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2014,(43):10-10
《中国新闻周刊》第684期封面报道“80后独生父母调查”。有人担心,80后独生父母自己不够成熟;也有人充满期待,因为他们是更重教育、更重自我、更具公民精神的一代。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代,已相继进入而立之年,他们正式从孩子变成父母,从“小皇帝”成长为“监护人”。未来十年,随着越来越多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出生,由第—代独生父母养育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家庭将超过1000万个。有人担心,80后独生父母自己还是垮掉的、自私的、没有责任的一代,如何教育他们的下—代;也有人充满期待,因为他们是更重教育、更重自我、更具公民精神的—代。  相似文献   

3.
吕衍海  李能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8,(2):I0001-I0001
隆冬时节,我从山东滕州市入伍来到祖国最北最冷的地方。19岁了,从未出过远门,父母在我临别时不停地流泪.担心我这个独生儿子受不了北方的寒冷。可是,在驻地最寒冷的军营里,有最温暖的关怀。下面就讲讲我刘凯来新兵营的一些事儿吧。  相似文献   

4.
李佩山 《青年记者》2009,(18):102-102
模范通讯员蒙标成,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今年9月,蒙标成的独生女儿蒙晓丹,带着西南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的录取通知书和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公司工会“金秋助学”的资助金,高兴地乘坐1485次列车赴四川绵阳报到。  相似文献   

5.
沉痛的反思     
我在讦悔,我在反思,因为我在通讯报道中发过失实稿件,那是我不深入采访,道听途说写新闻得到的苦果。事情虽已过去三年,但我的心仍在发颤。我是1982年走出高中校门后在农村从事新闻报道的。刚掂笔写稿时,我对新闻的真实性认识不足,并错误的认为只要有其事,虚构些情节也是可以的。1985年秋,我听说陈庄乡三道山村董福瑞老夫妇的独生儿子死了以后,未婚儿媳主动做好自己父母的思想工作,到董老夫妇家当“闺女”,后又招女婿养活二老。我认为是个好题材,本该及时进行深入采访,查对事实进行报道。但我却认为,既  相似文献   

6.
杨绛先生近年过得不容易。1997年3月4日,59岁的独生女儿钱瑗不幸病逝。钱瑗是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先前,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回到爸妈身边,陪二老享受那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女儿病逝,“老年丧子”,甚是难过,痛苦之后,钱钟书先生便常  相似文献   

7.
如此看来,常祝人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未必真是好话。对喜欢胡吃海塞者,或许该祝其患轻度胃溃疡或者严重过敏体质;对控制不住要开快车者,或许该祝他得某种运动障碍病;对爱好出入红灯区者。或许应当祝其疲软无能……让其“不要太得意”,更不要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才好。要克隆一个著名外交家,得给这“举目无亲的孤儿”克隆一个与样本同样的成长环境(人群),样本的父母和重要社会关系一个也不能少,而如果让克隆人的父母也真跟外交家的父母一样,还得纵向地克隆外交家父母的父母……结论是,“你得克隆整个世界。少一点也不成。”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道德有危机的社会里,有的父母可能会教育子女“话到嘴边留三分”,暗示“该撒谎时就撒谎”。但是,这些父母并不会喜欢子女对自己说谎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家庭教育丛刊《父母必读))已于四月份创刊。该刊主要围绕家庭教育这个中心,交流经验,传播知识,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父母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责任心。它辟有“家教楷模”、“教子篇”、“话说儿女事”、“育苗集”、“大家谈”、“教师笔记摘录”、“国外见闻”、  相似文献   

10.
汤雄 《出版参考》2009,(11):25-26
用英语为路易·艾黎写了一分“保证书” 1967年,刘少奇、王光美夫妇被监禁后,他们的孩子千方百计地打听其父母的下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写信给宋庆龄,求助于“宋妈妈”。信中说,他们现在被迫搬家,天各一方,一点也不知道父母的情况,希望“宋妈妈”能帮助他们找到父母,并能让他们看一眼。  相似文献   

11.
亲情两地书     
在我的书桌里,珍藏着两叠厚厚的书信,它是我们家的瑰宝,也是我和妻子迷惘中的希望、孤寂中的安慰…… 1986年夏天,我们的独生女儿出乎意外地被外交学院录取了。消息传出,有人为我们高兴:“这一下你们家出了个女外交官了!”也有人为我们忧虑:“女儿到北京读书,家里只剩下你们夫妻俩,多寂寞冷清啊!”一时间,我们心头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相似文献   

12.
《辞海》中说“父母官”称谓始于宋代,这是不确切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诗经·大雅》就有“恺悌君子,民之父母”的记载,意思是,国君要体察民情,顺乎民意,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这样就可称得上人民的父母了。 称“君子”(国君)为民之父母,那么,百姓就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一些“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工作者渐渐走进新闻队伍,有的已成长为多家媒体的主力军。在不少人心目中,“80后”、“90后”是独生的一代,是“没有责任的一代”。客观地讲,这一代人虽然有不成熟的一面,但他们充满朝气和激情,有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眼光。他们渴望被认可和重视,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和自我价值实现方面的渴求更加强烈。如何引导这些后起之秀扬长避短,是保持新闻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摆在各级新闻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吕山  李熠  林颖 《新闻与写作》2022,(11):92-106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冲击、影响了传统模式的亲子关系建构。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远距离家庭的相处方式,建构了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本文通过对15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协同访谈,考察了他们如何共同“驯化”手机,以达到“做家庭”的动态建构与亲职划界。本研究指出: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发挥出新的意义和实践策略,父母得以弥补内心的亏欠感,以“媒介替身”的方式陪伴儿童成长;远距亲职实践仍然受限于传统的性别脚本,造成母职和父职在“做家庭”过程中持续的不对等;同时儿童并非完全被教导的客体,他们同样借助媒介“再驯化”策略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乃至对日常监视的抵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反而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到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绝对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在这种状态下,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孩子们只好装作既听话又顺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独生子女多是“小皇帝”,父母们献给“小皇帝”的贡品,多是各式各样的营养品。然而,在这一庞大纷杂的市场上却潜藏了种种隐忧。虚假的宣传,催熟的花粉,无情的倾销,危害着“小皇帝”的身心健康,也无情地掏空了父母们的腰包。  相似文献   

17.
春节已过,本来是喜庆的节日,对许多80后年轻夫妻来说,却有了独有的烦恼。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春节的核心就是团圆。而目前很多80后夫妻却开始为去谁家过年犯难。难就难在这些小夫妻“都是家里独生娃,谁不想回自己家,一年从头忙到尾,陪陪老爹和老妈。”  相似文献   

18.
丁萨 《大观周刊》2010,(29):7-9
七夕.这个带着古老而美丽传说的节目即将如期而至,繁忙的你想到怎么过了吗?约爱人?你OUT了!今年七夕流行“亲流感”!约上父母吧,和父母、爱人一起过一个时尚的七夕之“亲情大约会”!带父母玩转各种他们不曾玩过.也不曾想过的新奇事物、新鲜玩场,让我们的父母感受一场来自新时代的趣味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听父母说:“等你们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颇为不解。一天,父母一早要他一块去地里刨地,年轻人嫌刨地累,撒谎说自己有点急事就出去了。在路上游荡了不久,他遇到一位高人,便向高人请教:“为什么父母老爱对我说‘等  相似文献   

20.
张小磨 《今传媒》2008,(4):9-10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的人数已经接近1.5亿人,由此而造成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至外地工作者,居所环境不佳,且颠沛流离)和“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儿童或独居或与无力照养的祖父母生活于原居住地)总和将近5000万人。“流动儿童”教育、生存、保护、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