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6,(12):24-24
首届全国梅花桩拳研讨会于2006年11月7日至9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召开。为期j二天。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主持召开,得到全国各地梅花桩拳法研究会群众组织和个人的响直与支持。参加研讨会的各地代表有: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广东省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北省六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南省三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山东省四个市县地区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安徽省梅花桩拳研究会、辽宁省营口市梅花桩拳代表、江苏省梅花桩拳代表等共计四十余人。中央电视台影视记者和领导,《中华武术》杂志主编均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泰拳的拳法基本上与拳击相同,大致可分为直拳、钩拳、上击拳和摆击拳等等。 拳击只准许用拳击打,故此其拳法比较密集紧凑,力度大,威力强。而泰拳是手足并用的自由搏击,没有拳击那种限制,因此拳法的变化较多,许多拳击中不准使用的拳法,在泰拳中则是随意使用的,例如鼓拳、掌掴、回击拳和后摆拳等拳法。  相似文献   

3.
峨眉玉女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建波 《精武》2005,(5):36-36
是时,师善击技,喜研各家拳法,虑各家拳法繁杂、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另有不同。遂探各拳意,另僻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从慈悲法力,喜龙女化身,积十三年,始臻大成。身傍弟子习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誉,称蛾眉拳。后弟子至峨嵋山,偶偕其音,始称峨嵋,此拳名之始末也,恐汝不识,为汝志之,因此我们把她称为峨眉玉女拳。  相似文献   

4.
组合拳在拳击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拳就拳法的技术而言,它可分为单个拳法的技术动作和组合拳技术动作两大类。单个拳法技术分为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组合拳技术分为左直拳接右直拳、三次扰视拳接右直拳、左直拳接右摆拳接左钩拳等。在拳击比赛中组合拳是一种常用的拳法。阐述了在拳击比赛中运用组合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散打拳法是把拳击和传统武术的手法融合在一起,更增长了它的实战威力。常见的基本拳法有直拳、勾拳、摆拳、弹拳、鞭拳。  相似文献   

6.
一、意拳拳法概要意拳的基本拳法包括:前后击打的不直的直拳、由下而上的钻拳、横向左右击打的横拳及由上而下的栽拳四种拳法。这四种拳法从外型上来看与拳击有所相似,这正是王、姚二老的高明之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创新都是同步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当初,王老在接触到拳击之后,发现拳击的拳法简单、有效、实用,确实有许多  相似文献   

7.
泰拳拳法     
坤青 《中华武术》2001,(9):34-37
泰拳的拳法基本上与两洋拳相同.大致上可分为直击拳、钩击拳、上击拳与摆击拳诸法。  相似文献   

8.
形意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在拳理拳法上,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技击内容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拳法上以形取意、意自形生为主要特点。以徒手搏击和器械攻防格斗为一体,以及内外结合、锻炼人内在的精、气、神、意、劲为宗旨。同时在拳理拳法中蕴藏着"天人合一"及祖国医学中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无极拳在无极功夫中是比较高的境界,学习难度比较大,演练要求高,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练习,我在三年前学习了无极拳,一直坚持练习,至今颇有收获。练习无极拳要求:一、无极拳练习要求动作缓慢,自开式至结  相似文献   

10.
王国齐 《精武》2005,(6):36-37
鹰手拳亦称岳氏鹰爪拳,岳氏散手或岳氏连拳,它是翻子门鹰爪派的拳法精华。  相似文献   

11.
连洋 《精武》2006,(3):24-27
鹤之象形取意鹤之形态鹤拳是五形拳中惟一以飞禽为模仿素材的拳法,所以鹤拳相较其它拳法而言,表现为拳意轻灵,动作舒展, 动静相间,刚柔相济。鹤拳之精“鹤之精在足”讲的是鹤拳对于足功的要求。鹤拳之精始于足下,故练鹤拳时,须在单腿独立的足功上多下功夫。鹤拳之神“鹤之神在静”讲的是鹤拳对于神意的要求。其拳法神意要独立静止,以得其神。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变静,静变动,对动静呼吸一气间的体悟是该拳神意练习的重点。刚柔鹤拳鹤拳拳法以动静相间为旨,以刚柔相济为功,以急缓适中  相似文献   

12.
史明 《武当》2009,(2):9-12
孙膑拳三十二手属孙膑拳基础拳法,也是孙膑拳唯一一套对练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膑拳诸多套路的精华,本拳整个套路由三十二个散手手法组成,故又称三十二手拳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拳击中出拳的力量来源及如何学习、掌握拳击中摆拳拳法,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韩静波 《精武》2006,(12):4-4
峨眉玉女拳打法独树一帜,因多在出家女子中流传,方鲜为人知,是十分珍贵的武林瑰宝。拳志记载:祖师原为一道姑,后入佛门,是为道门修炼,佛门正果。是时,师善击技,喜研各家拳法,虑各家拳法繁杂、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另有不同。遂探各拳意,另僻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从慈悲法力,喜龙女化身,积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习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誉,称曰蛾眉拳。后弟子至峨嵋山,偶偕其音,始称峨嵋,此拳名之始末也,恐汝不识,为汝志之,因此我们称其为峨眉玉女拳。  相似文献   

15.
无极拳通论     
祁美娟 《武当》2014,(7):9-13
看了2012年11期《武当》杂志刊登的“漫谈太极拳之源流”一文,文中的“先天拳”一节中提到“张三丰得华山陈抟老祖无极门功夫,也传有无极拳”。我对此说早有耳闻,故而一直在寻找哪种才是三丰祖师所传的真正无极拳,其间得识两种无极拳,一种名虽同却与道家不是一个源流;而另一种虽称为道家拳,却与三丰祖师不同宗。后来,好在天道怜我,终于见到了张三丰祖师真传无极拳谱。今将其中的无极拳“通论”与“序文”捧献于贵刊。  相似文献   

16.
王奇勇 《武当》2000,(5):29-29
内家拳法之桩功,是以修炼精神、意感、形体五弓等,使之统为一体而产生出浑元整体劲力为要义。其修炼程序是先静炼,后动炼。静练为功,动练为拳,动静互合为真拳。也就是说,内家真传拳法是由“静桩”和“活桩”组合而成的一种拳法。其特点是:拳中有功,功中有拳,拳功互合,内外兼修。形体五弓,指的是两臂、两腿和整条脊柱。五弓的修炼,是通过特定的练习方法,使五弓挺拔舒展,张蓄饱满圆活,处处蕴含有弹性而具备阻挡或反弹敌方的来力和具备松活弹抖及其它发劲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秀明 《中华武术》2004,(8):36-37
秦庆丰,祖籍安徽,1949年1月生于北京,武术国家高级教练,北京市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中国武术七段。1982年,其家传拳法荣获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优秀奖,1991年获“日中武术交流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武术资深专家感谢奖”。1975~1994年多次担任全国武术,散手,太极拳、剑等比赛场上执行裁判、副总裁判长。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6日,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中华武术》杂志、湘湖讲武学堂主办,浙江杭州萧山武术协会协办,武博道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五期名家讲堂在杭州萧山区金马饭店举行。大讲堂因疫情中断三年后盛大重启。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名武术爱好者相会天上人间的杭州,欢聚丹桂飘香的湘湖畔,跟随名家老师,用心习拳,静心练拳;和同好拳友全心悟拳,交心谈拳。太极拳、梅花拳、八极拳、无极桩、南山绵拳、太极理论……十五个学习班展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从“九零”后今年92岁高龄的虞志荣老师,到八零后今年首次亮相大讲堂的冯彦博老师,  相似文献   

19.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6):12-14
太极螳螂拳法以乱接、分身八肘为母拳,有“摘要的手,八肘的劲”之说。 摘要拳法产生于梁学香及姜化龙传拳时期,梁学香所著拳谱《可使有勇》所载的“三堂捶九十招”(或名秘手)实际上就是摘要拳的雏形。三堂捶(秘手)里的动作均可在摘要拳中找到,可以说摘要拳法是螳螂门实战精华的集成。  相似文献   

20.
军警在与敌格斗当中,经常会遇到不法分子无意间用拳法突然向我发起攻击,特别是在中、近距离上易攻击我头部、胸部、腹部、肋部等要害部位,极易使我致伤、致残甚至致死。拳法攻击时,左拳距离近,攻击速度快,突然性强,作为先锋拳直接攻击较多;右拳击打力量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