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走向法治的背景下,高校治理中的法律问题逐渐凸现,特别是对高校惩戒学生行为的司法审查问题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处理好“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高校治理关系、“大学自治”与司法权关系的前提下,应建立起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以保障学生免受高校惩戒行为的侵害;在综合考虑高校惩戒行为的主体、权力的属性、事务的性质等诸种因素的基础上,应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间选择合理的司法介入方式.  相似文献   

2.
许杰 《职教通讯》2015,(11):33-34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推进依法治校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意义,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江鸿波  祁明 《中国德育》2011,(1):79-81,93
近年来,随着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注重依法办事;同时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与学生相互之间的纠纷与案件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如何既保证学生的权益,同时也能实现高校的权益,促使学校和学生双方关系更加和谐,成为当今高校管理者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事务有关法律关系分析出发,探讨如何依法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校就是广大师生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遵循法治的基本原则和法治的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学校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行事,保障教职工的各项权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学校和教职工以及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首先是学校和教师间的关系。现在学校正逐步推行聘任制,聘任关系是否是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呢?目前不是,但随着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将来应该规范为一种受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其次,教育是一种服务,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间的合作关系。以上这…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与教师之间法律争议案件持续增多且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如何明晰学术聘用法律治理的框架和原则,开始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学术聘用的法律治理均旨在厘清高校与教师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分别形成了以公法框架与合同框架为基础的法律规制体系。为回应两种规制传统的局限性,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大学人事法制变革中的公私法交融趋势日趋明显。由此,公法干预与私人自治两种规制理念,均在学术聘用的法律治理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展望未来,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捍卫学术自由权利在大学人事法制中的基础性地位,重申学术聘用有别于其他领域雇佣的特殊性,以更好地保障高校教师的职业安全与创新自由,是学术聘用迈向良法善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指大学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具有法律框架下的自主办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由学术下的教授治学、民主程序下的科学管理等特征。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权力的泛化和学术权力的弱化问题。在政府给予大学充分自主权的前提下,高校应该重视学术力量的回归,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重视系统内体制机制创新,以形成和谐的现代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王佐1、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生产一线的后备军,其法治理念不仅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国家法治化、现代化的进程。近年来,高职院校暴露出的学生违法违纪甚至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反映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基本的治国方略、治国体制,具有丰富的、确定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基层民主建设是依法治乡、依法治村的生动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不断出现的高校与学生纠纷中,高校校规的规定经常成为争议的焦点.本文集中讨论了高校校规的法律性质和效力,认为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有关高校权利的规定是确认而不是创设了高校的校规制定权.高校校规在本质上属于大学的自治性规范,但是出于对学生公民权的保护,高校校规也需要接受国家的监督.基于我国现有法律并结合典型案例,我国目前对高校校规进行监督主要有三种制度途径:备案制度、申诉或者复议程序、诉讼程序.文章进一步提出,国家在对高校校规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合法性监督与合目的性监督;对学术性事务的监督与对行政性事务的监督;实体性监督与程序性监督.  相似文献   

11.
一、依法治国与司法公正的含义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 ,第一次明确而完整的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基本含义是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话说明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客体是国家事…  相似文献   

12.
发端于上世纪末的学生告高校的诉讼浪潮,于今日丝毫未有减弱之势。这一浪潮对国家、高校与学生的传统关系定位形成不断的冲击,同时引发新的法律关系的萌生。本文将据此尝试厘定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探究高校法制的进路,同时对大学自主性与法律保留,司法对学校的尊重与干预的平衡进行考量,以期于浪潮中求得些许和谐。  相似文献   

13.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是行为习惯、良好社会公德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法治观如何将影响到中国社会法治建设的进程。良好的法治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是现代化法治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法治观的培养是西藏高校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重要的任务。西藏高校法律通识课程是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有效课堂,完善法律通识课程建设,必将有益于西藏高校大学生法治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浅析“以人为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高校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依法治校”原则的缺失.要真正的实现高校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在具体的工作中贯彻“依法治校”原则.我们主张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除了要按照国家法律调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用法治的原则处理学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还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必须通过情感的作用,运用情感的手段着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促使自我影响机制的发挥。使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逐渐分离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法治进程中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与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适度干预与调节可体现为“大家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为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奠定了基础。它有利于协调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实现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整合,从而促进法治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是依法治校,首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厘清大学生权利体系是高校尊重和保护大学生权利,构建和谐的高校与学生关系的前提与基础.在高校与大学生复杂的法律关系中,大学生权利并非是一种单一性的权利,而是基于一般行政法律关系、内部行政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中构成的复杂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首先意味着管理者要守法,使高校学生管理正当程序化,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原则。文中首先澄清高校管理中的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1]历史经验表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方式。政府是治国理政的组织载体,担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权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因此,坚持依法治国,首要的是"政府法治",政府法治的目标就是建立法治政府,使政府依照法定的程序,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确保行政权公开、公正、透明和统一。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法治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基地 ,大学毕业生将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使他们树立法治意识 ,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依法自律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困惑与法治教育重构和强化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调整我们这个社会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必修课 ,是关系到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接班人的重要课程 ;而《法律基础》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是否重视《法律基础》课教学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必将影响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高校法治教育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法治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举措。民法典可通过“三切三进四处理”形式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即以“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关系”“维护法律权威与提高法治素养”三个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三条融入路径,通过处理好民法典教育与普法宣传、民法学教育、宪法教育、大思政课四重关系,完成法治教育大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