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9,(1):104-107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用概念整合来分析《易经》卦爻辞的英译,两者的结合有利于诠释《易经》的丰富内涵,在认知过程的输入输出两个空间之间加深对《易经》卦爻辞及其英译的理解,也拓展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易经》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人生智慧和哲学经典,卦爻象和卦爻辞是其智慧最直观和直接的反映。以卦爻象和卦爻辞为分析对象,以哲学相对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卦爻象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以及卦爻辞的相对绝对关系,并通过相对和绝对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尤其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性和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把握卦与卦的相互区别及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易经》不仅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还具有很高的学价值。《易经》封爻辞运用了与形象思维极其类似的创作方法-“观物取象”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叙述和描写,并在章法结构上体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易经》某些卦爻辞具有明显的诗歌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儒家五经之一,《易经》对于我们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等具有极大意义。虽然阅读《易经》的人很多,为《易经》译注的学者也有很多,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理解《易经》一般都满足于对卦爻辞、占筮或阴阳范畴等方面的正确把握上,而对其中的思维方式关注较少,延边大学于春海教授新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力作《<易经>与取象思维》,对东方古老的神秘思维方式——取象思维进行了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系辞》下言《周易》的取象方式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身”即卦爻辞中频繁出现的鼻、耳、颊、背、臀等身体词汇。这些词汇的存在给具体卦爻辞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历代注家的各种诠释总有隔靴之感。本文将《易经》中出现的全部身体词汇进行排列,发现它仅仅限于某些身体部位,而这些部位又恰恰是古代刑罚的施刑部位。考古资料、《尚书》、《庄子》及《周易》本文均可以证明:"近取诸身"其实是上古刑罚的反映。它反映了上古刑罚的威慑力,也透露出《易》忧患意识的一部分现实来源。  相似文献   

6.
《易经》心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易经》心理思想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关注不够。通过对《易经》中“心”、“思”范畴的探讨,了解其中心理思想的概貌。并通过对《观》卦爻辞的分析,较为深入地认识《易经》在认知过程、思维层次在中国心理思想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先秦诸子所产生的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评孙奇逢“以人合天”思想的理论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之十二李之鉴产生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卦爻符号序列与文字序列结合为体系的整体《易》象,是对客观世界本质认识的理论成果。《读易大旨》云:“圣人之《易》,不过模写其象数而已,非有心安排也。”(《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近年来《易经》研究的偏颇情况出发,重点论述《周易》的文学价值。本文认为,《周易》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以简洁的文笔进行记述,富有现实主义精神和认识意义;从文学发展上看,卦爻辞韵语实为从甲骨卜辞到‘诗经’韵语的过渡形态;从体裁上看,卦爻辞提供了多种文学样式;它还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了文学的表达方式,为后世写作提供了手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屈子为文,十分注重文情,这不仅有理论,而且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其《离骚》,可谓奇文郁起。一在《离骚》产生之前,系统论述文与情及其相互关系的,首推孔子。《周易·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此为解释卦象和卦爻辞而言,即指圣人立卦象以表现意念,设卦爻辞以表现情之真伪。这实际上是讲形象和概念、文和情的  相似文献   

10.
阴阳思想是《周易》哲学的核心,虽然相较而言《易传》中阴阳思想更加成熟,但其根本仍然在《易经》之中。《易经》从编排形制到其中的符号推演再到作为载体的卦爻辞,无不透露着阴阳对立、矛盾转化的思想。而《易经》的根本目的便是以这种阴阳思想作为基本准则,用以认识宇宙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最终做到趋吉避凶。  相似文献   

11.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从经和传产生的年代看,《易经》产生于西周初年,《易传》形成的下限在先秦时期,二者相隔年代较为久远。但从基本精神上看,我们认为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易经》是一部占卜的书籍。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易经》反映了当对人们的认识发展的水平。《易经》卦爻辞的内容,涉及宗教迷信、人生态度、伦理观念以及宇宙观、认识论等。而《易传》也正是在这些方面继承和发挥了《易经》的思想。可以说,《易经》通过占筮吉凶的外在方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书。它的卦爻符号和解释卦爻意义的文字符号构成一个严整、有序的符号系统,可称为中国古代的符号逻辑,对于古代思想家逻辑思维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对《易经》的象数思维卦爻符号系统的结构组成及推演的逻辑特点试作说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卦爻符号与数有不可分的关系,符号的形成与结构都反映古代人对数的认识;第二部分阐述卦爻符号的象征意义,对有限的符号反映无限的认识作概括的说明;第三部分阐述符号系统是一种类比推理,对这一符号系统的推理原则作简要的叙述。最后的结语指出《易经》的符号逻辑有其丰富的科学内容,值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茅”因其实用功能成为先民生活重要资料来源,进入文明社会后因其实用的社会化而具备了礼俗性质,并见于各种文献。《周易》的《泰》《否》卦爻辞“拔茅茹,以其汇”与祭礼、《大过》卦爻辞“藉用白茅”与婚礼均有联系,本文依据“茅”相关礼俗暗蕴的礼义,对相关卦旨进行阐明。礼俗的接入不但对《周易》文本的理解有所补益,也可深化殷周礼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格言和谚语是早期的文学样式,完全符合文学的基本性质。《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和语言运用的艺术化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作为议论文学的源头,先秦格言和谚语直接影响形成箴铭、哲理诗、寓言等文学体裁,并且对先秦议论文学基本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先秦格言和谚语及《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在先秦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易经》卦爻辞哲学义理中含有系统的"天命—君本—民生"政治思想,包含一系列的政治权力观、政治阶级观、政治统治观、政治发展观与道德政治观等政治观念。反思卦爻辞中的政治思想内容与构建政治思想的方法,对于认识传统政治思想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家台秦简《易占》的出土,证明了《归藏》为殷代之易的真实性.《归藏易》的文本形态,呈现出“临事而占”特点,这既说明了现存的《归藏》卦辞为当时占筮活动的原始记录,也说明了《归藏》的时代还没有出现固定的爻辞,当然也没有爻变现象.此外,《归藏》文本形态还具有“押韵”、多用“四字句”的特点,这对《周易》卦爻辞的创制有着一定的影响.春秋时期《周易》象数和义理学派的兴起,导致了《归藏》退出了易占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易经》是一部卜以决疑的筮书。然而,其中有关"阴阳"即二分与对立的观念、思想却是俯拾皆是。文章通过对"—""--"符号与卦象中的"阴阳"、卦爻辞中的"阴阳"以及同一卦六爻辞之间的"阴阳"的考察,旨在对《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与思想有一基本的认知与把握,这对于思考《易经》在日后为何由卜筮之书上升为哲学之书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周易》卦爻辞编定的年代,学者们虽然作了不少文章,但是见仁见智,至今众说不一。较有影响的有三说:殷周之际(持此说者居多)、西周末年、战国初年。后一说时代嫌晚,难以成立,前二说又未免把时代定得过早。先秦绝大多数著作,都不是成于一时,出自一手,《易经》这样的策筮著作,更是如此。《左传》、《国语》所引爻辞尚无爻题,近年考古发现,卦画中的阴阳符号直到西汉尚未定型,而独以为卦爻辞编定于殷周之际或西周之末,很难符合实际。本文想就卦爻辞的内容及《易》与《诗》、《书》、《春秋》的关系,结合有关出土资料,提出一些浅见,说明卦爻辞的编定已入春秋后期,但不晚于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不当之处,希望指正。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周易》卦爻辞中民间歌谣存在的几种形式,并通过具体的卦爻辞的实例研究,说明了《周易》中的一些卦爻辞与民间歌谣的关系,并能够弃绝卦爻的义理,切近其作为歌谣的原初风貌及涵义,从而展现了古老而纯朴的先民的生活习俗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