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末带女儿去朋友家吃饭,一犀子坐了十多人。 朋友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很乖巧,朋友让她给我们弹琴。于是我们一群人就边看电视边听小女孩弹琴。一曲结束,女孩子站起来,我和女儿给她鼓掌,说弹得真棒,她妈妈又让她继续弹另外一曲。  相似文献   

2.
一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过掌声,通常都是很多人为某一个人鼓掌,很少有人自己为自己鼓掌。我是一名教师,我听得最多的是来自课堂上的掌声。每逢上到精彩处,老师总会让全班同学为某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鼓掌。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个老师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鼓掌。我亦没有。一天,我们全班同学开展了一次野炊活动,活动非常成功。在结束活动之前,我让同学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他们先是一愣,继而掌声响起来,怯怯的,全然没有为别人鼓掌时那样掌声雷动。刹那间,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生只习惯于为别人鼓掌或期待着别人的…  相似文献   

3.
简单的高尚     
一哲 《良师》2010,(1):16-17
乔基是一位来自新西兰的留学生,他有个奇怪的习惯:喜欢鼓掌。 每次老师讲完课,他都要鼓掌,他一鼓掌,全班同学不得不跟着鼓掌。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完毕后,不论回答得是否正确,乔基也给予掌声。在操场里,看到早起背英语的同学,他会鼓掌;看到清洁工在宿舍楼走廊里打扫卫生,他会鼓掌。有同学开玩笑说,幸亏乔基是个外国人,要是个中国人,有时候肯定会因为鼓掌而引起矛盾。  相似文献   

4.
<正> 词产生之初,因其为歌词,需反复咏叹,又限于篇幅之短小,往往单章未能尽意,故多作联章体。任二北先生改证敦煌曲的联章,有定格联章、和声联章和普通联章三大类。定格联章限章数或段数,有[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十恩德]等。和声联章限两章以上,又具和声,有[散花乐]、[好住娘]、[悉昙颂]等。至于普通联章,则不拘种种,只以词意一章未尽,遂尔多章相联者即是,又分演故事联章与非演故事联章两种,尤以非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掌声越来越多了,“同学们,为他(她)鼓掌”仿佛成了教师的口头禅,有时一堂课中会响起十几次掌声,但却很少见到教师也在鼓掌。有一次听课,我听到一个学生嘀咕了一句:“唉,又要鼓掌了。”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课堂需要掌声,因为学生是需要鼓励的。但“同学们,为他(她)鼓掌”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多的  相似文献   

6.
之一:三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  相似文献   

7.
"人满为患",指的是因人多而造成了麻烦或困难.例如,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被人简单地等同于"人多".对此,笔者以为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8.
IQ大转盘     
有这么一家人,共有5个兄弟。他们住在一起,一起冲凉,一起干活,一起鼓掌……谁少了谁都不习惯。可是这5兄弟中却有4个无法面对面,彼此有什么要关照的,都要通过另一个兄弟来传达。这是为什么?难度:  相似文献   

9.
《鼓掌绝尘》共使用299例动词重叠.在《鼓掌绝尘》中,有的动词重叠可带补语或"着"等助词性成分,双音节动词重叠一律不带宾语,代词作宾语时总是中嵌,动词重叠极少带"儿"尾.单音节动词重叠中,"V-V"格式占统治地位,没有"V了V"格式;双音节动词重叠中,"AABB"格式最多,"AB-AB"格式次多.与同期的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相比,《鼓掌绝尘》中的动词重叠有不少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重章是《诗经》中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段,在重章时相同位置上的实词有时并不按照其本义或通用义去理解,只能大致理解为同一类别的事物、动作或状态。从逻辑学的角度判定其适用范围,并探讨这种现象的成因,大致有三:一是先秦人们初期的审美尝试;二是用诗的习惯;三是教学的需要。这种重章铺陈,变文避复,板中寓活,很好的扩充了诗的容量,为早期的教学活动作了很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掌声响起来     
鼓掌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先把两只手伸出,然后命令它俩使劲相击再相离,这就完成了一个鼓掌的动作。可是,鼓掌有时又是一个挺难的动作,不然为何总有许多人吝啬他们的掌声呢?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青年拉着一只破旧的小提琴沿街乞讨。他拉得十分投入,可拉得的确不是很好,因而脚下的钱币也少得很,于是他渐渐丧失了信心。有一天,他心不在焉地拉着,却发现一位老人正微笑着全神贯注地听他拉琴。青年的眼中流露出惊喜和感激,于是他就聚精会神地拉了起来。一曲终了,他毕恭毕敬地站起身,向老人致意。老人鼓起了掌,微笑着向他翘起大拇指。青年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很受鼓舞,从此在小镇上消失了。五年后青年已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重回小镇,想寻找当年给他掌声的恩人。当他费尽周折找到老伯家时,老人已去世了,更令他震惊的是,老人生前双耳失聪。青年深深地向老人的遗像三鞠躬,深情地拉起了小提琴。其实,掌声的确有巨大的力量,它给成功者以激励,给失败者以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学会给别人鼓掌,还应该为自己鼓掌。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值得鼓掌。后记:文章写得不太好,因为我有些激动。不管怎样,写完后,我还是在心中给了自己一阵...  相似文献   

12.
现在,请你估计一下,在一分钟之内让你鼓掌,你能鼓多少下?请把这个数字写下来. 好,准备一个小闹钟,一起来验证.看着闹钟,发挥你最大的潜能,用你最快的速度来鼓掌,看看一分种内你能鼓多少下. 对比两个数字,你有何发现?有何感受呢? 大多数情况下,在一分钟内,我们实际鼓掌的次数都要比预估的多.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大多数同学(成年人也一样)都有低估自己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知音其实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古时,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钟子期为之喝彩;于是,钟子期成了俞伯牙的知音,"高山流水"也就成为了一曲称颂知音的千载赞歌.  相似文献   

14.
一、活用字词,学习"介绍"师:黑板上有两组词语,谁会念?生:(读第一组)补选愣住亲切掌声师:都念对了,掌声!(生鼓掌)这位小朋友有个好习惯,在上课前就预先读了课文,把生字词都读正确了。这样的习惯叫预习。预习过的小朋友请举手。(生纷纷举手)  相似文献   

15.
一古人使用符号来标点文章,是逐渐形成的。大约在汉以前,古人就创立了用以断句的“·”和圆圈,以及分章划段的“∨”。但是由于我国文字的独特性,它本身就带有符号的作用,所以,人们往往更习惯于以文字自身或文字叙述来代替标点符号。《诗经·关睢》篇后题云:“关睢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说:  相似文献   

16.
《同学少年》2013,(7):23
台湾著名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而我认为,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在人生中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那么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谁来开辟,崭新的天地谁来开创?社会像一个大舞台,站在台上表演的人少,而站在台下鼓掌的人多。虽然为他人的精彩鼓掌,分享他人的成功也是一种快乐,但唯有我们共同创造,让更多人见证自己的美丽,才能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教好高中立体几何第一章,使同学搞清直线平面间的一些基本关系确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同学们长时间学习了平面几何习惯于看平面图形,然必须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来扩大他们的视野从平面中解放出来建立空间概念,只有牢固地掌握了这一章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才有了可靠的基礎,直观教具的使用已得到大家普遍的重视,也确有良好的效果,这里不拟多谈,我愿意将我对这一章的教学情况在这里提出,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8.
红雨 《阳光搜索》2005,(10):53-53
想吃两只脚的鸭就要多鼓掌。王先生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平常很吝啬给人赞美或掌声。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名后进学生极演一道题,这个学生很快做对了,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为之鼓掌。又过了一星期,老师又安排这个后进生做一较难的题,这个学生又做对,又为之鼓掌。这样“刺激”几次,这个后进生继续努力,到期未,成上等生了。生活中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鼓掌:领导同志作报告,先进单位谈经验,晚会上演节目,人们都要报之以鼓掌。这鼓掌除了赞许之外,往往带点“礼节性”的,而这个课堂上的鼓掌,却另有一番含义。首先.这鼓掌凝结着教师的满腔热忱。怎样对待后进学生?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一、用习惯维持一个有成就的人总是有着良好的习惯,有了好习惯会受益终身,习惯不好则成就不了大事。同样,学习语文也需要有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有良好的自学习惯。1.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上课时,允许学生多提问题,只要是不懂的、有难度的问题都可以提,学生还可就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解答不了或答不完整的,再由教师解答或作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