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学生在作文中向老师吐露真情 ,说出藏在心中的秘密时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我曾以《×××我想对您说》为题目 ,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作文的内容要求比较宽泛。可以把自己的一件事或者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父母等人。出于对老师的信任 ,不少学生把藏在心中的秘密与平时不曾说过的话 ,在作文中无所顾忌地告诉了老师。一个学生说 ,他看到有的同学家装饰得那么豪华 ,并有高档的家具和电器 ,心里好羡慕人家 ,可自己家里却没有这些。因此心中失去了平衡 ,禁不住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另一个学生说 ,他上学读书真难受 ,整天读书…  相似文献   

2.
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余载了,同事们总是奇怪地问我:“杨老师,这么多年来,你怎么跟学生父母相处得这么好?从未见学生父母对你有意见。”我听后,总以一句话对答:“因为我和学生父母是一艘船上的两只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顺畅。我经常对学生父母说:“我是您孩子的老师,我更希望我们做一对亲密的朋友,做一条船上的两只桨,让我们荡起双桨,配合默契,使我们的小船不偏离航线,又快又稳地在知识和智慧的海洋中遨游。”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比喻呢?这其中还有几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3.
陈世丰 《江苏教育》2006,(1B):42-43
小学生好奇、好动,对新的事物容易感兴趣,对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事容易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教学时多创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景。如小学三年级“蹲踞式跳远”这一教材,平时在教学时总是按照助跑一起跳一腾空一落地这一过程进行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由学生练习。由于练法单调,学生越练越乏味,课上出现“偷懒”现象。我将这一教材编成一个“小羊学本领”的故事情景,课上先跟学生一起回忆“狼和小羊”故事,  相似文献   

4.
几天前,我读了一本故事集。其中的两篇故事使我颇受启发,故事蕴涵了深刻的教育哲理。一、让学生自己打磨自己美国第二任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在一家杂志社给一位名叫弗恩的老编辑做助手。他每次交稿时,弗恩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弗恩桌上的盒子里。  相似文献   

5.
走进他们的世界,帮他们消除学习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因为,在学习方面,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你的学生进入教室时起,你就要让他们感受到受欢迎的气氛。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任班主任时,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我在自己班上课时,总是一脸严肃。偶尔一次,同学们在英语表演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这一笑,使同学们激动了一整天。课下,有几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今天很激动,因为我们第一…  相似文献   

6.
做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已经有好几年了。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真正爱孩子,而且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老师。可是,说实话,为学生做了很多工作,辛辛苦苦,却不见效果。有的学生见了老师不敢讲话,常常头一低就溜过去了;有的学生升入高年级以后几乎不记得老师了。每当这时,我就总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我对学生太严格了?学生们真正需要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好奇、好动,对新的事物容易感兴趣,对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事容易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教学时多创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景。如小学三年级“蹲踞式跳远”这一教材,平时在教学时总是按照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一过程进行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由学生练习。由于练法单调,学生越练越乏味, 课上出现“偷懒”现象。我将这一教材编成一个“小羊学本领”的故事情景,课上先跟学生一起回忆“狼和小羊”  相似文献   

8.
幽默     
许诺的结果父亲:我曾向你许诺,如果你考试及格就给你买辆小汽车,可你却未能做到。你上学期一直在干什么呀?儿子:我在学开汽车。学法语儿子:爸爸,法语难学吗?父亲:我的孩子,开头是难,可往后就变得容易多了。儿子:太好了!那我就学后半部分。鼓励老师说:平时考是点心,百吃不厌;段考是正餐,定时要定量;联考是满汉全席,一次就够,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用功呢?学生说:报告老师,我们正在减肥!!!孩子们的烦恼知多少■邱新光父母管得太多,不能自己做主———真烦恼;父母管得太少,很少陪伴自己———也烦恼。父母要求过高,老…  相似文献   

9.
高三别怕     
我是一名刚刚升入高三的学生,其实对于高三的紧张和压力我已经作了一定的准备,但是真正身临其境,我还是感到手足无措。我在班里算是不错的学生,所以我的父母和老师都对我有所期望,我自己也想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我却始终无法进入状态,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学习,我突然发现自己有那么多不会的知识,不知如何入手,真是急死了!我原来对自己挺有信心的,不过最近心里总是慌慌的。没有底,这样学习起来就更加没有效率了,我真的好担心啊!  相似文献   

10.
许和贵 《甘肃教育》2007,(9X):22-22
语文教师经常有这样的体会:老师上课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当老师的腰酸腿痛,而做学生的呢?却收获甚微。 每当举行语文公开课评课时,许多老师的开场白总是说:“这堂课讲得好!值得学习的是……”再往下一听,尽是讲老师如何了得,很少涉及学生。难道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只是一群无关紧要的“配角”和观众吗?  相似文献   

11.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乐莫大焉!”教育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作为校长的幸福,就是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寓幸福于教育,是我从教28年的工作动力,从最初的一名普通语文老师,到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副书记,直至担任希望小学的校长,这个理念一直伴随着我。  相似文献   

12.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拍摄的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成长之痛"是其中一计节目。通过两个孩子为期7天的角色互换,全景式的呈现出他们不同的生活世界,探讨不同生活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问题。胡耿是一个衣食无忧、家境不错、父母关爱有加、除了学习没有任何额外"负担"的城市少年:石宏强是一个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上有80多岁的爷爷下有上学的弟弟妹妹都要由他来照顾、稚嫩的双肩担负着整个家庭重担的农村留守儿童。一个尽情享受现代的都市生活、流连干网吧:一个从未走出深山、推碾子拉磨。一个极力逃离学校、疏远甚至憎恨父母;一个尽力踏实学习、期待渴盼亲人团聚。他们都在承受成长之痛,但痛的源头不同,胡耿的源头在学业,石宏强的源头在生存。胡耿坦言成绩不好原因在自己,所以反抗父母、反抗学校、老师,其实无异于对自我的抗争:石宏强却在承担生活的重负,他要与贫穷奋战,实现基本的生存,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他们都处在人成长的黄金年龄,都有同龄人对于生活的憧憬与期待,然而他们的成长之痛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的相同,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深思考。我们有幸请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杨进老师、王澍老师等教育研究人员,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探讨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进行真诚的教育关怀。  相似文献   

13.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但爱必须得法。我们班上有个叫林林的小朋友总爱打人、推人、咬人,他妈妈每次来幼儿园接孩子时,总是有小朋灰向她告状,老师们也常反映,林林在园经常欺负小朋友。可是这位妈妈却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笑着说: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三刚分班时,从班主任的口中得知我们的语文老师是级部主任时,全班愕然。本以为他是一个古板严厉的人,但现实却与我们的想象相差甚远。——任腾飞《我的语文老师》当我读到自己学生写的《我的语文老师》一文时,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作为老师,在师道尊严思想的统治下,我们熟悉了向学生发号施令,习惯了教育学生,习惯了古板严厉的批评学生,却忘记了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只有真正尊重、信任、关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  相似文献   

15.
汪老师:您好!我是初二学生。近来,我染上一种怪病,一考试就心发慌,手发抖,许多明明很熟悉的知识、会做的题,但在考场上却记不起来或做错了,事后后悔得很。每次当我拿着很低的考试成绩叫父母签字时,父亲总是指责我不用心,不刻苦;母亲总是唠唠叨叨地诉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我怎么不如人家,还说我要再不好好学干脆卖菜去算了,甭拿着钱白白交给学校。我听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想离家出走。我也恨我自己,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第一,考上重点中学后,分数却一直在下降,过去夸奖我的老师、家长现在全换了一副模样,我真受不了。我不想继续…  相似文献   

16.
《江苏教育》2013,(2):2
<正>作为老师,我们不该总是问"我教得怎么样",而是该多想想"我该教什么,我该怎样教"。教育是一份良心职业。做一名老师难,做一名好老师更难。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是好老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看着学生们充满童真、满是期待的面孔,觉得自己对他们很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能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迅速成长,个个都  相似文献   

17.
微笑的力量     
小时候,父母到学校开家长会时总会对我的老师说:“请老师严格管教,给孩子个好心别给好脸。”在我幼小的心中,总是对教师充满了敬畏。后来,自己做了教师,师傅和前辈又告诫我:“严师出高徒。”“教师若笑着面对学生,学生就会蹬鼻子上脸。”  相似文献   

18.
聆听了周弘的讲座,我联想到许多场景:父母投入全部心血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可孩子却不领情,为一点小事就要离家出走,更有甚者闹自杀。好像自己在为父母活着;教师兢兢业业教育自己的学生,学生却很反感,不是厌学,就是和老师顶撞……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爱为什么如此失败?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开学第一课让学生谈谈如何学好语文 。其中一个女孩的话引起了我的思索,“老师,在阅读理解中,我总是与老师的答题思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既让我庆幸又让我苦恼,毕竟在考试中按着老师的答题思路回答比较容易得高分,而我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解题时常常被多扣分。我在犹豫:新学期是否该放弃过多自我的思想,是否该学着像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的思考问题,不再执著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当时的我被她的话深深地震撼了,难道曾经的我不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吗?  相似文献   

20.
汪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校生活最让我懊恼的是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从没有关心过我,使我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很不理解和信任。比如我明明在自己房间里看书,他们却总是找种种借口看我到底在自己屋里干什么。同学的一些做法也不能让人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