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发展的针对性、智能化和实效性,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教育方式亟待改进、教师主体性遭到弱化、主流信息掌握能力亟须加强等诸多挑战与困境。因此,高校思政课积极应对时代变革,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理念,提升人机协作,规避网络技术风险等多维举措,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健崭 《江苏高教》2023,(9):114-120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加速跃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伴随着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全场景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人工智能从智能化教学场景打造、个性化学习资源供给、智慧化学生测评体系建设三个维度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但是,应系统审视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在"场景-资源-测评"三方面存在的技术风险,比如:智能化教学场景的滥用,对大学生数据隐私权的侵犯以及算法黑箱背后的数据依赖。面对这些问题,要加快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深度转化,实现智能化教学场景的合理运用、大学生学习数据的合理使用以及透明算法下价值对技术的主导,从而促进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人机协同的思政课教学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遵循“接触→择善→吸纳→融通→创造”的逻辑,促进思政课教学产生整体性和系统性变革。思政课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发生教学观转向:由“知识表示”转向“具身认知”,“学教独立”转向“共同探究”,“零碎准备”转向“整体联接”。人工智能变革思政课教学的“未来愿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思政课教学空间拓展;精准—智慧,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整体—系统,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思政课教学环境转变。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策略有三:建立基于智能技术的思政课专家知识库,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思政课深度学习,构建融入情感元素的智能思政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是以精准思维视角,在教学全过程实现各要素各环节的精准对接,形成高效协同的教育新形态。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发展,为破解教学现实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内在机理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促进了思政课教学矛盾运动发展,驱动教学内部各要素有效协同,提升智能化育人实效。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实施科学精准的教学工作、推送个性化的精准教学内容、创新人机交互的精准教学方式、开展客观精准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介入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的培养理念、教学模式、教育管理等发生深刻变革;高等教育凭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等基本功能,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的协同合作,使人工智能技术朝向可持续、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学数学教学,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文章探索了基于人工智能教学软件的互动式微课教学、智能化练习与作业设计、精准个性化学习管理的有效实施路径,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软件平台的翻转课堂、问题解决、主题探究等主流数学教学应用模式,并结合交互电子白板构建了智能场景下的互动教学新范式,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嵌套迁移,对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改进提出了可行方案,以期进一步促使中学数学教学向深度智能化转变。  相似文献   

7.
李艳莉  陈娟 《成人教育》2021,41(11):1-7
人工智能加速袭来,冲击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也必将辐射到成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成人教育将走向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评价全景式、管理模式精细型和学习环境智能化.成人教育变革面临着理念层、基础层、支撑层及保障层等方面的困境,因此,成人教育应遵循以下变革路径:坚守"使人成人"理念,着力提升智能素养;构建精准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锻造智能型教师,培育服务型管理者;"政企学研"多方联动,构建智慧成人学习生态圈.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谓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即教学逻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正在这一逻辑转换中展开:在教学设计阶段,助力精准识别教学对象、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有效供给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阶段,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教学评价阶段,推动循证教学评价、全面教学评价以及精准高效教学评价的开展。需要警惕人工智能的“技术利维坦”问题,如人工智能可能削弱教师教学的主导性、阻滞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加剧校际数字鸿沟等。对此,需要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健全智能思政课教学的保障体系,以实现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20年8月,人工智能技术走进了厦门市思明区中小学校园,学生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入手,开始了人工智能的启蒙学习.萌趣可爱的"悟空"智能教育机器人如何为"教与学"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资源以推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构建面向智能化时代发展的教育新生态,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尝试让"悟空"走进课...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发展前景。人工智能具有精准把握思政课教育对象、精准供给思政课教学内容、精准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等价值意蕴。然而,当前高校系统内普遍存在着思政课教师的整体人工智能教学素养不高,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合力不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在提升思政课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素养、多方主体参与开发与建设、健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体制机制等方面着力,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建设,以期有效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技术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与教育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与技术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智慧课堂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的一种有效实践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存在学情的精准把握性不够、师生互动交流不方便、教师教学基本以讲授为主、个性化教学实施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通过对智慧课堂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在智能化变革中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在“智能+”职业教育中实现智慧生成的完满发展,在智能培养过程中带来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创造效应”。但在打造智能职业教育新范式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需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策略,推动构建“智慧课堂”;围绕学生主体开展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托多元关联网络设置专门化的学习场域,实现学习资源的集成共享;研制人工智能促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技术标准,形成“多维度”评价新格局,进一步助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变革,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以“金属材料综合实验”课程为例,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尝试将微课、翻转课堂融合并应用于一线教学,从课程内容优选、教学形式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优选课程内容的方法,分析开展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可能性,探讨注重过程评价的课程考核方式,介绍了金属材料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精准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机遇.智能时代精准教学逐渐呈现出理论创新化、技术智能化、内涵丰富化和指向清晰化特征.基于智能时代精准教学的特征,探索构建基于智能技术的精准教学模式,教师要借助智能技术手段精准衡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征,评估学生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推送方案,探索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精准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开启智能化教育、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以及推动教师角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人工智能的技术扩散与智能化教育为切入点,运用技术社会学的"人—技"关系理论分析教育工作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并探究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者角色转变的逻辑起因,剖析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工具性价值。再以教育技术革新的历时态分析,描摹"技术排斥""技术排挤"和"技术依赖"三个阶段人工智能与高校教育者角色转变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技"共谋下的教育体系与教育能力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适应转向引领,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智慧化”;构建“数字智能+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育复合化;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化;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教育治理法治化;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世界职业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融合的通用人工智能演变,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有望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智能时代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多模态大模型有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并彻底转变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教育环境的实际限制等诸多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精准教学支持系统框架和面向个性化教育的云边协同基础设施架构。这两个互补架构能够协同工作,为构建更高效、规模化且个性化的精准教学体系奠定基础。此外,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教育模式变革提供了更广泛的对话起点,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卿卿  洪圣来  张珂 《知识文库》2023,(18):175-178
<正>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引擎。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对促进其成长、实现民族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也需要积极适应智能化时代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将从教学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智能化时代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如何抓住红利,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引言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AI、大数据等智能化信息技术不断嵌入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广泛影响着广大群众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尤其高校学生受智能化时代的影响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精准教学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脱离甚至违背教育初衷的隐忧.为弥补当前精准教学的这一不足,促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文章在反思传统的精准教学和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回归教育学的精准教学,并以人机协同为主要特点构建了一种新的精准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精准教学细分为精准导学、精准目标、精准研学、精准诊断、精准干预、精准反馈、精准评估、精准反思和精准拓展等九个方面,并以人机协同作为首要原则对整个模式进行了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