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考试周刊》2013,(1):86-87
英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当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语言学习"而忽视文化学习。日复一日的语言知识的重复再现,让学生对英语课程在初中低年级学段就产生厌倦心理。而英文歌曲是治愈此"病"的一方良剂。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识规律,它把语言知识融合有趣的歌词中,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在外语教学上对于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重视不够 ,往往只重视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形式等方面 ,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 ,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 ,忽视了文化教育 ,结果是我们的学生虽然都有较为牢固的语言、语音和语法基础 ,掌握了大量词汇 ,常常是能够认得或听懂文章中所有的单词 ,却因为文化知识的缺乏 ,而不能较好地理解整段文章的内容。这样 ,了解文化的内涵 ,明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文化的内涵按照《英国新百科全书》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知识 ,信仰和行为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学习本质上就是文化的学习。因为,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更是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而现在的英语语言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语言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的传授忽视了文化的熏陶和补充。本文首先说明了文化知识补充的必要性,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章中相应的说明了一些课堂上文化补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听歌     
提起爱好,同学们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上网,有的喜欢跳舞……而我最喜欢听歌。我喜欢在网上听歌。我一般是在网上搜索我想听的歌,搜索到以后就把歌曲下载下来,然后找出歌词。我常常边听边跟着唱,也会不由自主地跳起来。我也喜欢在电视上听歌。各种娱乐节目里有各种各样的歌,有  相似文献   

5.
洮州"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一种民歌。它被广大群众口头传唱,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是经汉、藏、回、土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的高亢、奔放、具有浓郁山野气息、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它的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这正是少数民族语言对洮州"花儿"歌词的多方面影响,也因此形成了洮岷"花儿"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色。通过分析洮州"花儿"歌词与洮州方言的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歌词中的衬词、修辞等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使其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洮州"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一种民歌。它被广大群众口头传唱,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是经汉、藏、回、土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的高亢、奔放、具有浓郁山野气息、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它的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这正是少数民族语言对洮州"花儿"歌词的多方面影响,也因此形成了洮岷"花儿"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色。通过分析洮州"花儿"歌词与洮州方言的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歌词中的衬词、修辞等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使其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卞仪敏 《文教资料》2013,(3):123-124
目前聋生普遍存在不敢问、不善问、不会问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中,往往重视"答"的训练而忽视"问"的能力的培养,片面地重视了教师"提问"艺术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为了使聋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注重增强聋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问、善问、会问。  相似文献   

8.
侯小静 《文教资料》2006,(26):123-12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就必须要学文化。而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语法和词汇等表面知识以及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很容易忽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及背景知识。本文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英语情况,倡导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导入文化知识,从而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受到语言的影响并反映着文化,传统的英语教学在“纯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基本技巧的训练上,而忽视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严重脱节,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阐述英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含义十分广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内容十分丰富。本文阐述了文化与翻译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样我们的翻译也不能脱离原文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如果只顾语言,而不了解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我们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得体地再现原语言的语用意义。所以我们在翻译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结构,而且要注意把语言和它所代表的文化联系起来既不能忽视语言的结构形式,也不能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和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邱玲 《华章》2011,(23)
英语的学习不是掌握语法、语音、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就能熟练的用英语来进行交流思想以及表达情感,要学好英语,用英语有效得体地进行交际还需要了解语言本身所赋予的文化内涵.而现代的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在语言教学上,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让学生反复练习某种语言结构(如句子、词汇等)使其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偏重语言现象而忽视文化知识,这就难免忽视了语言文化的载体功能;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有目的地,恰当地引入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是学好英语所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受到语言的影响并反映着文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纯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上。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句型教学”、“听说领先”等诸多方法无一例外地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中的运用,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严重脱节。笔者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立足教材,从词汇、表达习惯、语用特点、修辞几个方面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此为指导,在交际法教学中,突出英语的实际运用,提高学生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对于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重视不够,往往只重视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而忽视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语言表达形式与文化习俗的关联作用。因此虽然我们的学生往往都有较为牢固的语言、语音和语法基础,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但因为在大至社会文化、制度、宗教、习俗等方面,小至对某一单词的背景、感情色彩等方面知识的缺乏,所以往往只是能够识得或听懂文中的每个单词,却不能较好理解整段文章的内容,因而在交际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会、难堪甚至冲突。因此,笔者本…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对"孪生姐妹",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学习必然要包括对文化的学习,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则反映在能否准确而得体地交流信息和感情,因此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育正受到外语教师的极大关注.我院当前外语教学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没有让文化意识的教育"显性"出来,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掌握.本文从环境熏陶、文化教学、语言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守槐 《高中生》2012,(31):14
大学校歌歌词往往对学校地理位置、历史意蕴、校风校貌作了高度凝练的概括,尤其是一些高等学府校歌歌词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代文化大师,更让大学校歌歌词充满了语言美的魅力。我们摘录若干国内著名学府的校歌歌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何懿文 《教师》2010,(33):112-113
二语习得中的社会文化理据往往被人当作外部原因而遭到忽视。其实,社会文化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条件,语言离不了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展示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只有把语言要素同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最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中的社会文化理据往往被人当作外部原因而遭到忽视.其实,社会文化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条件,语言离不了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展示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只有把语言要素同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最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学生作为双重文化携带者,兼具美国文化和中华文化,这给他们学习汉语带来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往往造成师生双方在初、中年级阶段对相应问题的忽视,这些问题遗留到高年级就可能形成"化石化"现象,难以纠正。一定的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教师要及时利用优势,化解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英语教学较多地注重学生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训练,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文化教学的倾向。文化导入模式强调把外国文化知识融会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通过对外国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今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西方文化的传授,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