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典型报道在我国一直是主流媒体 的优势和强项。而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时 期,受众对其的关注度却在弱化,典型 报道在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也在逐步由主流走向边缘。这其中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对现代受众特征 的了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弱化:几对矛盾凸现认知落后 典型报道是一种以宣传为主要目 的的新闻报道形式。长期以来,它体现 的是计划经济时代传者本位的新闻观 念。与现代传播理论相比,二者主要在  相似文献   

4.
典型报道是对有着很高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个人或单位,所作的有分量、有力度的报道。典型报道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高尚的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典型报道不仅要让党和政府满意,而且要走进受众的心灵,促进受众的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才会使典型报道真正发挥作用。本试以2004年的部分典型报道为例,分析典型报道应如何把握受众的阅读心理。  相似文献   

5.
自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首次在头版刊发了介绍劳动英雄吴满有的报道之后,作为社会主义新闻重要的特征和最有代表性的形式,典型报道走过了不平常的路程。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辉煌和高潮之后,由于“典型报道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以一种榜样的力量来教育群众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6.
曾经被誉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重型武器的典型报道,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程序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和高大全的形象,不仅使典型千篇一律,无法深入人心,甚至还被受众质疑,严重削弱了其传播效果。在信息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典型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一直是主流媒体的强项,如今依然被媒体运用.新时期新形势下,典型报道在媒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结合平民化视角来探讨典型报道发展的新契机,分析典型报道发展中遭遇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强化3种意识 改进典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 《军事记者》2004,(1):33-34
典型报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实践中的一个特殊形式,也是长期军事新闻实践中显现出来的具有宣传实效的优势武器。在我国军事新闻实践几十年的历史长河中,军事典型报道以其较大的影响、独特的风格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王杰、朱伯儒、徐洪刚、李国安等一大批闪耀着时代光彩的军队先进典型,相继走进人们的心中。这些先进典型不仅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光彩夺目的形象,而且极大地鼓舞和教育了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为促进军队建设和社会进步立下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9.
艾红红 《新闻界》2006,(5):57-58
典型报道是指用报道和宣传典型的方式树立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典范,是我国新闻媒体长期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和民众价值观念的急遽变迁和多元化,媒体在关注和报道那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时,在报道路径、叙述视角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也开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本文择其要者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0.
11.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典型报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多元化的媒体、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而公民意识的增强、个人独立性的增强等又对其发展提出挑战。新时期,我们只有把握受众心理,了解社会动态,及时对典型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才能促使其繁荣。  相似文献   

12.
李连伟  王辉 《青年记者》2007,(16):59-59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报道让受众记忆深刻,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典型报道的  相似文献   

13.
典 型报道中的人物报道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新闻作品中既重要又极为精彩的组成乐章。然而在以往的作品中 ,典型报道作为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典型模式 ,大多宣传的是牺牲奉献精神 ,而忽略了“典型”作为普通人所固有的特性。大都存在着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程式化、片面性等问题 ,亦忽略了受众的情感因素和心理接受能力。使“典型”们成为单面的工具的人 ,甚至被不自觉地神化了。近年来许多优秀的典型人物报道对此有所突破 ,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真实的“典型” ,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分析他们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典型报道,其作用是通过典型,指导一般,带动全局。不但使人们明了前进的目标,还能使人体味到具体的实践方式,增添前进的动力。笔者认为,典型报道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记者报道的典型人物和群体就在读者的身边,有了这个基本信赖,读者才会认真思考典型的意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正日益为大众传媒和受众所重视。实践界存在一个认识:深度报道要把问题做足。但在受众尤其是学者眼里,许多“做足”了的深度报道不过是篇幅长一些、事件讲得更详细些。理论界的评判标准是:深度报道应该反映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联系,透过现象反映出本质。纷争一直在继续。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算有深度呢?从知性和理性的双重层面出发,寻找深度报道的内在规定性,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典型宣传对于地市级党报来说,是个老话题,也是个需要我们常说常新的话题。近年来,在我们的新闻宣传中,以往那种常规型的典型报道模式正逐渐失去它往日的魅力。人们对新闻媒体上推出的一些先进典型不认可、不相信,以致于产生逆反心理。原因何在?我认为,关键是我们的采访报道与典型人物的贴近不够、挖掘不深,概念化、模式化的东西太多,以及我们的新闻报道方式陈旧、创新不够所致。我国的典型报道是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炮火中走出来的,在革命时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在“文革”中树立的典型,无不以“高大全”取胜,宣传的典型超凡脱俗,光辉灿烂。时至今日,我们的有些典型报道还按照老的框框来套,我们现在的先进典型和过去的好人好事的报道差别不大,缺乏时代感,缺乏独特的个性,缺乏人情味,缺少人性美,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的认识产生巨大落差,人们自然不会认可、难以相信,无法在心中产生共鸣,更难以人脑、入耳,产生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健 《军事记者》2002,(8):26-27
典型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特色传统。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做得好不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新闻单位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典型报道面临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典型报道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典型报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典型,是时代的旗帜。典型报道,是我们新闻舆论宣传的重型武器。搞好典型报道的创新,是时下提高典型报道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在“本期策划”专栏里,我们邀请了部分新闻界的同行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希望能给我们的新闻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目前,突发性事件是受众注意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那些可能对公共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的突发事件最有可能成为受众关注和媒体聚焦的对象。 本人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分析受众心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