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在学界被简称为后学(post-ism)研究。这一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观点各异,取向不同。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加以反思中强调:后学研究不仅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分析那些客观研究者的观点,还应该对后现代推进者观点加以梳理,对客观研究加以总结。要弄清“后学在中国”这个多维多面的问题,只能在学术正的历史平台上认真地考察各方的观点,对那些严肃的研究加以首肯,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和想当然的滑过问题边界的做法,加以实事求是的审理,才能使反思有其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呈现出研究主体的复杂性。因研究者各自的价值归缩,精神取向,思想资源和学术意趣不同,造成了学界研究群体中观点的彼此对立或价值判断的多元并存状态,形成中国当代后学研究的多样化走向。在这种多元化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推进者的声音值得注意,比较有代表性的声音是:张扬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调从中心走向文化边缘,坚持后学理论思想探源性研究,关注而上学的命运与后现代实在论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呈现出研究主体的复杂性.因研究者各自的价值归宿、精神取向、思想资源和学术意趣不同,造成了学界研究群体中观点的彼此对立或价值判断的多元并存状态,形成中国当代后学研究的多样化走向.在这种多元化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推进者的声音值得注意,比较有代表性的声音是张扬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调从中心走向文化边缘,坚持后学理论思想探源性研究,关注形而上学的命运与后现代实在论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在中国”显示了语境对接受的影响。詹姆逊不是后现代理论的原创者,但“新马克思主义”身份使他的后现代理论在中国有众多的读者。90年代兴起的商业文化为中国接受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提供了现实语境,中国接受者却悬置了他的批判立场。詹姆逊对现代性的批判、对多样现代性的质疑是基于西方知识分子的反思,却与中国对现代性追求的特殊语境存在落差。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语境下国家理论面临着来自对理性主义国家观念的各种批评。而各种形形色色的批评也都基于后现代理论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建构。现代性理性国家理论所声称的国家观念在面临个人观念、弱势群体、地方性文化、具体差别等同题时,往往显出无奈与慌恐,国家理论的种种危机造成了人的道德被公共化、地方性差异被抹杀、不平等对待等一系列后现代语境下的后果。从当代国家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下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出发,浅析现代性国家理论与当下后现代国家理论的冲突与对接。从而解析后现代语境中国家理论的出路与解脱。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与当代传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的现代性思潮中,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西方重要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中国学者同样在面对这一问题。如何对全球化话语的合法性加以思考,并对全球化中的传媒文化加以定位,进而表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即强调差异性、边缘性、少数话语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互动对话,均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界对“全球化语境”的研讨已历时数年。学们大多是将其视为不言自明的术语及理论加以运用,并未对“全球化语境”的可行性、适用性予以充分论证,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亦缺乏清醒认识。目前条件下的“全球化语境”实质上是一种“后现代性全球化”。这是一种纯西方式的语境。对这种语境的营造、追捧、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化殖民主义、“西方中心论”的认同与接受。本旨在通过对其的重新研核及对当代论发展历程的全面反思,列举出我们的论建设中所存在的经验前置、语境混淆、观念错位、价值迷失等问题。要建设,而不是解构或颠覆,这是本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步入环境时代后,西方理论界中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了整体有机世界观和生态危机实质是生态文化危机等重要观点。从建设性后现代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视角来透视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价值观、世界观、发展观和科技观,对解决中国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角度对当代艺术加以透视,获得了新的问题意识.文章关注的基本层面是:消费主义与后现代艺术,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技术复制与意义,后现代性问题与艺术危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企图探究消费社会语境中后现代艺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听不懂‘严肃音乐’”是困扰音乐爱好者的普遍问题。追其根源,这是一种视觉化、概念化的“非音乐”错误审美观。本文从音乐本体出发,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所在,并提出在严肃音乐欣赏中要“听觉中的判断,而不要判断中的听觉”,倡导以客观听觉感受为出发点和基础,遵循音乐想象力的尺度来进行严肃音乐的审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要转变为以前象征文化为主流的后现代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视并研究前象征文化中的教师权威,正是前象征文化面向未来的表现。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审视过去、适应现在,还要面向未来。教师权威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合理转向。这种转向要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权威加以利用,同时要对以前象征文化为主的后现代语境中的教师权威在斟酌之后加以借鉴。教师权威的转向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教育的需求,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超越能力的人。教师权威转向需要外在制度的保障、教师内在品质的提升,并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师生的交往活动中。教师权威的转向是教育实践的合理期盼。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反思?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反思"的概念非常接近儒家的"内省",指通过心灵的反观和内求,实现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认识、批判和超越,提升个体心灵的境界。西方教育家杜威把“反思”定义为: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地、严肃地、持久不断地深思。”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文化转向展示了一条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嬗变轨迹。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为后现代转向创造了有利的现实语境,而这其中电视文化的拓展更成了后现代版图扩张的重要一环。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它在技术、审美与叙事等方面都显现了其后现代的特质。然而,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也带来了符号幻象、视觉幻象与娱乐幻象,需要我们严肃而理性地去面对。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主义批评在西方学界崛起的背景是后现代主义,它对后现代理论既有批评方法论的沿袭也有理论论本体的反叛。正是在与各种后学理论的交锋中,新历史主义明确了文化诗学的学术理想。从文化诗学的批评方法论和理论旨趣两方面,对新历史主义与后现代理论的话语关系作出适当清理,是正确理解新历史主义话语特征的前提条件,也是文化诗学的谱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经济全球化与文艺民族化的紧张关系中,由持续的现代化追求导致了文艺民族化身份模糊乃至丧失,并随之产生了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它源自于汉语文学在“中、西结构”中的位置、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在全球化与民族化张力中的特殊处境。当前中国文学现代化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化语境把中国作家个体和文学写作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空维度。这个新维度对于文学写作的根本意义在于承受、反抗一种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采取平视的审美视角,以实现中国文化由“拿来”到“输出”的转化,这将成为中国后现代作家个体自我认同和文学写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  相似文献   

16.
文化政治在近些年的学术界频繁出现。正确认识文化政治的含义对于理解当前出现的诸多文化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后现代文化语境出发。对文化政治的当下意义进行了阐释和注解,特别是对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政治的源起、复合理论的交融、微观政治的倾向以及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化政治的两个重要表现: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进行了概述和阐释。对当前文化政治的含义理解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术问题,在新的时代里我们要作出新的回答。《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一书对这个问题加以梳理,作出全面的回答,并从历史的角度科学地说明了唯物史观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后现代转向,文学研究也不可避免要处于后现代语境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传统显学的莎士比亚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后现代化。文章试图以"经典"问题为切入点,对后现代语境下的莎士比亚研究的范畴和方法进行概论式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间的文化和交流以及冲突和竞争成为世界突出的问题。传统文化在面临全球化冲击的语境中,由于它的超时代性、开放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内在特质,不仅没有被消解,而且客观上全球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并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身处“理论之后”的理论建构时代的青年学者马建辉,继承自己先前《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一书的脉络,在新近出版的《走向文学理论解释学》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对老一代文艺理论家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融汇近些年自己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所思所感,从翻译、学术论争、语境、个体经验等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行了严肃而辩证的反思。通过对当下中国文学理论界遇到的诸多重大问题的分析,作者致力于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对中国文学理论解释学的未来加以思考,从而试图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解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