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数学题的过程,是一个经历不断的努力,实现未知(未解决的问题)向已知(已经解决的问题)转化的过程.如何实现上述转化呢?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7种常见的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数学解题是一个充满着丰富思维转化技巧的过程,通过对一些具体数学问题的解答分析了蕴含其中的数学思维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周礼东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师大)》2003,(2):41-43
美藉匈牙利数学家G·玻利亚说:不断地变换你的问题.他认为,解题过程主要是问题变换的过程.我们必须一再地变化它,重新叙述它,变换它,直到最后成功地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为止.但有时我们面对一个待解问题时,知道需要转化,也想进行转化,却就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转化手段进行正确有效地转化,也就是说缺少必要的转化策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解题中的思维转化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丁益民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师大)》2014,(10):30-32
根据G.波利亚解题表的解题步骤可知:理解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开始,转换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探索解题思维方向和途径的过程,是思维策略选择与调整的过程.思维方向的形成取决于很多因素,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从哪些方面来形成思维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8)
数学解题是在解题教学中将问题有目的地转难为易并对学生进行思维转化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本文谈谈数学解题中的几种常用的思维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数学解题思维是解题者对特定数学问题及其求解过程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活动.作为特定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思维由解题者基于解题实践活动将其所拥有的数学知识与个人经验予以充分的融合、内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并据此凝结成一种有助于解题理论和解题实践相互促进的一种复合性思维,这种思维是解题者数学素养中高阶能力的表征.中小学数学解题教学所出现的若干问题本质上都与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训练不足或不当有关,深化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应当注意分析数学解题思维的深层内涵,充分挖掘其作为数学解题教学的本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数学理解性教学设计是将数学理解性教学由目前的理想状态转化为教学现实的最佳途径。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理解性教学设计包含分析、评价、设计、开发和实施五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相互关联的循环系统。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依据数学理解性教学所基于的学与教的原理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提出的实证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提出是指从一个数学情境中创造新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在当今数学教育的课程改革中,问题提出成为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数学问题提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提出与数学理解、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认知策略、问题提出的教学实验.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内容较窄;缺乏认知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对学生差异性教学关注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13.
张侨平 《课程.教材.教法》2018,(1):97-102
学生在解决常规的数学题时,常常会运用各种数学技巧,得到教师期望的解答。然而,这并非数学问题解决真正的目的所在。借助数学活动题,可以帮助学生在探索尝试中寻找规律,在思维障碍中动用数学知识和技巧,也能令问题解决由一般性的策略转向数学的问题解决策略,达到多种方法的汇通。数学活动题对于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也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问题解决中,中美两国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偏于使用抽象的策略和符号表征,而美国学生则往往比中国学生更频繁地使用视觉的策略和表征.这些差异既是对两国数学教学文化的不同反映,也是渗透在两国不同数学教学文化中的数学教育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对学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论问题提出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问题提出指新问题的提出和已有问题的重新阐释,它可以发生于问题解决之前,问题解决之中和问题解决之后.问题提出的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数学教育任务的数学解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数学教育任务的数学解题与数学家的解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触及数学教育的3个基本矛盾,需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怎样解题?怎样学会解题?解题理论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分支有3个标志.解题研究已初步积累有题、解题、解题过程、解题程序、解题力量、解题方法、解题策略、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框架等成果.学会解题需要经历4个阶段: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和自觉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问题解决”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题解决”是当前数学教育中的热点之一,但这一过程出现的5个问题值得反思:如何界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问题解决”内涵;“问题解决”与“问题提出”谁更具紧迫性;“问题解决”有异化为“题海战术”的危险;‘问题解决”是否就是解决“实际应用”;我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8.
19.
唐嘉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53-153
我们从中学就开始接触各类数学问题,而要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找出问题的精髓也就是所运用的思想与方法,并且这些思想与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几种重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测查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其突破口之一是教学评价的改革,“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新形式的命题,要求学生根据卷面提供的数学情境,提出和解决若干数学问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