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层次和类型的和谐统一,在"职"字上办出特色,不断彰显其职业性以体现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在"高"字上凸显水平,不断彰显其高等性以提高其整体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高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育大学文化和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和谐统一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当前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以生存发展为目标的地方高职院校,文章称之为"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这不仅影响我国高职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要实现和谐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办学的路子,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实行人本管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服务地方办学功能的彰显来主动寻求政府支持,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寻求和谐,逐步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联合区域企业共同培养合作企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在达成人才共育理念共识基础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措施与手段。它既是高职院校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区域企业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选择。"校企共育"需要以"人才供需联合体"和"共育性人才培养机制"为保障,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对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技术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将有力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供需对接、人才能力对接和人才成长对接,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系统生态失衡问题,从教育生态观的视角,系统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生态圈失衡现象,探讨了以"培养目标个性化、学习领域多样化、教育环境开放化、评价体系多元化"为特征、生态和谐的高职人才培养圈,提出了构建高职药学类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高职教育教学的探索,已形成这样几点基本共识:一、高职教育内涵区别于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即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当前采用的课程模式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本科教育"三段式"课程体系无法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三、为此必须构建新的体现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新模式一定要以职业为中心,以实践活动或工作为逻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体现高职教育规律、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职教核心课程体系,通过"教、做、学"一体化交替化的方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四、借鉴这些先进课程模式的优点,必须对现有的原高职课程体系开展项目化重构.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分析了"工学坊"项目引导"和"订单培养"等以工学结合为内核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指出只有彰显高职教育特色、遵循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坚持依靠行业企业并注重服务区域经济,才能建立有利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事.高职教育办学的出发点要回归到培养人、培养高技能人才上来,要坚持和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的专业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在专业建设中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要注意系统化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示范院校要发挥辐射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对高职教育我们要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实践形式,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深化素质教育,实现高职大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距离过渡.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对它的探索和思考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对以行业为依托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形式开展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界的共识,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观是对传统人才培养观的反思。"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应从教育本质的发展出发,以"人"本身为目的,遵循高职学生发展特点,构建服务和成就学生的育人体系,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目标,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围绕现代酒店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五星级酒店漳州宾馆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探索.通过改革与实践,真正实现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体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努力形成高职教育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能力本位,德育为先"深刻表明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的双向合力、互动和影响关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牢牢抓住"职业"属性,依托于"职业",为职业教育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幸福服务,才能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文章力图探索校企合作方式,克服校企合作中的困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高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制度,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校内外衔接的专业发展机制都有深刻的意义.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体系,要把握内部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特性、质量管理本身的完整性、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及人才培养特征;要设计好评估方案,紧紧抓住评估指标、评估主体和程序的设计;要建设好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构建激励机制和"元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构建系统化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素质教育旨在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新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目的.高职院校应明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特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银领"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互动性和共赢性等主要特征,其基本要求是人才供需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社会服务融合和文化育人融合。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可概括为"五位对接",即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要素对接。"对接"促进"融合","融合"深化"对接",必将有力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梅 《陕西教育》2007,(12):55-55
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职业性,即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为此,高职院校需依托企业,构建"产学结合教学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课题研究视角,针对目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建立职业技能、职业思维及职业素养三个向度的和谐关系,形成"人-机器-社会"和谐统一,构建高职教育和谐实践教学体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目的是从整体上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将以校企合作为视点,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师资队伍等方面,对构建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进而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岳红 《现代教育》2011,(1):33-34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中坚力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是高职的办学方向,努力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质量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这种新型的技术性、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为高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