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走弓背而不走弓弦!”这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后,林彪指责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时说的话。事实证明,四渡赤水,毛主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避实击虚打运动战、游击战,显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是完全正确的。我在看电视剧《长征》时,领悟到走“弓背”与走“弓弦”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学生和老师属于不同的阵营,这个观点在许多老师的心中已经达成了共识。确切地说,我们老师的敌人并不是学生,而是学生的毛病。为了让学生改正错误,免不了和学生“斗智斗勇”。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在“斗争”中获得真正的胜利呢?当学生心情愉快、满怀热情要聆听老师…  相似文献   

2.
寻找汉字规律 寻找规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识字。在指导学生识字过程中, 我也经常依据汉字构字规律,结合儿童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如教学象形字“火”, 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三根木头燃起的火焰,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让学生在字形和图片之间产生联想,在对比中发现规律,从而记住要认识的字。教学形声字“逃”“眺”时,联系以前学过的形声字“桃”“跳”, 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形旁去推测字意—“逃”是要用脚走 ——的,所以是“走之底”,“眺”是远望的意思,所以是“目字旁”。教学会意字“从”,我这样讲:一人前边走,后边一人随…  相似文献   

3.
“回路”,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提出的“在文章中走个来回”的观点中的重要内容。先生说,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阅读,理解、感  相似文献   

4.
校园逸趣     
快吐出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化学分子式,然后问学生:“约翰,你来说,这是什么的分子式?”“是……是……”约翰嘟噜着,“它其实就在我的嘴边……”“那还不赶快吐出来,要知道那是盐酸。”历史考试历史考试时,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这个学生都答不出来。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老师最后问他:“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老师气急败坏地喊道:“克里斯朵夫·哥伦布!”这个学生拔腿就往外走,老师惊奇地把他叫住:“喂,你为什么要走啊?”“对不起,您不是叫下一个考生吗?”拜访耶稣老师在课堂上打了一会儿瞌睡,当他醒来时,他哄骗学生说:“我做了…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解数学题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多数学生只满足于做出解答,不善于找出关键,寻求简便解法;(二)学生对定理、公式、法则等不能灵活运用;(三)缺乏训练,口算、心算、笔算不能并用。下面就本人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面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引导学生恰当处理“走直路”与“走弯路”的关系在解题时,有时要引入辅助未知数,从表面上看,这似乎走了弯路,其实,这正如过河搭桥一样,可以在自找“麻烦”中顺利地“抵达彼岸”。  相似文献   

6.
【编辑观点】课堂讨论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讨论中学生随时都会产生新的思想,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一味跟着学生的思路走,课堂讨论有可能会偏离讨论的目标和讨论的方向。教师的“导”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导”的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失落了课堂讨论的主导权;把握好“导”的方向,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讨论话题时,教师不能“信马由缰”,要巧妙地及时将讨论牵回“正道”;调控好“导”的“度”,当学生的讨论遭遇“卡壳”、“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水到渠成地把讨论引向深入,与学生…  相似文献   

7.
古代教育专著《学记》在讲到教学方法时说:“导而弗牵”。意思是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新的知识,不要生拉硬拽,强迫他们学。好比走路。假如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再往前走,选择哪条路呢?必须找一个识途的人给指引一下才行。没有人指引,我们就会迷路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当老师的就是学生的“向导”。这个“向导”怎么当,大有学问。有的老师,往往不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指点,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硬拖着学生走,你想学也得学,不想学也得学。好比牵着“鼻子”走,那个难受劲就甭提了。  相似文献   

8.
改革后的科学课仍然倡导学生的“探究”和“研讨”。在听很多老师上课时,发现在学生实验探究的这段时间里,教师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各小组之间走一走,偶尔问一问,与学生保持着一段距离。笔者认为从期望学生收集尽可能多的事实现象这一点来分析,教师在学生实验这段时间里最有必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实施一种影响,以促进他们不断有所发现,教师的作用便是促进这种氛围的形成。一、教师要促进探究氛围的和谐和谐主要是指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作为一名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去了解学生。要敏锐地观察他们已经发现了什么,还…  相似文献   

9.
学生要“减负” ,教师不仅不能跟着“减负” ,相反要加压 ,可以说 ,教师是“减负”工作执行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师角度 ,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基本环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真正减轻 ,走一条低耗时、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之路。一、提高备课的效率“减负”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要提高教学效率 ,要求教师首先把握好教学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摸清学生的“底”。“底”即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首先 ,教师担任某班的教学任务 ,就要了解该班学生原有的知…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教”的改革时,不可忽视“学”的实际。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的问题,应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要看到“学”的基础。我们的学生多年来已习惯于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走。有人作了这样一个分析:现在学生有三种状态,一是会学习的,是少数;二是“傻”学习的(不会学,但肯学),是多数;三是不  相似文献   

11.
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梳理、整合,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切不可任由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大致说来,一般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张如江 《现代语文》2008,(9):107-108
刘国正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要追求活。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发你,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课教“活”,使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3.
所谓渗透法,就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教前面的知识时,适当渗透后面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减小坡度。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渗透有关知识。例如,在讲相遇问题之前,就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学生做一些活动。把学生分为两队,分别在操场两边迎面竞走,教师说“走”,两人同时相对行走,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同时”、“相对”的含义。两人碰上肘,教师叫“停”,告诉学生这是“相遇”;接着让学生观察两人相遇时谁走的路程多,理解这是在同一时间内两人各走的“距离”。这些知识恰好是相遇  相似文献   

14.
张健 《新疆教育》2013,(8):38-38
教学质量要提高,课外又要减负,只有向课堂要效率。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教育,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笔者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利用导学案为载体尝试“导课”,让学生都当“演员”,学生跟着教师“导”的方向走,课堂上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明显转好。  相似文献   

15.
一、比较异同教师在分析课文时 ,要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段的运用精当 ,篇章结构的独到之妙 ,人物性格的鲜明个性 ,典型事物的典型意义等内容 ,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或调换课文中字、词、句、段顺序让学生仔细品味 ,或改变典型人物、典型事物的特征 ,让学生反复斟酌 ,或提供另外的字、词、句、段及至篇 ,让学生分析异同。一位教师在教学《荷花淀》中的“夫妻话别”时 ,提供了另外一组对话材料 ,让学生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你走 ,我不拦你 ,咱们一起走。”“我们去打鬼子 ,你一个娘儿们去干什么?不成!”“…  相似文献   

16.
一、鼓励学生做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小问号”意味着自己提出问题。在传统观念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许多教师都把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作为自己的天职。其实,现代教育更需要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为学生解答问题。歌德说:“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因此,在质疑时教师要切入知识的关键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质疑于思维的兴奋点,他们的思维才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提出“聪明的问题”,再通过自行解疑,得出“聪明的回答”。如在教《金色的鱼钩》时我是…  相似文献   

17.
“精谋巧练”是我们改进作业的追求,让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达到“能走的走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飞的飞起来”,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让作业成为学生超越自我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8.
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发挥高校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要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变“抱着走”为“自己走”;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谈及数学教育和学生的发展的问题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强调指出了“数学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指出了教学设计不应该只针对学生如今已经具备的水平,要指向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潜在水平,由此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水平由潜在性发展向现实性发展持续转化,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访谈法调查宁波市6所高中,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选课走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调查发现各校在“选课走班”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形式化问题,“选课走班”管理机制与学生选课需求的冲突、教师资源匹配的矛盾以及学生管理的单一手段弊端较为明显,同时略显滞后的新技术手段保障和应用给走班制的顺利推行造成了阻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入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选课走班”的内涵式发展;其次在教师层面,需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尝试教师“兼课”机制和导师制;最后从学校角度考虑,要不断完善学校功能布局,利用新技术手段保障“选课走班”教学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