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冬时节,凛冽的朔风吹走了连日的阴雨,珠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迎来了来自泛珠三角图书馆界的远方来客.2009年11月16~18日,"泛珠三角图书馆学(协)会2009年联合学术年会"在珠海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闽粤港图书馆学(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于2007年10月11—15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年会主题是“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来自福建、广东、香港三地图书馆学(协)会领导和公共、高校、科研等系统图书馆论文作者代表16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是闽粤港三地图书馆学(协)会首次联合召开的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3.
《贵图学刊》2009,(4):72-72
为了促进我省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研究水平及实践经验的提高,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图书馆界的业务交流与合作,经贵州省图书馆学会安排,我校图书馆代表贵州参加了11月16日至19日在珠海市召开的“泛珠三角图书馆学会(协会)2009年联合年会”。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学/协会促进近代图书馆学术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图书馆学(协)会的产生,是近代图书馆事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图书馆学(协)会成立的背景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通常图书馆学(协)会是成立在图书馆活动高潮之时的,美、英、印、中国等都是如此。在学会倡导的学术研究活动过程中,各国近代图书馆进行了学术转型,其中会刊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文中对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9日-13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安徽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中国图书馆学会2009年秘书长联席会暨《中国图书馆年鉴》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副秘书长代根兴、邓菊英、王琼,学会6个分支机构,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图书馆学(协)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海南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委会等单位的代表共56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论坛》2007,27(6):F0002-F0002,I0001,I0002
2007年10月11—15日,“闽粤港图书馆学(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世纪桃源宾馆隆重召开。年会入选学术论文137篇,其中广东90篇、福建41篇、香港6篇;与会者157人,其中广东82人、福建62人、香港13人。  相似文献   

7.
《云南图书馆》2010,(1):91-92
各分支机构(分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协)会,各企、事业团体会员,个人会员: 为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图书馆事业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将于2010年7月下旬举办“2010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具体时间、地点见后续通知)。年会主题:提升能力与效益促进学习与创造。为此.特向广大图书馆学会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当代图书馆》2010,(1):71-72
2010年1月13—1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2010年秘书长联席会议暨《中国图书馆年鉴》培训班在厦门市集美图书馆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及5个分支机构,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协)会及厦门市图书馆学会的秘书长、学会领导和《中国图书馆年鉴》培训班学员等60多人出席了会议。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徐大平、副秘书长尚庄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毛坤先生(1899-1960年)是中国图书馆学从西方移植而来时期的第一代学者。他被当代文献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一文中,列为“20世纪四十位重要图书馆学家”之第十八位(按出生年排列,参《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0.
金胜勇 《图书馆》2007,(1):22-24
图书馆学史证明,协变性是图书馆学发展的根本规律。协变性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原理中的相关性。协变性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其他重要规律都具有指导意义。必须辩证地掌握和遵循图书馆学发展的协变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09年以来中国知网( CNKI)收录的主题为大数据和图书馆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系统分析法等方法,从文献量、作者、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主题内容等方面,对大数据在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探讨该主题在图书馆学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编程序与前沿信息计量工具对CSSCI中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文献进行分析,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2009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和知识来源谱系,发现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有数字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知识管理、知识自由、学术评价等,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平等领域的论著。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28-30日,中国图书馆学会2013年秘书长联席会议暨《中国图书馆年鉴》编纂工作会议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协)会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主办、协办和承办方领导与嘉  相似文献   

14.
记汪长炳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长炳先生湖北汉川人,1904年生,1926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工作至今达六十余年,是我国老一辈的图书馆学专家、教育家,也是国际知名的图书馆学者。汪先生于文华毕业后任北京图书馆参考部主任,因工作卓著于1932年秋被选派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中文部工作、学习,后获硕士学位;1934~36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工作,其间曾代表中华图协出席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图联1935年年会。  相似文献   

15.
江苏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1922年国立东南大学、金陵大学相继在暑期学校开设图书馆学课程,由此拉开了江苏图书馆学教育的序幕。从1922到2022年,江苏图书馆学教育整整走过了一百年。梳理发展轨迹,可分为六个阶段。①萌芽期(1922—1926年):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多为图书馆工作实践。②成长期(1927—1949年):专业教育与培训教育共同发展,专业教育主要由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完成,专业化、中国化程度以及图书馆学教育地位显著提升,中外图书馆学教育交流更加紧密。③转型期(1950—1965年):高等教育开始转型,函授教育以及政府机构主导、大型图书馆牵头或参与的短期培训教育逐渐成为主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图书馆学教育的首要内容。④停滞期(1966—1971年):因历史原因,这一时期江苏图书馆学教育全面停滞。⑤恢复发展期(1972—1993年):1972年江苏图书馆学教育开始复苏,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中等教育、函授教育蓬勃发展,专业组织开设的各类培训班成为图书馆学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图书馆学教育开始解放思想,情报学教育逐渐从图书馆学教育中萌芽并发展壮大,中西学术交流得以恢复并进一步发展。⑥变革期(1994年至今):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本科教育日趋式微,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行业协会及各类图书馆主导的图书馆学在职培训依旧繁荣,图书馆学教育对于图书馆实践的关注越来越少,“去图书馆化”“泛信息化”倾向愈发明显,国际交流愈发紧密。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16.
赵世良(1931—2009)是中国第三代图书馆学学人中的代表人物,赵世良先生去世后,先后出版了《赵世良:1931—2009》(《图书馆建设》编辑部2012年出版)、《赵世良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在对两书内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这两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全面彰显赵世良先生的生平与贡献、推进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夯实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文献大厦。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学(协)会组织中,除了主流的图书馆协会外,也有少数图书馆学会.作为图书馆学学术共同体的图书馆学会,其主要功能在于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同行评议;作为行业代言人的图书馆协会则支持和维护图书馆员的利益,开展行业自律,与政府相博弈,获取社会资源,服务公众,承担社会责任,协调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职业的发展.两者在各自任务和功能上难免重合交叉,但图书馆学会更专注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偏重理论;图书馆协会侧重图书馆行业管理,更重实践.对我国而言,各级图书馆学(协)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马恒通 《图书馆》1995,(6):11-15
论图书馆学发展的重心律(续)──图书馆学发展规律之二马恒通4图书馆学发展重心律的成因图书馆学重心律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4.1内因4.1.1与图书馆学研究者有关。1)与研究者素质有关。研究者素质高,往往就会成为某一学科研究者...  相似文献   

19.
首届由ACRL、CNI(网络信息联合会,CNI)、EDUCAUSE联合主办的虚拟大会将于2006年4月20-21日召开。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在技术和理论图书馆学方面进行交流的论坛。会议主题为“创新与激励:下一代图书馆”,将主要探索技术革命将对理论图书馆学和高等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年年产度索引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文献学理论我国宏观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袁昱明(1:21~27)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转型及其问题董小英(1:28~36)论文献发展的基本规律杨晓骏(2:16~19)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假设邓小昭(2:78~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