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77名回族中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回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自尊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回族青少年自尊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喜欢大于自我胜任力; (2)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国家认同程度大于对本民族认同; (3)国家认同可以很好地正向预测自尊中的自我喜欢维度.该结果为今后回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听障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59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且家庭支持的预测作用更强;(2)亲社会行为分别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听障青少年自我接纳可以调节中介模型中朋友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高自我接纳个体来说,朋友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低自我接纳听障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为促进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和融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指导青少年教育实践工作,本研究对教师、社工、教育专家、中小学生及家长共1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发现:(1)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积极青少年发展的核心结构。(2)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三个部分;品格由爱、志、信和毅四个方面构成;自我价值涉及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联结涉及家庭、学校和社区联结。(3)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内涵是指健康、充分发展的青少年所具备的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方面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个体与发展情境之间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结果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积极青少年发展相比,既有相似之处,更存在内涵上的差异。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也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77名回族中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回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自尊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回族青少年自尊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喜欢大于自我胜任力;(2)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国家认同程度大于对本民族认同;(3)国家认同可以很好地正向预测自尊中的自我喜欢维度。该结果为今后回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2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与内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外归因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内归因在青年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归因方式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教育的重点,从其个性发展角度来看,体现在人的潜能与环境之间的最适宜的关系,表现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关系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性上。因此,青少年个性的发展是他们不断进行自我验证和自我确认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运用EOM-EIS-Ⅱ(中文版)和青少年群体认同问卷对听障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和群体认同进行了测试,旨在探讨听障高中生的群体认同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群体认同对自我同一性的人际关系领域的影响大于意识形态领域;群体认同对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的影响大于同一性混淆、同一性前闭;过高的群体认同不利于听障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群体认同与自我同一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最后从群体促进个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4名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与学业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及其诸维度,与学业自我及其诸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自由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以及学业满意度对学业自我的发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其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业自我量表与小五人格问卷,对107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其人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高学业自我的中学生在人格上具有高外向性、高宜人性、低情绪性、高谨慎性、高开放性特征;(3)谨慎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特质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情绪性则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中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对其学业自我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编<青少年自尊评定问卷>,探讨2 470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年级和性别特点.结果表明:(1)青少年自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是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关键时期;(2)青少年自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从而可以预测,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功地走完一生。一、青海省青少年自我意识研究的重要意义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的自我的意识,其主要心理成分有:自我认识(如自己对自己的知觉观察、思考判断、分析评价等)、自我体验(如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喜爱、尊重的情况等)、自我控制(如自我动机、自我理想、自我监督、自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377个有效样本建立了其社会支持量表(SSR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可知,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接受到的社会支持有关,而心理弹性在两者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自我价值感(self-worth或self-esteem)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一种弥漫性的影响,也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迈进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自我观念形成并趋向成熟的阶段.研究当前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者采取问卷法,通过对北京市某高中396名学生的调查,探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直接效应模型中,父母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不仅可以直接正向或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还能通过青少年的自尊和学业自我概念对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产生间接影响。父母过度保护则可通过青少年的自尊和学业自我概念对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产生间接影响。自尊与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之间起到了链式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1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以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并存,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和选择产生迷茫和困惑,以致在行为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自杀现象的不断发生,犯罪低龄化趋势等.如何有效地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生命,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解决好自我内在发展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解决好自我生存与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教育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生命价值观影响着青少年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决定着青少年未来的不同发展方向.基于此,呼吁在我国中小学应大力加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阶段是其自我同一性的稳定、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模式)奠定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动力系统与适应的关系.研究表明:1)青少年自我和动力系统水平越高,其适应性越好;2)自我与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利己性利他动机三个因子在青少年适应上具有显著交互作用;3)自我调控、社会自我对青少年适应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对青少年适应起负向预测作用;4)自我、动力系统共同影响青少年的适应水平,其中自我调控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