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能力是衡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及紧迫性的特点。本文重点从穿插科研训练于课程学习中、加强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建立激励机制及增加学术交流等方面,浅析如何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G大学2021—2022年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结果为样本开展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分析研究,根据当前G大学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论文格式有待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提出通过强化博士研究生文献综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及规范性指导等举措全方位提升地方高校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关键。对全国1031名研究生展开调研,学术激情对科研能力影响机制的考察结果表明:和谐型学术激情和强迫型学术激情对科研能力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型学术激情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学习投入在学术激情和研究生科研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适当的学业压力可显著促进学术激情转化为学习投入,进而提升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梁海军  刘波 《科教导刊》2019,(10):33-34,58
论文围绕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认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科研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文献研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二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锻炼;三是专业课、学科学术会议、专业研讨会等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学术思辨能力。论文论证深入浅出,期望对研究生教学和学术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焦点和难点.目前边疆地区人文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文献资料相对缺乏、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与能力不足、学生掌握学术新信息进行学术创新速度较慢等问题.尝试引导研究生学习使用数字人文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在不同程度解决上述因地域偏远导致的不足,创新科研方法,进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将新时代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培养过程中存在导师遴选机制不合理、学生录取方式不完善、学术活动流于形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造成现阶段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针对存在问题,本文提出构建"指导有方、教研相长、追求创新、制度健全"的培养模式,具体从完善导师指导、鼓励学生创新、确保教学科研品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概念,即研究生主文献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掌握的主流、经典、前沿、特色的中外文文献;基于“互联网+主文献制度”指以研究生主文献研读为抓手,依托互联网技术,将主文献研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阐述了“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探索了该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结合西南大学实践情况,介绍了该制度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典著作研读是学术型研究生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但是,网络环境引发的碎片化阅读、即时性学习、拼贴式研究等不良倾向正在消解研究生经典著作研读的时间与价值。基于行政管理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经典著作研读的探索与经验,网络信息时代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应进一步凝聚经典著作研读的价值共识,从专门课程范读、专业课程引读、师生共读、学生自主研读等方面,促进研究生精读深读专业经典著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基。  相似文献   

9.
刘海舟  程蝶 《英语广场》2023,(13):104-107
学术英语能力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本研究旨在探寻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路径,在文献研究和本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六条培养路径。课题组于2021年秋季学期在江西中医药大学2021级研究生中选择一个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前后分别进行学术英语能力的前测和后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文致力于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其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成长的意义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把握研究生培养的政策导向,关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理解和责任意识;提升U-S学习共同体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高综合素质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研究生培养经历,深入分析了培养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工科研究生的思路举措,包括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身心素质、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等,为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别已划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类。血液病学作为医学专业中一门专科性强、急危重症多的学科,对临床实践要求很高,而血液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轻临床实践、重实验技术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血液病学专业的临床需求,临床思维能力薄弱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这一重要内容,文章将从完善学科建设与目标规划、夯实理论基础与文献研读、强化临床技能与操作训练、重视MDT模式与临床带教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的策略,促进科研能力与临床思维协同发展,为学术型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科研能力包括文献阅读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具运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是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从多个角度探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做法,为培养优秀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阔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认为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存在“学习低效困境”问题,指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存在结构性缺陷、学术思维能力较弱、帮助支持不足等,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认为加强对研究生学术修养的培养、促使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科研能力结构、建立针对性科研学习支持团队,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科研能力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必备能力,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课题组层面、导师及研究生个体等几个方面,谈了一下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论导师负责制与研究生学术品质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研究生学术行为不端的主要原因在于欠缺学术品质修养,建立导师负责制有助于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是有效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培养研究生学术品质的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导师的师德教育,科学论证导师招生数量,建立完善导师评聘机制,将学生学术行为与导师业绩挂钩.  相似文献   

17.
学术写作是学术训练的途径与形式,也是研究能力的外化过程与体现。但是,研究生学术写作尤其是学位论文写作中却存在诸多规范问题,如论点表达不规范,摘要无法承担相应职责,文献综述难以呈现已有研究成果与本研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问题呈现不清、问题与原因杂糅或大而无当的原因分析,得出常识性结论,等等,这些都是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典型规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品质提升,还影响到学位申请者的后续发展。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阶段的训练不够充分,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过度重视确定性的明确知识而忽视不确定性的默会知识,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淡漠、批判性思维能力弱、写作水平低等,使得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被解决,最终呈现在学位论文中。为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即帮助研究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应用知识的默会知识,实现研究生由学习主体向知识主体的转变,强化研究生的写作训练,保证研究生写出规范且富有思想性的学位论文的同时,通过知识的更新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科自2014年开启了基于核心课程的研究能力培养改革,逐步形成了“以课促研”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改革模式,即以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为基点,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管理方式、考核方式等路径,对传统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进,以让研究生培养切实回归“研究”本体,确保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对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忽视,会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错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图景中对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精准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指出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专项实践能力为主、以情境实践能力为辅,并从教育系统的教育者、教育载体、学习者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0.
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外部评价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工作。进行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外部评价是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属性、解决现有评价机制缺陷、提升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借鉴消费者行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协调教育行政主体评价与社会外部评价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质量评价结果与公共财政激励挂钩,构建必要的质量外部评价参与平台,有助于构建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外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