题性叙述,实现了叙事的整体艺术效果。作者超越客观的描述和对记忆忠实的回溯,试图摆脱时间对记忆和回忆的束缚,让时间与记忆一起成为带有生成性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电影,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近年来,聚焦社会现实的电影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这与它展现的故事背景——校园欺凌,有着莫大的关联。本文以《少年的你》为例,通过对影片中展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从教育、家庭、法律三方面来探究电影《少年的你》中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究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跨界生存与跨文化传播现象从古代社会就已开始,不过没有形成当今世界这般广度与深度。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文化混合、文学混杂、媒介融合等现象越来越多,形成不可阻挡也不可忽视的文化趋势;而文学界的跨界生存与跨文化创作现象尤其明显,突出地表现在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身上,如1990年墨西哥诗人帕斯因"成功地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的文化、西班牙殖民者的文  相似文献   

14.
杨红  周航 《新闻爱好者》2011,(24):142-143
张伟明的中篇小说《卢树的月光》(载《作品》2010年10月下半月刊)是现实与诗意的,是张伟明式的。卢树是小说的主人公,"月光"是他家那匹马的名字。小说的情节发展其实十分简单,但始终能让读者浸泡在一种朦胧的、诗意的又搁浅在现实的氛围之中。卢树是一个仍在  相似文献   

15.
韩东是一个文学马拉松的绝佳选手,从他在文学上的起跑算起,到如今可能有近30年的时间了。而且,他还在拼命跑,丝毫没有松懈、没有要放弃的样子,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春蚕》两个版本的改编电影的叙事空间的分析,以及与原著之间的比较,发现原著比较真实地表现了当时江南农村的生活及其困境,而1933年的《春蚕》在情节上十分忠实于原著,以及创作者对江南农村空间的诗意再现赋予了影片浪漫气质;2007年的新版改编给原著注入了新观念,却无法忠实再现上世纪30年代的江南农村。  相似文献   

17.
刘领 《出版广角》2018,(2):87-89
2017年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成名作《远山淡影》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的基本风格,即模糊叙事和记忆书写.在《远山淡影》中,不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不可靠记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石黑一雄的小说中,叙述者往往通过不可靠记忆忏悔自己的过错,这让"私小说"有了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小说形式与政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常被人们简单地看成相互对立、水火不容,但是《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这部著作却慧眼独具,发现二者之间更为复杂的、隐蔽的关系。这部著作主要研究了卡尔维诺、昆德拉以及三位拉丁美洲作家(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在深入分析小说文本的基础上,著者指出在他们小说形式探索的背后,恰恰都充满着强烈的哲学的、政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故事没有复杂的矛盾冲突:杨槐、伏生和香草的父母都是东北深山的猎户,三家有着深厚的情谊,后来香草的父亲死于打猎意外——猎枪炸膛。九一八事变后,三家从东北迁到冀中山区,杨槐和伏生都参了军,伏生参加的是国民党军,杨槐参加的是八路  相似文献   

20.
1918年,即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年后,海明威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下,怀着民主理想愿望,奔赴欧洲战场。作为红十字会一名司机参加了战争,身中两百多块弹片,遭受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战争严重摧残了海明威的身心。炮弹的炸裂声常回响在他的脑海里,其影响之长、之深远以至于直接导致他失眠、痛苦。他厌恶、逃避甚至诅咒战争。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不抱希望,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甚为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