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建华 《小学语文》2010,(7):109-112
第一个问题:教科书的内容如何处理? 综合性学习在教科书上是以主题形式整组呈现的,如果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的内容来组织学习就变成阅读教学了。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其实,书上的综合性学习分成“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部分,我们真正要做的应该主要涉及活动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学习发展部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招聘专职的培训管理者?作为商业机构,企业追求的是为相关利益者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希望学习发展部门能够像其他业务部门一样,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既然“培训”也是一种产品,仅仅将其简单打包送给客户就完事了吗?当然不是,培训也需要经过前期战略定位、客户需求调研、研发和设计、生产、包装、出货、客户体验、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流程。  相似文献   

3.
林湘 《广西教育》2010,(13):42-43
在数学教育界,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学生应该要理解数学。”原因何在?因为数学理解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谓数学理解?就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一直是我们思考的主题之一,实践中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即通过有效提问引领学生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4.
“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大力推崇。俗话说,学问学问,一要学,二要问。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科学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质疑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素养之一,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就成为每位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面对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诸多问题和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能力?为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质疑的习惯、对质疑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质疑的态度和方法、在质疑方面存在障碍的原因等方面。随后我们对本校27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整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当问到“质疑”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和其他学习形式(如:听课、课前预习、完成作业)相比较,你认为它应排列的位置时?有74.2%的学生将“质疑”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排在最后一位。  相似文献   

5.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中指出兴趣有很大的动机成分,而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可以说产生了学习兴趣,就意味着产生了要学习的动机。而要学好一门知识,具备“要学习”的动机是首要条件。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习效率自然会随之而提高。那么如何发挥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物理课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加生动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物理的起始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母婴世界》2013,(9):10-10
又到新学期了。牙牙学语的小家伙终于松开母亲的手,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尽管不舍,但孩子的确长大了,他们有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学习。本期特别企划,应景而生,讲“学习”。不同一般,我们分享的不是如何提升学习效率,不是如何开发智力,不是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而是最单纯的:让学习变得快乐起来,如特企开版所说,要开心上学堂。“挑灯夜战”、“披星戴月”、“悬梁刺股”……成语词典里形容刻苦学习的词语多不胜数,而在年少时,老师也常说,学习之路不平坦,要坚持,要刻苦。那为什么我们偏偏要说快乐学习呢?是希望避过险阻,抄小路,  相似文献   

7.
陈健 《四川教育》2008,(12):33-33
本轮课改的最大变化在于: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如何通过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把握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讲授的度与关系?如何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提升课堂效率?这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要着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黄吉鸿 《教师博览》2022,(17):41-43
<正>2021年7月,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正式拉开序幕。在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变革中,中小学教师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双减”?“双减”中我们要做一些什么改变?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之后,如何确保学生的成绩不下滑?我们发现,“双减”的核心和实质在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  相似文献   

9.
经历学习:回归幼儿学习的本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幼儿“经历学习”的概念,并试图就幼儿“经历学习”的涵义、价值,以及两个实施中的基本问题“让幼儿经历什么?”“让幼儿如何经历?”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在是道出了愉快学习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数学,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必将迎来一片新天地!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习呢?  相似文献   

11.
新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什么?我们的培训应如何为新教师提供所需?笔者认为:基于新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内容要贴近新教师成长的需求,如教育素养养成、教学素养提高、管理能力增强;培训模式要依据培训内容选择、创新,如“讲授——互动”培训模式、协同培训模式、案例式培训模式、“自主发展学习”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婵娟 《学周刊C版》2010,(12):177-178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明显感到了数学学习的压力,学习乐趣和信心也随之渐渐消失。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难的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其次是在平日的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下面我就这两点具体来谈。  相似文献   

13.
刘德水:今天我们谈谈“自主学习”这个话题。自主学习,是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蒋老师和吴老师分别上了两次课:《动物的疼痛》和《京味小说》选修专题,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点,做了一些尝试。我想知道.从理念到行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14.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15.
邻居家小明就要升入初一了,面对将要跨上的人生新台阶,面对五彩斑斓的初中生活.他非常好奇,见了我就问:“初中学习紧张吗?知识好学吗?难题多吗?”我笑着回答:“只是改变一下环境,你在长大,知识也在长大.,,初中知识就像我们每天吃的馒头米饭一样重要,初中生活是我们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方式与快乐,也肯定有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成就.  相似文献   

16.
曾经问过不少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语文学习中最难学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答案“文言文”。在不少学生的眼中文言文就成了过山的老虎,阻碍了我们的语文学习,并且成了影响我们语文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文言文真的就这么难学吗?其实选入我们初中语文课本的都是一些非常浅显的文言文,而且我们的编者也对这些文言文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相似文献   

17.
[案例]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乘法”。大家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这节课主要由你们来自学,看哪些小朋友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掌握有关“乘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的弊端,大力倡导自主学习.作为当今的物理教师,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既然我们是学历史的、教历史的,就应该不断叩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历史?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历史?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总结、反思出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我本人粗浅地认为历史有三方面价值让我们为之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20.
刘权 《考试周刊》2013,(80):32-3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耕地要“备耕”,工人生产要“备料”.战士打仗要“备战”,这都是“预”。正如教师讲课要备课一样,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提前了解学习内容,这就是预习。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给学生高效的预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提高初中语文预习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