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对贫困生真情关爱,从思想上教育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从经济上扶助、生活上体贴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内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陈峰 《文教资料》2009,(23):193-19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有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直接关系着贫困大学生的健康与成长.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在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和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产生了新思路。贫困生群体一直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焦虑、抑郁、敌对化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日趋凸显。在精准扶贫模式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体现在经济扶助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资助工作深入融合的缺失,导致了贫困生群体极端化心理问题的多发性。"互联网+"视域下,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构建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教育模式、实现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化,是使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需要关注与帮助的特殊群体,贫困所诱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已经成为贫困生全面发展的沉重包袱。从高校辅导员工作视阈出发,分析贫困生心理现状,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适时转变工作思路与方法尤为重要。在做好贫困经济解困工作的同时。辅导员要重视加强对贫困生的关爱教育,促使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解决心理问题是帮扶贫困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着高校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大局.本文归纳了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并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晶  窦红莉  李红梅 《文教资料》2007,(35):213-215
贫困生是高校校园里与众不同的一个群体学校,如何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走进贫困生的心里,进行正确的教育、疏导和帮助,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我们应深入研究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对中的意义,及如何采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做出应对三个方面,寻求缓解并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显现.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在对全校不同专业的671名贫困生及866名非贫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心理异常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和9%,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贫困生高出了7个百分点.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卞建萍  马革兰 《文教资料》2014,(18):105-106
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然成为高校资助工作和贫困生教育的难点,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本文在研究贫困生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贫困生内因分析角度出发,研究高校贫困生的职业价值观、综合素质、心理问题和就业竞争力,并提出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援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和大学心理学研究,针对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地调适措施。认为大学应注意高尚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自我调解能力的加强和必要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师院专科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专科生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社会要求与变革,家庭不当预期与教育,学校学习压力及自我施压是造成专科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外因素。促进专科生心理健康,主要通过心理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益凸显,再加上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容量小且脆弱,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许多学生缺少心理准备,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择业心理矛盾和压力,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大学生因择业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视,而且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着认定困难、还款逾期、态度消极、勤工俭学途径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应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同时采取相应的物质措施,使两者结合起来,力求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象进行心理危机高危对象、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对象、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三级分类,对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进行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心理危机后期跟踪体系等四个子体系构建,并对“金字塔型”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和新时期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健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维护超重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我们得出:超重肥胖大学生心理问题高于一般大学生,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有助于提高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与其心身疾病相联系.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干预作用,但是高校医院医务人员对心理干预的作用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研究不多.通过对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医学治疗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策略与路径,以及时发现、治疗大学生心身疾病,减少高校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由于心理素质的不健全,使部分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心理困境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大学生心理困境的表现、原因出发,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在社会实践方面找到新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特殊的群体,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匮乏使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种种道德和心理偏差。本文立足于对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从贫困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和精神自助这一角度出发来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