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伙子布朗》是霍桑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布朗一次黑夜林中之旅的记叙,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本文从主人公布朗、小说本身、作者霍桑三个层面对对人性的善恶界限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19世纪美国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短篇力作《小伙子布朗)的分析论述,向读介绍作家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原罪”主题。章指出,由于受加尔教清教意识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霍桑在其创作思想中深深打上了“人人皆有罪”的烙印,并向读展现了作家在此创作思想指导下如何去提示和刻画作品人物内心隐私的“恶”的写作技巧以及宣扬“罪恶是人的本性”的“原罪”主题。  相似文献   

3.
《小伙子布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一篇短篇小说。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循着文中三重象征所构建的轨迹,应用霍桑自己提出的"中间地带"概念去剖析文中出现的三种类型的人。文章指出,如果事物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那么你就会失去你的"费丝"——信仰。  相似文献   

4.
名称与色彩的隐喻——论《小伙子布朗》的象征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伙子布朗》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的名称、主人公的名称以及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粉色”、“黑色”、“红色”等几种色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寓意,体现了他一贯的创作思想,即对人类灵魂中隐匿的‘恶’的挖掘和对构成真与美的基础的‘善’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张英 《海外英语》2014,(12):200-204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短篇小说《好小伙子布朗》中运用象征主义描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离开自己的纯真世界走入魔鬼集会的森林的经历,通过这次经历他意识到自己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邪恶力量。笔者在本文中对霍桑的这篇著名的小说中的象征主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好小伙子布朗》中的象征主义是从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它们分别是:人,物,场景和行文构思。另外笔者发现霍桑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与其受清教影响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清教的熏陶使他能够发现并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意象,并附于他们丰富的含义。另一方面,霍桑通过运用这种特殊的写作手法—象征主义,表达出了他的清教主题及自己对人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7.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Young Goodman Brown)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优秀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年轻人布朗在内心罪恶的驱使下前往森林参加魔鬼聚会的故事,通篇作品充满了各种神秘意向,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遐想空间,也成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批评家欣赏及评论的聚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的象征手法进行分析,揭示小说所要表达的人性本恶的观点,以及霍桑对信仰不彻底的批判及对清教主义的矛盾看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伙子布朗》通过被宗教伦理浸润的社会空间、闹鬼的森林空间及人物心灵空间的呈现、对立与互动,形象而艺术地展现了布朗所生活的那个清教文化社会空间通过规训、监控、惩罚等体系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心灵的强大掌控;表现出作家从生存问题的本体论意义上对人在宗教文明状态下生存的深入探问,是对人生存整体、价值结构、人生境界等的深刻忧思。这样的空间呈现,与现当代空间批评理论的空间意蕴相似。  相似文献   

9.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霍桑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布朗的一夜传奇故事。借用解构主义的批评策略,通过对文本的细致阅读试图颠覆文本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因素——善-恶、真诚-虚伪,从而颠覆小伙子布朗的形象,认为:古德曼·布朗不是善的而是恶的,他毕生追求真诚却最虚伪。  相似文献   

10.
《九歌》是屈原在故楚祭祀神歌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是原始初民祭祀心态的文学呈现。正因为这种取材的特殊性,加之表现手法的多样化,给后来的解读工作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前贤时彦多从不同角度给以诠释,有的过于坐实,有的过于空疏。本文从祭祀和抒情诗的角度出发,企图探求《九歌》的真正主旨。  相似文献   

11.
12.
霍桑是象征主义小说家的代表,在他的小说如《红字》、《教长的黑面纱》中,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表达作者隐含的思想。基于此,通过分析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三个主要象征符号——人名、粉红缎带和魔鬼的手杖,来展现作者所要揭示的人类原罪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3.
Herman Nothrop Frye was a famous Canadian literary critic and theorist. According to him, symbol was :"Any unit of any literary structure that can be isolated for critical attention." He partitioned literary symbolism into five levels or phases. Each phase independently possessed its own mythos, ethos, and dianoia. These phases were: Symbol as motif; Symbol as sign; Symbol as image; Symbol as archetype and symbol as monad.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his theories of symbolism to the comment of Young Goodman Brown, one of the best short stories written by the American romantic writer Nathaniel Hawthorne.  相似文献   

14.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发展的各种因素最终成为一名青年艺术家的故事。通过对斯蒂芬宗教态度的转变进行分析,来揭示其走向艺术与美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创立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道路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最突出的部分之一,其突出之点就在于充分体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是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实践中探索趔的结果,正是这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的创立,中国革命和建设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其中随处都体现的理论基点与思想精髓就是毛泽东,邓小平都反复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与艺术阐释》立足文本,以“审美”为突破口,使文本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并且突显研究者的主体性,从而使文本的审美价值得以真正实现。它要求去发现和理解作家潜藏于文本深处的对那个时代那个世界的独特诉求,并揭示出来,达到与现时生命的融合与沟通,在人们面前建构起一个新的阐释的世界,让人们在这一世界面前开启视野,认识自我,丰富了精神,更新生命。  相似文献   

17.
从弗洛伊德开创的传统阐释到荣格、霍妮与拉康的反拨与超越再到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迷离呈现,俄狄浦斯情结这一经典命题因其众说纷纭不断地呈现出它的活力,这意味着后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与其前辈展开的也是一场场俄狄浦斯式的斗争。在梳理中我们发现,即使穷尽自弗洛伊德以来所有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阐释,也不可能从中找到一个与实在完全吻合的现成答案,他们做的其实是将“思”置于言语的实践之中,置于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之中,去谋求获得一些效果, 而不是圃于规范或奢望制定规范、拥有规范。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tential for critical and informed engagement with biblical texts to form a key element of the study of Christian perspectives on ethical issues at GCSE and A level. Given the current dominance of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topics, and weaknesses in the engagement with biblical texts within existing curriculum materials, the article appeals to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pproaches to biblical scholarship, in particular a focus on 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 and influence, as a means by which the Bible may be fruitfully and critically engaged in modules focused on contemporary religious ethics. The article then presents the topic of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as a test case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uch a method, outlining two examples – the stewardship of creation (Genesis 1 and 2) and the future of the earth (2 Peter 3) – to demonstrate how a more sophisticated treatment of the Bible as part of ethical enquiry might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