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人的发展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单纯的“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一人本诉求。扬弃极端化“人的全面发展”或极端化“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的综合性发展”,正确处理好个体、群体与类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真正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一人本诉求。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自然环境.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人应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两点:即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人与人的和谐,主要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五个方面来理解和努力;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三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改革,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形成的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魏特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和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形成的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魏特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和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江泽民同志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价值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保障和内在需要。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和谐处理社会主体——人的三重关系维度,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使这三种关系能和谐共生,共融和共存,必将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了解决中国当今现实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达到一种相宜相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融洽状态;和谐社会的价值就是和谐社会对人的功效和积极推动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就是推动我国人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思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未来和谐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遭遇到诸多问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问题、全球化问题等等,从理论深层上来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国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和马克思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也离不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仪作为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礼仪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礼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加强礼仪建设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作用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以及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上。应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根本特点、基本特征、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理想的本质追求;和谐社会是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有机统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要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解决;和谐社会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理想人格的塑造是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核心、最根本的力量,塑造和谐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拥有和谐人格,人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得以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有可能。当前我国社会人格现状的弊端及其危害,要求对民众的人格加以整合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它引领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是塑造和谐人格的根本指针。我们应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众人格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塑造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们的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现行消费领域存在着一些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实行可持续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实现可持续消费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审视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中的不少问题,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创新方法,依法治校,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