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7月23日至25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研究康有为的学者、专家、教授在美丽的海演城市青岛,举行了“康有为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青岛康有为研究会、青岛社会科学院和青岛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得到青岛市委和市府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与会期间,组委会不仅收到数十篇有关康有为与中国近代化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2.
马洪林教授,山东省淄博市人,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上海师范学院、西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青岛康有为研究会、基金会顾问等。马洪林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在这一领域发表了  相似文献   

3.
1891年康有为于广州创建了“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宣传变法维新的思想和主张。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万木草堂培养了诸多颇有影响的维新派人士。原因何在?本文通过康有为的政治抱负与万木草堂的培养目标,康有为的知识构成与万木草堂的教学内容,康有为的治学态度与万木草堂的教学方式三个视角,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一康有为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著名代表,但他又十分推崇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营垒的陆王心学,认为它是十分有用的推行变法维新的思想武器。梁启超在上个世纪末第一次向公众披露了康有为信仰陆王心学的真相。他在一八九九年发表了《康有为传》一文,系统地介绍了康有为的家世、经历和思想,其中写道:“九江之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的体育思想,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倡三育并重的主张,为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开辟了先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康有为体育思想分前期、后期,着重论述康有为体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产生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大同理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理想,大同世界更是为万千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各种先进思想的养分,揉进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为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民众,描绘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图画。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康有为的大同理想进行探讨:康有为大同理想的核心——“仁爱”;康有为大同理想的实质——“平等”以及康有为大同理想的终极——《大同书》及大同世界。  相似文献   

7.
1888——1898年,清朝统治更加腐败,帝国主义国家更疯狂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为了改变现状,挽救祖国的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十年中七次上书光绪帝,使维新变法运动步步走向高潮.对于康有为的七次上书,中学《中国历史》第三册戊戌变法一章中仅提到第一、二、五次.为此,本文对康有为的七次上书作些简述.第一次上书(1888年12月10日):1888年,康有为再次到北京参加乡试.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大同思想有三个渊源:《春秋》的“三世说”、《礼记》以及西方的科学、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其大同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大同苦乐观、大同平等观、大同仁爱观。康有为具体设计了大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其大同思想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它批判了剥削制度,具有极大的民主主义启蒙意义,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思想条件。康有为大同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孔教观的嬗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改革了传统儒学,融摄佛、耶二教,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孔教体系,同时他亦提出了孔教建构的举措;第二期为戊戌变法后至辛亥革命前夕,康有为发展了三世理论,弘扬孔教的宗教性,使得孔教在宗教判释与融合中获得新的发展,其复兴举措开启了海外孔教复兴活动;第三期康有为进一步发展了三世说,指出了孔教的圆融至上性,并提出了系统的复兴孔教的方案,使孔教在复兴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房德邻一、康有为疑古思想的要点康有为的疑古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中。《新学伪经考》刊行于1891年,是康有为在他的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的协助下编纂的。这部书共14章,其主要内容,梁启超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思想渊源,学界在是否剽窃了廖平问题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此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多只局限于从言论的争吵中取得证据以证明此案,少有综观康有为全部著作以求勾勒其思想之流变,如忽略康有为的书学论著<广艺舟双辑>中的今文经学思想就是明证.其实,在著<广艺舟双楫>时期,康有为已经具有今文经学思想,并应用于书学理论研究,且形成完整的书学理论体系,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思想的形成似与廖平无关.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怎样看待先秦诸子的内在联系?他的看法对20世纪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有怎样的意义?学术界尚无系统的说明。研读原著可知,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将公孙龙纳入了视野。总的说来,与对思想的关注、挖掘和诠释相比,他显然对公孙龙的学术身份或学派归属和传承谱系更感兴趣。康有为视界中的公孙龙,在思想传承的梳理中竟然拥有了名家、墨家、儒家以及孔子后学等多种身份。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康有为视界中的公孙龙并非只限于公孙龙本人的学术身份和学派归属,也不只关乎公孙龙一人在近代的命运,它更启发后人对诸子百家的内在联系产生某种联想。这种联想,不仅有助于领悟康有为的名家观、墨家观、儒家观和孔学观,更有助于理解尽管诸子百家处在分化运动中,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却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流亡岁月,四海探花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康有为仍然在世界各地游历,来到新加坡继续向海外华侨募捐筹款。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政治上的主张究竟是什么?过去,许多论著根据“戊戌奏稿”,得出了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论断。这一传统看法,因故宫康有为一批条陈论著的发现显然被否定了。但是,根据新的史料,有文章认为,康有为在各种守旧势力的攻击下,在自身地位改变,由普通的新进士人骤然变得靠近清政府权力阶梯高层的条件下,放弃了他原来提出的开国会、行宪法的政治主张,急速倒退。对此,笔者认为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以往围绕康有为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是否扮演领袖角色的争论存在两个盲点:一是狭隘地把维新变法运动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未予注意这场运动在思想启蒙和社会革新层面上的意义以及康有为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二是局限于从康有为的具体职务和政绩来分析他的影响和角色,未能看到这场运动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康有为已经学会了运用作为"第四种权力"的报刊媒体、建立政党性质的学会以及援引国际外交力量等现代政治斗争工具为自己的政治实践服务。这些新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影响了现实的政治走向,是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能够扮演领袖角色的重要助手。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我校历史系教师马洪林的新著《康有为》一书。本书不仅对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作了唯物主义的评论,而且对康有为的后半生也作了实事求是的剖析,特别是对康有为在中国近代文化学术思想领域里的巨大贡献作了中肯的评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在广泛吸收西学、佛学等儒学以外的思想资源,对公羊三世说进行了丰富和改造,形成康有为新的公羊三世的理论,创出"三世三重"之说。康有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均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变迁的自然进程,他认为社会的变迁,只能是"进化有渐"式的循序渐进。他还对未来理想社会———大同太平世进行了描绘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教育导刊》2009,(1):I0002-I0002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前身是大策直街小学,2006年9月改为现名。该校座落在有康有为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小蓬仙馆”的醉观公园旁,分为东西两个校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教书育人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9.
1905年康有为写了《物质救国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救国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科技和实业的策略,以拯救垂危的国家,体现了康有为炽热的爱国激情,实事求是的开放精神,对科技的作用和意义的深邃认识。他的物质救国思想不仅对现代中国人仍有启迪,而且让人们更完整更具体地认识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时代,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的时代。领导维新变法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一、康有为的爱国思想具有救亡性。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