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各国的语言都具有音韵美。古今中外的诗歌更具有音韵美。音韵和格律是构成各国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这就为中诗英译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音韵学对诗歌的研究从未间断且历久弥新,对诗歌讲求从平仄、韵脚、节奏等多方面发现音韵格律,有力推动了诗歌的创作和鉴赏工作。新月派诗歌作为近代诗歌流派的代表,创作追求“音乐美”,形成了独特的格律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格律在翻译中的传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诗歌翻译中为了更好地再现原作的神韵风貌,以格律形式表现出来的音韵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中英文传统诗歌在格律上是大相径庭的,那么要在译诗中表现中国诗词的音乐美无疑存在很大困难。该文从中英诗歌共同的表现手法入手,对它们在分行、用韵、平仄以及步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格律在翻译中的传达问题。  相似文献   

4.
济慈著名的颂诗《希腊古瓮颂》在学界有着丰富的研究。从格律及音韵变化的角度结合格律研究者Paul Fussell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这首诗进行重新解读后发现,济慈诗歌创作中的音韵格律与其诗歌意义、感官原则、审美观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并起到了完美的融合与烘托作用,展现出了他对关追求过程中的另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论英语诗歌的欣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外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精读教程中出现的英语诗歌为例子,从英语诗歌的格律、音韵、意象等几方面,简要阐述如何进行英语诗歌的欣赏。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诗歌的语言极富有音乐性,主要是由于它的节奏。一首好诗是音韵美和节律美的结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节奏,如汉语古诗强调平仄互协,英语诗歌也有其特有的格律方式。 从“英诗之父”——乔叟(1350—1400)时代起到自由诗的出现,格律诗走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传世之作,给人类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化遗产。因此,诵读英诗时,了解一点英诗格律是很有必要的。 英诗格律主要由节奏(rhythm)和押韵(rhyme)两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7.
押调是彝语诗歌的一个重要格律要素,指的是同一调值在诗歌中的谐调关系.彝语音韵有高平调、中平调、低升调和低降调,同时还有阴调和阳调之分.彝语诗歌的押调分为一句之内的押调,一段诗歌各句之间的押调和一首诗歌各段之间的押调.由于彝语音韵通常只有四个调,所以以五言为特征的一句诗歌中总是可以找到两个可以相押的调,这是彝语诗歌押调的特例.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本文将分析汉英诗歌在诗律方面的特点,并从语言差异和特点方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中国诗歌表达内容的工具,中国诗歌无疑会受汉语的制约,最为显著的,是汉语音韵对诗词格律的影响。中国诗歌也必然对汉语带来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突出地表现在词汇方面。  相似文献   

10.
声律是中国古代对诗或骈文在音韵、声调、格律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诗文表达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诗歌在艺术形式与技巧方面有重要进展,齐梁年间的永明体强调诗歌声律,自觉追求声律。南朝永明声律之说传到北朝,北朝诗歌声律有了一定的变化,直至北齐北周完全接受了永明声律说。本文主要从北朝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入手,探讨北朝诗歌声律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宋代省试、解试多数时间考诗,这类诗内容多以歌功颂德、讽谏献忠、希冀功名为主,有质朴尚理、讲求贴题、音韵、格律等艺术特色,其发展趋向是逐渐经义化,在科举考试中有较高地位。宋代省试、发解试诗及拟作对研究宋代科举考试内容、宋代诗歌及文学风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晏虎 《文教资料》2006,(28):162-165
本文主要讨论了英汉诗歌翻译中的节律制约。众所周知,无论英诗还是汉诗都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都十分注重节律和音韵。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如果能将音系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到诗歌翻译中,就有可能达到最贴切的对等。作者通过比较不同译者在诗歌翻译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指出诗歌翻译中有可能也有必要考虑到节律制约,运用韵式、音步与平仄、格律互译。通过分析无韵体译格律诗的缺陷,指出了音节对应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拟以几首古诗为客体,从主语(人称和数)、时态、措辞、音韵格律、主题和意境等多方面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及其英译方法,从而论证了从模糊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要性以及文中所提英译方法的可行性。诗歌英译不单要考虑其自身的模糊性,同时也要考虑尽可能用模糊性的手段来翻译,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传译给外国读者。  相似文献   

14.
律诗在音韵上的变化,在词藻上的选择,都是按照一定的格律进行的。懂得了这些知识,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对艺术特点的分析,皆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翟翠《声调谱拾遗·自序》说:“不知声者,不可与言诗。”这是很有见地的话。那末律诗是怎样形成的?律诗的一般格律又是什么?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诗学三维度,即意义维度、形式维度和理性维度这一理论,重点结合意义维度中的意象及隐喻,形式维度中的结构框架下的节奏和格律以及结构音乐性下的音韵、叠句,理性维度中的拟声词、控制诗行流速等,探讨英文诗歌鉴赏,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英国诗歌鉴赏实践,以期提高广大英文诗歌爱好者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 律诗,是指古体诗之外的近体诗的一种,即通常说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这种诗歌形式,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因此,语言不但力求言简意赅,将深情精意,寓于寥寥数语之中;而且声调力求音韵和谐,这样才能读之铿锵,听之悦耳。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华章丽句  相似文献   

17.
尹红 《考试周刊》2011,(18):39-39
《咏水仙》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因其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广为流传。为能真正领会这首诗的美之所在。本文从诗的格律、节奏及音韵方面对该诗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音韵格律的视角解析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抒情诗《西风颂》独特的创作手法。在诗中,雪莱展现独特的运用音韵格律的才华,使其作品在音、形、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表达其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借助象征手法赋予西风深层含义,并以西风为载体,抒发自己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9.
新诗形式的探索,应和着新诗运动在20年代已经在进行“诗体解放”。进入30年代后,戴望舒倡导的散文美自由体,鲁迅和中国诗歌会倡导的新诗民族形式,以及新月诗派格律体,三足鼎立,并存、交织发展。抗战后的诗坛上,自由体、半格律占据统治地位;40年代中期以后,民歌格律体跃居主导角色。自由体对建国后自由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其散文化弊端也对新诗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新诗民族形式的探索和发展应予充分肯定,而它对五四后的新诗形式的轻视态度,则是有偏颇的。新月时代虽已结束了,音韵美、建筑美的格律诗风仍然牵动着三四十年代乃至今天的新诗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近体诗写作方面,用韵和格律的标准并不统一,对《平水韵》和《中华新韵》的使用都有偏颇。系统性地回顾中国音韵流变,可以看清其发展的脉络,得出一些宝贵的结论来:中国音韵史是一个走向自觉、在斗争中发展的历史;韵书也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例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对当代实行的近体诗的用韵和格律标准进行了探讨,以矫正用韵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