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与大学教育、中学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客观面对学生准备程度的水平高低与个性差异,坚持科学、公平考核高校招生所要求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素质,是高考科目设置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2.
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1992年以来我国高考研究领域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形成关于高考研究领域内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研究趋势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我国高考研究的热点聚焦于高考改革、高考试题和教育公平等领域,新高考、新高考改革、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高考研究的前沿话题,尤其是考试科目设置、录取方式、志愿填报等方面的改革需在实践中反思改进.  相似文献   

3.
高考制度本身本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舞台,但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考试方式单一,再加上加分制度有失公允等原因,使高考变成一个不公平的“竞技场”。解决高考的不公平性,首先应在考试科目、录取分数设置上,做到与高等院校的专业要求相适应,增强高考科目的区分性和针对性,增加技术、通用等科目的测试;其次,创新高考模式,逐步建立“三维一体”的综合评价方式;再次,加大监察力度,确保高考录取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还高考制度本身的纯洁。  相似文献   

4.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2014年以来,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的21个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21个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措施,依据国家政策,从高考选考科目设置、学业水平考试方式、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调整和综合评价招生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并建议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合力,协同推进高考考试、招生与管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高考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等5省区高考科目方案各具特色,也存在着诸多两难问题亟待解决。高考科目设置既要与新课程同步,又要秉持“稳中求变”的原则,在“遵循规律、把握导向、推进素质、防止偏科、科学论证、广泛试验”的基础上提高科目设置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的高考方案体现出改革的目标重心已经从知识测度转向了素质考查。但是,新方案中科目选考制度能否修复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识断裂,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否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考查,社会化考试的风险能否得到有效规避等问题会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调整科目组合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兼顾素质发展与专业学习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动态评价;加快社会化考试的基础性条件建设,防止高考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  相似文献   

7.
新的高考方案体现出改革的目标重心已经从知识测度转向了素质考查。但是,新方案中科目选考制度能否修复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识断裂,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否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考查,社会化考试的风险能否得到有效规避等问题会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调整科目组合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兼顾素质发展与专业学习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动态评价;加快社会化考试的基础性条件建设,防止高考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2012,(20):6
2002年,1999年教育部提出的3+X科目设置改革在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31个省(市、区)铺开。该年年底,教育部指出,"高考内容改革将更加注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高考科目设置"要将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高等学校选拔方式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不清、考试科目内容以及方式多样、与高考的关系不明确以及对学业水平考试公平性的质疑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明确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合理确定考试科目内容和考试方式、科学处理与高考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健全考试评价质量监督和问责制度以确保评价公平以及完善学业水平考试理论体系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过程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具有标志性的改革举措,它与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选拔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完整体系。过程评价也是高中课改的重要内容。过程评价在高考改革中既体现为高中学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也体现为部分科目一年中为每个考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过程评价为高校招生解决"一考定终身"的老大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性质、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以及评价信息反馈六个方面的不同。从理论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从实践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是一种软挂钩的关系。从应然性维度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应当适度硬挂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法对近五年"新高考改革"学术研究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是在新高考制度的出台和原有高考制度过于看重分数的背景下提出的,主题主要包括高中生选考、分层走班教学、职业规划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争议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业压力是否减轻、等级赋分是否公平合理、一考定终身是否被打破三个方面。今后应扩大研究范围,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研究,加强改革结果与政策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高考改革的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如何落实,成为广大专家、一线教师着力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特色的课例研究,对评价特色课的内涵、特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课的价值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落实有了载体和抓手。  相似文献   

14.
高考数学命题的质量评价,对于高考数学命题质量的提高、高考数学核心功能的发挥,都有着显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相关实践与研究提出:科学的高考数学命题质量评价,首先必须明辨评价的基础,包括准确解读评价的内涵、准确定位评价的视角和准确达成评价的共识;其次必须明确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与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5.
"云海工程"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导向之后实施的一项高考综合评价改革。"云海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完善高考成绩评价制度,丰富高考成绩单的信息内容,综合地评价考生,为考生自我了解、填报志愿等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支持。"云海工程"是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高考竞争压力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为了减缓高考竞争的压力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提供多次考试机会,为不同考生群体提供分类考试,增加科目的选择性,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中的权重,考试与评价凸显人性化,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等。借鉴其经验,我国应突出高考制度的稳定性与变革性,通过改革维系高考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关系演变经历了创立与政治化、改革与错位、深化与协同三个发展阶段。高中课程育才与高考选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高考科目仅是全部高中课程科目的一部分,高中课程标准也只是选择高考内容的依据之一,这导致二者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议健全高中课程实施的督查机制、增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与作用、优化高考科目设置、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以提升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协同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一轮高考改革中的选科组合与等级分数,主要探讨了选科组合与招生专业限科之间的复杂性映射关系,等级分数转换及其应用问题,选科组合与多元录取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旨在推动高考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化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基本设计为“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评价模式,江苏“2008方案”的改革理想包括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弊端,破除“唯分数论”,淡化“分分计较”观念,减轻考试压力等。其实践困境则包括:“弃理选文”的功利主义选科问题;基于高考成绩计算方式的“分分计较”与区分度问题;“高分低等”考生的录取难题;学生科学素养下降与高校人才培养难题;考生考试压力问题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江苏“2008方案”改革经验,可以为当前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纵观高考建制70年的政策演变,其大致历经了统招方向的确定、遭遇否定并中断、恢复与科学化探索以及建立新高考体系四个发展阶段。由于高考制度内外部关系的复杂性,高考改革主要遵循三大逻辑,即:以满足“多维需求”为导向的适应性改革逻辑、以注重“积小变大”为策略的渐进式改革逻辑和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的稳中求变改革逻辑。从高考政策的演变特征来看,演变动力实现了由政治主导到多元利益博弈的转变,演变取向完成了由追求效率与科学到强调公平与质量的转向,演变路径基本以由试点试验到全面铺开为主。基于我国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未来的高考政策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综合评价招生将成为高校招生主渠道;二是高考指挥棒将转向引导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三是高考制度体系将趋于相对成熟与稳定;四是高考改革将注重构建高质量人才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