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硕士(MT)项目是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师教育硕士项目,旨在培养杰出的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业的卓越领导者。MT项目构建运行非常具有特色,结合了教学硕士学位与中小学教师认证,社群协作的学习模式,满足未来教学需要的特色课程,穿插模块式的教学实习,原创性小规模的课题研究。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的MT项目与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很多相似之处,探讨MT项目运行情况,可以为我国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获得一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始于2009年,虽然取得可喜成绩,但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实习环节、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于2008年正式开始招生的日本教职大学院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形成了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借鉴。吸取日本教职大学院的经验,针对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提出以下对策:复试采取设计研究方案并现场陈述的考核方式;课程设置超越学科逻辑并增加课时数,强化基础,服务实践;实习环节加强管理,并以见习、案例教学等形式辅助以提高实习效率;导师队伍吸纳具有中小学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位论文以实习为基础,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招生以来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培养制度趋于完善,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来源。然而,实践教学仍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薄弱环节,"本科化"倾向突出,迫切需要对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中小学建设"实践工作站"是提升教育硕士实践教学与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提升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质量已成为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偏""浮""散""假"。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明确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的目标方向,构建教育实习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采用"统一安排、集中实习"模式,提高导师队伍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一个类似于医学、护理或临床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专业。为达成培养高效教师的终极目标,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聚焦实践性教育学环节,对教育实习的目标与内容、实习基地学校和指导教师的资格认证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教育实习的成效,"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强调相关主体应建立起支持性合作伙伴关系,并尝试搭建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平台,从而形成具有整体性、连贯性的教育实习体系,以培养高效教师,满足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聚焦某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撰写的100篇教育实习反思日志,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的实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并分析了教育实习对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影响路径和具体表现。研究发现,教育实习对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师专业素养有显著的实效。教育实习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影响最大,突出表现在反思与发展能力方面;教育实习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也有较大影响,突出表现在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方面;教育实习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7.
芬兰中小学教师硕士化制度的内容,包括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划、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等.借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我国应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以及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社会化的关键环节。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建构教育实习共同体是推动师范生专业"经验习得"与专业"理论应用"相融合的重要路径。当前,为推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深度合作,亟须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教育职能,通过加强信息管理、规范制度建设、搭建合作平台、立足地方社会需求等方式建立地方政府、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三方联动机制,进而优化教育实习管理、提升教育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实习支教”热的冷思考——兼议高师教育实习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习支教"对于暂时缓解高师教育实习难题、支援贫困农村中小学教育有积极作用.但有效的教育实习不只是要求有实习基地.使学生有地方、有机会去实习那么简单.要使高师教育实习真正发挥应用的作用,应对高师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将实习与理论课程有机整合,其关键是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问卷统计显示,教育硕士导师主要通过中考核高考、基础教育会议、主持参与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等间接途径了解基础教育,较少通过听课、与中小学联合申请课题等直接途径了解基础教育,教育硕士导师课堂教学案例存在滞后、间接、陈旧等特点。为改变这种状况,师范高校应扩大直接途径和完善间接途径,构建融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形式为一体的以基础教育实践基地为中心的现场学、教、思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建立联合做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的制度,充实专家基础教育实践系列讲座内容,完善教育硕士导师遴选考核制度,增强教育硕士导师课堂教学实践性,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和专业特性体现。当前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认识不到位、培养模式学术化倾向较严重、导师及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实践指导能力普遍不足、中小学校参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大学—中学"如何围绕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性教学开展、三导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育研究和招生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协同培养教育硕士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学习在"额外压抑"下成为"异化劳动",在"被培养"的继续教育过程中难以获得快乐和幸福。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培养本质上是生命原始冲动推动下的"自由劳动"实现进化与消遣的过程,是教育硕士"进入事物"独特体验与把握生命的过程。为实现教育硕士生命意义与价值,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应该营造"非压抑性"生存氛围,使其产生创造的生命冲动;获得自我生命体验,实现其生命绵延;在"习明纳"中自由消遣,满足他们生命之流的交融;理解学科研究或探究方法与范式,彰显其创造特性。  相似文献   

13.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关系着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线建立区别于本科实习的、专门的硕士实习基地,采用科学的运行机制,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多年来对实习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研—进"循环培养机制和"STUME"合作模式,保证了基地建设的可持续性,提高了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师范生教育的毕业实习阶段,建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机制一直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的方向。从最初的"教育实习"、到近年来的"顶岗实习"和"双导师制"等,体现了高等师范院校在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创新。但是,由于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目标和任务不同、结构和建制不同、思想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实践中的改革模式并没有促成二者走向深度合作,"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培养机制还没有形成。在新时期,只有更新职前教师教育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深化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才能实现"卓越教师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一大批信念坚定、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并能起引领作用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为此,东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卓越教师培养之路,力图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并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总体设计:创新培养模式本次综合改革改变以往的"课程学习+教育见习+集中教育实习"的分段式做法,努力创建"体验、提升、  相似文献   

16.
实践实习模式的探索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问题,“浸润式实习模式”乃我们作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提出并被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一种模式。不同于完全的“顶岗实习”,浸润式实习模式给了实习生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身份,使他们可以安心站在“学徒”的立场上去学习教和育的本领;浸润式实习模式也不同于“突击式(或分散式)实习”,浸泡在中小学让实习生感受并触摸到真实的实践逻辑。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也遭遇到一些问题和尴尬,突出的便是“时间”和“体制”的问题。我们也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并在实践中改进。  相似文献   

17.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办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 ,并取得了预期的培养效果。本研究以 737名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 ,系统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硕士“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学制设置、课程管理、实习实践、考核形式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审视该培养模式遵循的教育理念,反思这种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提出了该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即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创新学制管理,满足多样化需求;拓宽课程设置,丰富课程教学方式;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体系,提供丰富的实践形式;实施科学严格的考核,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认为教学实践能力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其专业发展特点及发展前景所倚。指出作为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实习。目前教育实习存在着时间不够充足、实习期间缺乏指导、实习鉴定考核粗略笼统、反馈沟通表达不畅等问题。认为摆脱路径依赖,改变对实习的态度;建立长效畅通的沟通反馈机制;突出反思和分享的考核评价制度等是真正发挥教育实习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中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雪梅 《考试周刊》2015,(13):16-17
本文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实习环节等方面把英国PGCE教师培养模式与中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对比,认为英国PGCE模式在招生对象广、课程设置活、实习环节重等方面值得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