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抚摸的力量     
有个孤儿,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上学也是大家凑的钱。后来孤儿成为名人,忘不了乡亲,他回家了。他最先要看望的人,是一位老奶奶。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因为这位老奶奶,从来没给  相似文献   

2.
快乐的一家     
我的家像一个动物园。妈妈像一只火鸡,生气时脸涨得红红的,眼睛还瞪得大大的,手一插,像是要活吞了我一样。爸爸像一头又肥又大的猪,吃完饭就睡觉,睡醒了又吃。就这样吃了睡,睡了吃的他,肚子像气球一样大,快比猪肚子还大了。大妈像一匹有力的马,马生气时,就是光踢不打,我大妈就是这样。有一次,她生气了,就把我踢出了"千里之外’——其实她并没有把我踢  相似文献   

3.
青铜葵花     
曹文轩 《广西教育》2007,(11C):22-23
从此,青铜的世界改变了。 当同岁的孩子到了年龄都去上学时,他却没有上学。不是他不想上学,而是学校不收。看着大麦地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背着书包、欢天喜地地去学校读书,青铜只能远远地站在一边看着。每逢这个时候,就会有一只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那是奶奶的手。奶奶不说话。她知道孙子心里在想什么。她就这样,用她那双皱皱巴巴的、有点儿僵硬的手,在他的头上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最后,青铜会将手伸给奶奶。奶奶就拉着他的手,转身往家走,或是到田野上去。  相似文献   

4.
我的外号     
我有一个外号叫微波炉,这个外号是同学们给我取的,一年级时就有了。二年级时,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叫王中南,他也有个外号叫王中王火腿肠。老师让王中南坐在我边上,同学们都大叫:刚好微波炉烤火腿肠。又有一次我到姐姐学校去做作业,她的同学问我叫什么,我说了自己的名字,她听了立即大笑:微波炉,微波炉。我气极了,心想: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还没上学的时候就叫妈妈给我重新换一个名字。有时我想起自己的名字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的外号$浙江江山市城南小学@邵蔚波  相似文献   

5.
一次,我带孩子乘公共汽车去他姥姥家。车上人很拥挤,我好不容易弄到了一个座位。可刚坐下不久,又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颤巍巍地站在车门旁,半天无人让座。这时我动员孩子:“你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位置     
曾经有一个哲学的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个命题,很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们的心都在“流浪”、在寻找,有时很迷茫,不知自己在找什么,其实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的心流浪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很多人被淹没,也有些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位置到底是什么?只有心知道。记得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偷去撬一家人的门锁。听到声音,里面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把门打开,却错把他当成是来修水笼头的。小偷心里很慌,连忙称他是修理工,老奶奶就热情地把他让进屋里。他很快就把水笼头修好了。老奶奶一个人生活,卫生间的水笼头坏了很久,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有人来修,水笼头今天终于被修好。老奶奶热情给他倒茶、拿水果,说了很多感激的话,使他头一次这样受人尊重,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小偷很感动,原来他竟可以在别人心里有这样美好的位置,他也是一个真正有用的人。这一次他“撬锁”未遂,却收获最多。他从此不再偷盗,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后来他成为一名水暖工,在休息日常常去帮助老奶奶干家务活,照顾这位孤独的老人。他的行动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他自己,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  相似文献   

7.
<正>朋友的女儿十多年前考上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在硅谷发展,工作之余又修了MBA学位,现在在一家世界顶级的IT公司里工作,亲朋好友都觉得她很有出息。现在她自己的女儿也快到上学的年龄了,回来看望父母时,大家见到她就半开玩笑地问:"以后要把孩子培养进哪所常青藤大学?"她却很坚决地摆手说:"我不培养,她能上哪儿就上哪儿。"随后,她讲了  相似文献   

8.
校外辅导员杨爷爷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女刚一上车,立刻就有人起身让座,还没等老奶奶走过去,她的小孙女抢先一屁股坐下了。老奶奶不仅没有责怪她,还用一只手扶着前座的背靠, 另一只手扶着后座的背靠,保护着小孙女,生怕她摔着了。故事讲到这儿,引起了我的思考:公车上的座位该让谁坐? 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老人上了车,可没有一个人为他让座。售票员尖着嗓门大声喊:"哪位帅哥美女  相似文献   

9.
问:我女儿3岁了,白天一直由奶奶带着。最近几天,我发现她稍有不如意就说:“真讨厌。”比如有次家里来了客人,人家非常喜欢她就摸了一下她的头,她却一回头就说:“真讨厌!”令我们很尴尬。还有一次,她和我朋友的孩子一起玩,争抢玩具时她又对着小朋友说:“真讨厌!”还对着我的朋友说:“你真讨厌!”事后我们都批评她,她就说我们真讨厌。我觉得这样的口头禅不好,而且宝宝也快上幼儿园了,如果经常这样对待小朋友和老师,多不礼貌啊!可是怎样让她改掉呢?四川成都范黎答:这位母亲不必太焦虑,宝宝说“真讨厌”时所表达的意思并非就是成人所理解的字面…  相似文献   

10.
12年前我开始从事班主任工作,记得当时我最头疼的就是对那些“双差生”的转化工作。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美术报》上读到一个故事:有位著名画家,在他读小学时最不喜欢美术课,所以他经常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某些老师眼里的“坏学生”。有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当堂画一幅画,画完以后,老师说:“大家现在把自己的作品摊开放在桌子上,然后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我来欣赏每位同学的作品,如果我摸了一下你的头,这就说明你画得很棒很棒。”那一次他的头被老师轻轻地摸了摸,他激动不已,从此就对画画充满了信心,而他绘画的天赋也得到了淋漓…  相似文献   

11.
善待孩子     
"善待我们的孩子,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有一次,一个宝宝用手指去摸电插座,妈妈发现后又担心又害怕,拿起宝宝的手狠狠打了几下说:"以后不许摸,那是电老虎,会打死人的。"可是当她一离开,宝宝又去摸了。于是这位妈妈拿起尺子狠狠打了孩子。我明白这位妈妈是担心宝宝有危险,可这么做的结果是:宝宝仍会去摸。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说了一句骂人的话,原本他不知道此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孟红梅 《班主任》2013,(11):49-50
三年前,儿子表现出明显的叛逆期对抗,动辄与我对着干,甚至争吵起来,我很是烦恼。有一次,我忍不住斥责他:“现在的你整个一刺儿球,一碰就扎手。”儿子昂起头:“我要是刺儿球,那刺儿有逆着长的,也有顺着长的,如果您顺着方向摸就不会扎手。”我怔住了,想想那刺儿球,不就像儿子所说的那样吗?轻轻地顺着方向摸就不会扎手,而急躁地逆着方向摸自然被扎得又深又痛了。  相似文献   

13.
我家前面,有一排民房,那有一个特别会种花草的老奶奶,我们是好朋友。 一日黄昏,我到老奶奶家去玩。老奶奶正在生火做饭,她烧的是豆秸。她每往灶里添一把豆秸之前,都要把豆秸放在耳边摇一摇,如果有响声,她就从满把豆秸中,仔细找出有豆的豆荚,把豆剥出来。老奶奶眼前的锅台上,放着一个缺了口的小白瓷碗,里面已经有了半碗豆。  相似文献   

14.
每当我读《做诚实守信人》这篇文章时,我就会想起:我在学校时,老师会要求我做一个诚信的学生。在家里,爸爸妈妈让我做一个诚信的孩子。当时我并不知道诚信是什么?可是自从我读了这篇文章,我读懂了什么是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换句话说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说到这里,我们的周围就有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叫宋庆龄,她就是一位遵守诺言的人。有一次一所幼儿园接到上级的通知,说宋庆龄要来看望孩子们。大家高高兴兴地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那一天,突然刮起了沙尘暴,飞沙  相似文献   

15.
住进医院的病房几天后,我发现我的邻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病人。他患的什么病,大家都说不上来。他住院的时间,少则也有三个月了。最让大家吃惊的是,每天来看望他的人却是络绎不绝。这不,又来了一位看望他的人。  相似文献   

16.
我常常在想:要是我有一张魔毯,那该多好呀!一天,我又起晚了,没坐上校车,于是,我一吹口哨,魔毯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说:“加速前进,去学校!”魔毯马上载着我去上学。在途中,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气喘吁吁地走着,于是吩咐魔毯先把老奶奶送回家,再回到这里接我去上学。魔毯飞快地把老奶奶送回家里,然后又把我载到了学校。当我来到教室时,校车还没有进校园呢!我的速度比校车还快,这都是魔毯的功劳。有一次,中山市发生特大水灾。据电视台报道,供应我们教材的新华书店马上要被水淹了。那些书可不能被水淹呀,那可是全市学生的课本呀!我急忙乘坐魔毯去抢…  相似文献   

17.
愚人节风波     
4月1日是愚人节,是外国人的节日,可我们班也过节了。那天早上,在上学路上一位同学对我说:“你的鞋带掉了。”我低头一看,没掉呀!再抬起头看她,她笑着对我说:“愚人节快乐!”我也只好对她笑了笑。到了教室,她又对每位同学都说了一次同样的话,弄得许多人上当,然后她又同样对他们补上一句“愚人节快乐”,大家都一笑置之。第一节下课后,我的一个好朋友突然跑来对我说:“听说你们原来分开的班级要再重组成一个班,是不是真的?”我听了很惊讶,说:“你听谁说的,我怎么没听说过?怎么可能有这种事,今天是愚人节,大概是谁开玩笑吧!”可是她却说:“有人…  相似文献   

18.
儿子涛涛今年6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开学时我曾问孩子:愿不愿意上学。儿子满怀信心地告诉我:我特别喜欢学校,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我很开心。听到孩子这样回答,我备感欣慰,同时,我也坚信,儿子不但能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并且各方面表现也会很好。可上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发现儿子有了变化,经常闷闷不乐,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说。我正纳闷的时候,孩子的班主任找到了我,张老师告诉了我这样几件事:涛涛这孩子,长得机灵可爱,刚入学的时候,特别懂礼貌,深得大家的喜欢。可慢慢地,涛涛暴露出了这样一个毛病。有一次老师上课提问,没有叫他发言,结果,就看见他一…  相似文献   

19.
刚开始,儿子小迪把上学当成了乐事。头两天,还在睡梦中的儿子一听到我喊"上学啦",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了。第三天,他变得有些勉强。到了第四天、第五天,他干脆哭着喊着不愿意去了。原因是第三天他和小朋友打架抓伤了对方的脸,挨了老师的训斥;第四天他试图去摸滚烫的开水壶,被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第4期《年月日》教学(二)一文中,第一环节的故事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奶奶今年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但她只过了19个生日,而老奶奶的孙子今年21岁,但他已经过了20个生日。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老奶奶没有她的孙子过的生日多吗?故事引入、设置悬念是个比较好的导入方法,但前提是“相关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笔者认为以上的“故事情节”不符合我国的风俗习惯。笔者曾听过一节课,也是这样导入的。师:……生:我听爷爷说,他们小时候很苦。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